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猛发理财产品 涉嫌哄抬收益率

时间:2022-10-27 10:09:48

银行猛发理财产品 涉嫌哄抬收益率

6月末,银行吸储大战“开火”。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6月份起,银行除了对季末、月末存贷比考核外,还要进行日均存贷比的考核。为此,各家银行都铆足劲应付这场大考。

吸储的办法各式各样,其中之一就是发行理财产品。这使得理财产品利率水涨船高,市场已显8%或者更高的理财产品,这超出一年期定存利率3.25%的115%。

为了赶在季末提高存款额度,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揽存。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提高,同时发行期都选择在了月末的几天。《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5%、6%、7%甚至更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挂于各家银行的网站和网点电子屏幕上。

比如,兴业银行将于6月28日开始销售“天天万利宝”理财产品,共包括A、B、C、D、E、F、G七款,其中,A款投资期限为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5%;B款14天收益率5.05%等。

北京银行在6月24日发售了与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挂钩的理财产品,由于近期资金紧张,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飙升,该款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7.6%。6月28日,北京银行又发行了新款理财产品,其年化收益率是一个月的SHIBOR利率减去0.26%。若按6月29日7.7%的SHIBOR利率计算,该款产品利率仍然高达7%以上。

虽然,目前存款利率的上限并没有打开,高息揽存也不允许,但隐藏在市场中的高息揽存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加上高利率的理财产品发行,银行业人士指出,这已有点变相利率市场化了。

月末猛发产品

为便于银行月末的“揽存大战”,银行多把理财产品募集期放在了月末几天。

以北京银行的“超越”系列PB11083号产品为例,该产品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1个月SHIBOR利率挂钩,客户年化净收益率为起息日的1个月的SHIBOR利率减去0.26%。

该产品的募集期是2011年6月28日至2011年6月30日,起息日为2011年7月1日,到期日是2011年8月1日。这即意味着,在6月28日至6月30日期间,客户把钱存入该行,算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后再成为理财产品。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拉高月末的存款数量。 另外,该款理财产品的起购门槛是200万元,以1万元的整数倍递增。显然,这主要针对的是高端客户,以拉取更多的存款。

此外,理财产品本身也能够达到吸筹的目的。这也激励了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发售力度,尤其在在月末、季末。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金融服务合伙人胡亮表示,理财产品大部分是结构性存款,因此理财产品的增加也加大了银行吸收存款的力度。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也认为,目前理财产品市场上,一些保本、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有存款替代的功能。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各家银行集中在月末发行了大量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在售的7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有两种,一种是5.5%(认购门槛5万元),另一种是6%(认购门槛100万元),募集期至6月30日。

工行正在发售的7天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有三种分别为6.5%(门槛5万~50万元)、6.8%(门槛50万元~200万元)、7%(门槛200万元以上),募集期至6月30日。该行还有一款正在销售的3天高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5%(门槛5万元~5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6.8%(门槛50万元以上),募集期也是至6月30日。

月末产品收益高

为了在月末完成监管层的考核任务,银行普遍被迫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为了能够让客户把钱存到银行来,总要先给客户一些甜头。”一位银行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从各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即月末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平时。

以浦发银行为例,6月30日,其专项理财盈系列有11款产品在售,募集期集中在6月29日、6月30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募集期到7月4日的理财产品。2011年第三期同享盈计划募集期在6月27日至6月30日,理财产品的期限为27天,其年化收益率高达5.5%。而募集期在6月29日至7月4日的2011年第九期票据盈计划,虽然期限长达114天,其年化收益率也仅仅是5.5%。募集期在6月29日和6月30日两天的2011年第十期票据盈计划期限仅为21天,其年化收益率也高达5.20%,与期限为114天同类产品收益率相差无几。

浦发银行汇理财稳利系列产品的短期收益提高更加明显。发行期在6月23日至6月28日之间的四款7日期理财产品,其年化收益率为4.70%、4.85、5.30%不等,远高于发售日期跨到7月份的期限更长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同时,认购门槛也大有文章。一般来说,认购门槛越高,收益率越高。以浦发银行汇理财稳利系列产品为例,认购门槛5万元的年化收益率4.70%,30万元起的年化收益率4.85%,100万元起的年化收益率5.30%。

利率市场化预演?

贷款利率有下限,存款利率有上限。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打破这种上下限。

事实上,除了用收益率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吸收存款外,“返点”、送礼等方式也依旧普遍存在。

“规定是不能提高存款利率的,但是客户经理为了完成拉存款的指标,牺牲奖金不要,把绩效奖金给客户,以完成拉取存款的指标。”一位城商行人士向记者说,只这样才能确保完成业绩指标,否则只能被离职。

日趋白热化的吸存实际上显示了银行经营转型、利率市场化以及考核模式改革的迫切性,补充资本、放贷扩张、赚取利差、吸收存款的“怪圈”亟须 改变。上述中资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理财产品收益率随着市场资金的多寡而变化,事实上就是一种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利率市场化有助于资金流向和配置不断优化,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有效,并将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加快金融创新更好地发展。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金融服务合伙人胡亮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被写进“十二五”规划建议,但是利率市场化短期内还不会有很大程度的变化,不过已经走出了比较积极的步伐,比如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由市场利率决定,在月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SHIBOR利率高企,而资金供需变化增加了利率自由定价的空间。

上一篇:吉林永大:二次过会招股书中删掉的秘密 下一篇:国海证券艰难借壳上市 投行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