浅谈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

时间:2022-10-28 02:45:08

浅谈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活学生的神经系统,使注意、记忆、感知、思维、想像等心理活动处于最佳配合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赞科夫认为,学习时要依靠、利用学生的情绪,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绪生活。他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尤其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广泛性。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下面,就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趣入境

1.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优势。从教材上来看,中职英语教材的编写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真实语境下的任务活动,突出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单元以话题为中心,通过任务设计的形式,强调对语言的实际应用,并配以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就第一册而言,编入了符合中职生特点的听力、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相关内容,创造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事物。而且,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理解和学习语言,可大大降低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采用何种教法和手段,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年龄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凡是单调、呆板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会过早地使学生出现疲劳和感到厌倦;教学手段变化过多,会给学生带来新鲜刺激,但由于学生穷于应付,特别是学生需要相当多时间思考的教学内容,因集中思维的时间不够,学习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学手段必须是适当地变化,使动与静相结合,新颖有趣与追求实效相结合。

二、参与入境

1.充分发挥学生听、说、读、写、练的积极性。如在第一册英语第四单元《weather》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生词windy、foggy、cloudy、rainy、snowy、sunny、cool等,这样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各样的天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完单词,教师可用一幅幅不同城市的代表性天气的图片来复习和巩固生词,同时讨论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形成原因,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使课堂气氛热烈。

2.对话表演、短剧表演,给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环境,提供听、说、读、写的完整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比如第七单元第四课“Do more exercise and keep healthy”是一节复习课,比较枯燥,但教师可在第三个任务部分组织学生表演。上课以前,教师首先挑选几个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任这段对话表演的导演。每个导演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道具,比如听诊器、白大褂、桌椅等。每个导演可以根据自己改编的对话内容需要在班里选演员,原则是男女生搭配,英语好的同学和基础差的同学组合。在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完生词、诊病常用句型等内容后,大约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教室里洋溢着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对课文内容的改编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要有良好的教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风和师生关系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民主可以营造出气氛和谐、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教师要把充分的发展余地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开口,不怕出错。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而且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赶超他人的心理锻炼机制。

三、运用教学游戏,激情入境

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是中职生年龄特点和用脑卫生的要求。学生不可能整节课保持紧张的兴奋状态,所以适当穿插教学游戏,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体育明星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操练“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 star ?”这个句型,我设计了一个猜人物的游戏。下载一些学生们感兴趣并且熟知的体育明星的视频或图片,例如姚明、张怡宁、刘翔、郭晶晶、林书豪等等,通过利用本课所学句型问答的游戏来猜测人物。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主动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在游戏中集中了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操练了句型。而且,学生参与量相当大,几乎全班同学都在参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或其他传播体的教学手段,能够将许多英语场景具体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情况。如学习“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可以充分利用制作的课件显示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在感觉中描述、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总之,不论是运用哪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如果一种教学措施只是针对少数优等生而冷落多数学生,势必得不到多数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宏观上把握,从微观上入手,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学、都有提高。应给学习上暂时困难的学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不仅发问、表演要考虑他们的现有水平,而且作业也要有别,对他们的学习进步予以充分肯定,让他们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不断提高自信心和参与性。只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形成。

上一篇:古城布鲁日 “欧洲丽江”的圣血传奇 下一篇:金属材料硬度测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