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STOP你的攻击

时间:2022-10-28 12:54:20

我儿子今年6岁半,上小学一年级,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甚是惹人喜爱,就是长势有点过于迅猛了,高出同龄孩子许多。因为他的个子,在幼儿园他就鹤立鸡群,班里小朋友都不敢惹他,听老师说他曾经制服过一个小男孩,现在他想玩什么玩具,其他小孩只得乖乖地让给他。院子里的小孩也都很服他,俨然一副老大的派头。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总是皱眉头,老公却说,就应该这样,以后在社会上就不会受人欺负。我虽然不赞成,但想想欺负别人总比受人欺负强,也没多在意。

我们俩平时工作都挺忙的,就把儿子放在他奶奶那里,一般星期六才把他接回家。儿子每次回家表现还好,做完作业,就自个去院子找人踢球,疯到傍晚才回来吃饭。老听周围的人抱怨,说小孩难教,我暗自窃喜,觉得自己真是幸福,没怎么操心,孩子就这么大了,而且身体结实,长势喜人。

但谁曾想到这种幸福,很快就被打破。因为办公室人事调整,我有幸升了一小官,办公室的同事闹着要到家里庆贺,顺便大家切磋一下“麻将技艺”,心里高兴,也就应承下来,周末让大家到家里玩。

那天我还是让老公把儿子接了回来,也想让他为我这个老妈高兴高兴。有小孩的同事,那天小孩没地方送,也就带着一起来了,我让儿子拿出所有的玩具,接待这帮小朋友,我们大人就摆开了桌子,酣战起来。

中途我去儿子房间看了看,他们玩得还不错,小萝卜头的在搭积木,和儿子一般大的两个小孩和儿子一起在玩游戏机,我叮嘱儿子,人家是客人,要让着点,儿子正玩在兴头上,不耐烦地说“知道,你出去,别在这吵。”

可没过多久,房间里就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我们赶紧冲进去,只见儿子拿着游戏手柄朝着一个孩子的头猛烈地敲打,他咬牙切齿的,像是在找杀父仇人报仇,让我看着倒抽一口冷气,老公一把冲上前,拉住了儿子,转手就给了他两巴掌,儿子怒火未消,瞪了他爸一眼,就往门外冲去。可怜那小孩已被他砸得嗷嗷直叫,旁边的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屋子里炸开了锅。我忙对小孩的妈妈说对不起,把小孩拉到自己怀里,一个劲地摸着他的头,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等孩子平静下来了,我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提起这事,那小孩可能是又想起了刚才的痛,又抽咽起来。他说,本来说好一人玩一盘的,谁输了就下场,儿子一开始还好,连输几盘后,就上火了,不肯让出来,这小孩就去抢他手上的游戏柄,儿子不给,就这么闹起来了。那天经这么一闹,大人也没心思玩了,草草吃了午饭,就都告辞了。

等人走光了,我让老公出去找找儿子,我坐在沙发上想,等他回来,一定好好收拾他。

过了大半个小时,老公才领着儿子回来,满头大汗的,一定又去踢球了,看他百无一事的样子,我更来气,一把拽过他,朝着他屁股狠狠地抽了几下,儿子用狠狠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你还不服气是不是?你知不知道,你像个小流氓,仗着自己个头大,欺负别人,碰到比你大的,看别人不揍死你才怪。儿子噘着嘴,在一边嘟囔着,我说,你有什么就大声说。他说,那小子欠揍,凭什么抢我的东西。我气不打一处来,对着老公嚷,你看看,都是你惯的,看他这副德行。经历了这么一遭,老公也觉得事态不妙,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后怕,再不管儿子,他以后准是个靠拳头解决一切的野蛮人……

正好我有一个朋友研究儿童心理学,和他联系好以后,我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听我介绍了儿子的情况后,他说儿子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攻击。

他说,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行为的原因

遗传因素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环境因素

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攻击行为的对策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教孩子懂得正确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

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6.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上一篇:孩子入睡前是需要仪式的 下一篇:夏季宝宝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