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时间:2022-10-27 10:25:47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摘 要】新课标要求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从形式到内容入手,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形式上要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关键词】小学

语文作业

创新设计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不应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积极创新的园地。一、激发兴趣,注重实践性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以往大量的机械重复作业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枯燥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有些学生常常完成不好作业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作业设计中,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这一目的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作业形式多样化,力争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如针对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画连环画,写景为主的课文,可以画表现意境的水彩画;有些有很好的故事情节的童话等课文,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演课本剧;课文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教育意义,可以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讲,让家长写评语;有些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课文,可以在预习作业中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自己去先感受。例如教《春天》这一课之前,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观察春天的景物,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春暖花开、草木复苏、万物峥嵘的生机勃勃景象,加上教师的引导,课上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就别有一番感悟。课后,让学生画一幅画,办一期《春天》的图画展,这样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再比如教《锄禾》之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父母去田地里真正体验一次劳动的辛苦,学生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这样的作业形式,能激发学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尊重差异,体现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往在作业布置中,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搞一刀切,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空间,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为此,作业可设计成“多样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例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如独立完成一篇课文的阅读理解等;B套餐的题型难度再低些,如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故事等;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如抄写生字、摘抄句子等。这样的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使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另外,自主性作业还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最优的发展。三、布置适宜的作业,作业量适中 教师要把学生从大堆的习题和抄写作业的围攻中解救出来。为我们的小学生实实在在的减少作业量,作为小学教师就必须在作业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删选。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适当的选择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加强作业对文本的针对性。机械重复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和课文尽量控制其作业量。教师应当精心地设计作业,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才能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率,学生又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作业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如果学生对布置的作业准备充分,他们便能顺利地完成,不会出现挫折情绪。当学生对作业有明确、清楚的理解时,他们通常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成功地完成作业,而高成功率又激励他们在将来付出更大的努力。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详尽地解释题意和示范作业要求,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例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课外阅读,延伸拓展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 开展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2. 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小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五、作业开放,合作创新 新型作业要开放,首先是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二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有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还有学习与活动相“接轨”的。三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摘、录、写、画、唱、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需要自由选择。四是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查阅、访谈、观察、实践、操作……可独立,可合作。五是检查评估作业的方式要开放,检查、展示、交流,评估中过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如在完成一篇有关保护环境的作文前,我们就可以设计“城市的环境变化”这个开放性作业,它的内容广泛:绿地建设、住宅条件、道路铺设、河流整治、气体排放、空气指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多种,上网浏览,收看电视,翻阅书报,访谈他人,甚至可以实地游览。学生在有选择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的创新,能使学生从单调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广阔的平台,展示其个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挑战困难中学习知识和得到提高,也促使学生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教学策略 下一篇: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