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均衡策略

时间:2022-10-27 11:32:18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均衡策略

【摘 要】 教育均衡化,是当今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均衡化,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在作为教育均衡化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实施优化英语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最近发展区”等策略,同时转变教学观念,就一定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均衡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方面走向精彩。

【关键词】 教育均衡 实施策略 走向精彩

教育均衡化是当今基础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均衡化,是“以人为本” 这一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具体体现;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教育改革实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那么,在作为教育均衡化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采用什么策略实现教育均衡化呢?又当如何实施这些策略呢?

一、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建立对英语学科积极的价值取向。

1.1关心学生,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环境的优化与否至关重要。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冲动。同时缩短师与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课堂浓烈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的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从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美国著名教育家约弗夫(S.L.YOVEFF,1972)调查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1.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门融合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综合性技能型课程,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多练习、多实践,而语言实践是离不开情景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了教师用干瘪的语言描述假想情景之不足,为学生真实交际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语境,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均衡发展。

1.3关注学生,激发学生交往动机,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指出:“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85%则要靠他的交往能力。”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互助是十分必要的。

二、优化教学过程,从教学分析、课堂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优化每一教学环节

有效教学设计分为三大部分:

2.1 教学分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

2.2 课堂设计:包括目标设计、策略设计、过程设计、活动设计和技术设计。

2.3 学生评价:就是进行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评价教学、教师和学生。

至关重要的是,既要在导入环节设计精彩纷呈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又要在知识呈现、意义操练、交际练习、巩固提高等教学环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构建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在实施新目标九年级Unit4 What would you do?第一课时听说课教学时,借用英语笑话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体流程如下:

Step1 笑话导入, 激发兴趣。

Do you know God? I have a little joke about God to share with you. The joke is like this:

A man is talking to God.

The man asks, “God, how long is a million years?”

God answers, “To me, It’s about a minute.”

The man asks, “God, how much is a million dollars?”

God answers, “To me it’s a penny.”

The man asks, “God, may I have a penny?”

God answers, “Wait a minute.”

Step2听说练习,感受新知。

在学生兴趣浓厚之时,呈现目标语言和语法结构: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操练目标语言和语法结构: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_______. 在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后,将课本Unit 4 Section A.1b改编以下形式进行练习: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compare your opinions with the people’s opinions in the recording,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A girl read an _______(1) in a _______(2). The passage says an old man had a million dollars and he _______(3). After learning about this, the students were moved and discussed about the topic,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One of them would _______(4). One would _______(5). One would _______(6). Another one would _______(7).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_______(8).

在填充空处并核对答案后,进行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朗读活动;待学生熟练以后,让学生脱稿复述故事,必要时借助教师绘制的简笔画提示。

Step3情景操练,创新实践。

进行口头复述故事练习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仿照下例进行故事接龙: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buy a big house. If I bought a big house, I would invite my parents to live with me. I ...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学生的故事奇思妙想、富有创意,在这种极富情感效应的活动中,课堂教学掀起高潮。

Step4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Step5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三、完善评价方法,以发展学生为基本价值取向,多维度评价学生

学生评价应该确立以发展性学生评价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主导思想, 从评价功能、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做出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倡导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同时,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可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试、口头测试、作品展示、行为观察、实验设计与操作、专题调查、成长记录档案袋等。尤其应当转变传统的甄别选拔特征式教学评价,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获得发展。这种发展不是指某方面知识的获得,而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转变体现在:1)评价内容的转变:由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向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转变;2)评价形式的转变:由只注重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向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3)评价主体的转变: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向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

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基础与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制定不同程度的“最近发展区”,加速全体学生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例如:在实施新目标九年级Unit 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第一课时听说课教学时,明确本课时目标:学会使用 “You could ...”句型,向别人提供帮助。但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有难度,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可利用课件呈现志愿者去乡村支教、壹基金慈善活动、爱心捐献衣物食品、歌星义演等活动图片,口述 “He is a volunteer. He helps countryside kids by teaching them at school.” “He set up ‘One Foundation’ to raise money for people in need.”“ He gave out food and clothes to the poor people.”“ He cheered up children by singing songs.”等等。在热身同时,引入 “What could I do?”活动,在教师充分示范基础上,引导学生操练:

(1) A: I’d like to help stop hunger.

B: You could set up a food bank.

(2) A: I’d like to help homeless people.

B: You could ...

(3) A: I’d like to cheer up sick kids.

B: You could ...

(4) A: I’d like to help kids with their schoolwork.

B: You could ...

(5) A: I’d like to work outside.

B: You could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Clean-up Day Is Coming.经过学生合作交流,信息共享,各组形成汇报提纲,学生在汇报活动中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五、转变观念,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5.1 “面向个体”转位“面向全体”,借用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合作探究性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

5.2英语学习方法在课内,成功在课外

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并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延续到课外,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做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六、结束语

尽管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不均衡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制约,但只要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断实施优化英语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最近发展区”等策略,同时转变教学观念,就一定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均衡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方面走向精彩。

[参 考 文 献]

[1]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5).

[2] 涂艳国. 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3).

[3] 戴尔·卡耐基(美). 人性的弱点[M].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0(10).

上一篇:幼儿游戏与发展 下一篇: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