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妙芳:退休后的别样人生

时间:2022-10-28 12:38:18

应妙芳:退休后的别样人生

到76岁那年,你的梦想会是什么?浙江诸暨的应妙芳说,她有两个梦想,一个没能实现,一个正在实现。西安,是她梦想旅程上的一站,英国伦敦是她梦想的下一站。

六旬开始学音乐

应妙芳今年76岁。“我曾经想做音乐老师,一直没机会。”谈起年轻时的梦想,应妙芳有些失落,转瞬,她又高兴起来:“我想到处走走看看,这个梦想总算实现了。”

应妙芳从小喜爱音乐,但苦于生计一直无暇顾及。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她也是快60岁的人了,空闲之余,应妙芳重新萌生了学习乐器的想法。应妙芳除了每月二百多元的抚恤金,生活来源全靠儿女资助。但是她有时间、有机会学音乐了,就想试一试。可她根本看不懂乐谱,面前困难重重。好在儿女们都很孝顺,不仅为她买来了葫芦丝、萨克斯、笛子及电子琴等乐器,还买来了收录机、影碟机。应妙芳自己潜心钻研,不懂就向别人请教,并跟着电视节目学习,一学就是10年。

应妙芳说:“我的第一把萨克斯是从儿子那里拿来的,都被我吹坏了。现在的萨克斯是后来买的,但是也已经被我吹坏过一次,刚拿去修好的。”平日在家,应老太常站在阳台上轮番向众人展示她的艺术才能,而只要一沾上这些乐器,应老太整个人都焕发出神采来。

附近的村民们感叹:“应妙芳会吹奏不少乐器,有时候我们也会跟她一起吹。主要是看她的生活蛮充实的,我们也就想学了。”应妙芳不仅自己学会了吹奏乐器,还带了不少徒弟。空闲时候,她还和村里的老年腰鼓队一起敲起了腰鼓,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

到北京为奥运会加油

应妙芳还有句口头禅:“活着就要做快乐的事”。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办,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全国掀起了迎奥运的热潮。应妙芳也坐不住了,她想到北京去,一路上吹、拉、弹、唱,歌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功伟绩,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她把献艺迎奥运的想法告诉儿女,孩子们很支持,为她整装待发打点行李。应老太从2008年6月初出发,先到杭州、上海,然后经江苏、湖北等省,终点到北京。每到一处,应妙芳都上街或去公园最热闹的地方,演奏自己的拿手乐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健身的好处,宣传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迎接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应妙芳说:“我们的祖国要举办奥运会,外国人都要来参加,我要到北京,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的老人有多幸福!”免费为世博游客提供住宿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2010年3月初,应妙芳独自一人背着十多公斤重的行李走遍了上海,又辗转到南京、镇江、西安、延安等地宣传世博会,尽管一路劳累,她却显得异常兴奋。

世博会开幕后,应妙芳忙着参观了多个场馆。亲历世博之行的应老太仔细算了一笔账,参观场馆一天要近200元,如果想多看几天,就要找地方住。上海的旅馆比较贵,她萌生了自己租房子的想法,希望可以方便前来看世博会的绍兴(诸暨)老乡,让他们免费居住。通过多方打听,5月下旬应妙芳相中了上海长宁区的一套老房子。

应妙芳为世博游人提供免费住房的好消息很快传开,老人的手机几乎成了热线,每天都有人来电咨询。应老太在上海租的房子,三个多月免费招待了348位世博游客住宿,没有一天空房。在应老太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最多一次住进了15人。应老太把床让给客人们,自己睡了三个多月的沙发。每天清晨4点多,应老太就起床,步行二十多分钟到菜场里买菜,然后整理房间、洗被单,给客人们烧早饭。每天应妙芳忙得不亦乐乎,尽管劳累但她的心里高兴。晚上她一定要等到房客回来后自己再入睡。她一律不收房费,水电补贴也是房客自愿。很多客人在临走时一定要给应老太房租,都被拒绝了,只好从家里寄了特产过来。宁夏枸杞、山东大枣、武汉鸭脖……塞满了两个大袋子。有一位河南客人更是直接拎了3斤肉、10斤大米上楼。

世博会结束后,她因帮助这么多人参观世博,成了闻名中外的新闻人物,受到国务院总理的表扬,荣登“浙江骄傲”颁奖晚会,入选2011“中国好人榜”,被民众誉为“公益红人”。

出征西安“世园会”

从世博会回来以后,应妙芳在家没有闲着,她将目光瞄准了2011年4月份在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想着一定要到“世园会”去露一手。她把35床被褥先寄存在西安火车站。2011年4月,应老太来到西安。一到目的地,应老太就马不停蹄忙着物色房源。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登在报纸上寻求帮助。第二天,她的手机号码就接了十多个电话,房东们都是听说了应老太的事迹,冲着她的热心肠,纷纷表示愿意免费提供场所。最终,应妙芳选择了两处交通便利的地方,一处在火车站附近,有一百多平方米;还有一处在大雁塔附近,有七十多平方米。

她还每天早上给房客做早点,然后背着乐器和资料,来到公园、街道宣传世园会。应老太自己改编的曲子《西安美》、自编的《我们手拉手共享世园》等歌曲赢得了西安的无数粉丝,大家纷纷赞叹:一个浙江老太太,能够来到西安做志愿者,而且不分白天黑夜,实在是精神可嘉。西安人民又赋予了她一个新的称号――“世园奶奶”。

应妙芳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一开始她对西安的天气、饮食不太适应。她还被车撞伤过,左脚缝了好几针。还有一名房客将她的戒指和300元钱“顺手牵羊”了,这件事也让应妙芳难受了几天。

不过,她的爱心事业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半年时间,应妙芳共接待6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她的热情和执着感动了很多青年志愿者,还吸引了很多“洋粉丝”。

“我年纪大了,西安算我最后一次‘折腾’了,以后也没精力再做这样的事情了。”这是应妙芳刚到西安时曾说的话。可是从西安回到诸暨,应妙芳又开始学习英语,她说:“我要学习英语口语来宣传伦敦奥运会,继续发挥我的余热。”

这非同寻常的热心、乐观、倔强,伴随着应妙芳的别样人生。

(责编:孙展)

上一篇:过新年,我这样给老父母添新衣 下一篇:我拍我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