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27 10:15:28

湖北省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本文在阐述湖北京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北省京山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始终将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规范管理和示范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主体创办、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46家, 入社农户3.88万户,辐射带动农户6.64万户,分别占京山县总农户数的 36.1 %和60.1%。按领办主体划分:龙头企业领办68 家,占总数的10.5 %;专业户创办153 家,占总数的23.6%;同类生产经营者合办357家,占总数的 55.3%;农技服务人员领办47家,占总数的7.3%;村干部组织创办的21家,占总数的 3.3%。这些合作社涉及水稻、棉花、蛋鸡、蛋鸭、生猪、特禽、水产及特种水产养殖、林业、茶叶、白花菜、农机、沼气服务等10多个领域。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方式

2.1 规范管理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指导合作社设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明确成员大会是权力机构,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及相应职责;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完善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制度和相应职责,并将制度和职责上墙;三是把握服务标准。合作社要坚持以“服务成员,增加收入”为宗旨,开展技术、信息、融资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2 示范创建

按照农业部示范建设标准和湖北省创建示范社的“六有”要求,结合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示范社的建设内容,即经营规模大:要求入社农户100农户以上,年经营能力1000万元以上;服务功能强:要求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采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销售农产品“五统一”服务,把销售服务作为重点;民主管理好:建全组织机构,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决策执行和监督;质量安全优:把农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社会反响好: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违法违规。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专业性人才缺乏

大多数专业合作社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又因资金短缺无法外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致使合作社在经营上不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去经营。

3.2 融资贷款难

目前,京山县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民间借贷,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十分有限。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多数合作社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要求,因而很难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获得必要的贷款支持。几年来,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金融部门得到的贷款总额只有9000万元,融资难、贷款难已影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3.3 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上级已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操作性也不够强。比如,在资金扶持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农业部设立了示范项目补助资金,按照申报条件,京山县符合资金扶持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很多,但受指标限制,近几年申报并享受农业部示范项目补助资金只有1家。

3.4 土地流转效果不够明显

京山县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连片参与土地经营,虽然在盘活土地存量和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挥了作用,但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土地流转力量不足,无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拉动作用不大,经济带动能力较弱。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扶持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增加预算、加大专项扶持力度;将中央和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支农性财政贴息资金等项目资金合理分配应用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服务设施执行规范化建设和经营机制创新中来,包括开展农业服务的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市经营销网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品牌创建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向农民专业合作倾斜。

4.2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扶“智”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和支撑。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农民合作组织人才培养政策,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培训项目,并安排资金对专业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带动、帮扶、引导、上挂、下派等多种方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真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能带头的人才队伍。

4.3 纳入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范围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扎根于农村、依托于农业、服务于农民,与“三农”紧密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系列服务是政府公益的延伸,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公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将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范围。

4.4 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多个合作社的联合(即联合社)可提升合作水平的发展方向。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同时,创新统分结合经营体制的实现形式,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依托县、镇农经部门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三级土地流转信托服务组织,一方面储备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规范流转程序,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二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由村委会备案,并在镇农经站登记;三是强化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

上一篇:如何使垂兰水塔花花繁叶茂 下一篇:达县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