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

时间:2022-10-27 09:50:19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

项目简述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是电影频道联合茅台集团,集中国华语电影界优势资源重磅打造的青年导演竞赛扶持活动,北京龙世嘉蓝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组委会核心成员,总体把控、全程负责创作季活动每个阶段的策划、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

创作季自2014年8月在京以来,历时9个月时间,集影视界最优专家资源,包括艺术总指导张艺谋、总导演成龙、剧情短片总导演唐季礼、文学总顾问王蒙、节目总导演甲丁、音乐总监金培达,还邀请到胡玫、冯小宁、张一白、翟俊杰等知名导演,汪海林、俞白眉、董哲等著名编剧,巩汉林、岳红、郭晓东等优秀演员,叶乔波、陈一冰等体育明星,张艺谋御用录音师陶经、著名美术指导曹久平等等百余位电影、文体界权威参与指导和培训,从全球百位青年导演中通过电视竞赛方式产生甄选出十位优秀青年导演,最终产生10部剧情短片、100分钟纪录片和6期电视节目。

项目背景

过去十年来,中国年度电影票房以年增长率超过35%的速度逐年递增,年度电影产量全球第三,年度总票房和总银幕数全球第二,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电影市场。然而,与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中国电影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优秀导演人才。

电影频道作为国产电影在电视上最大的播出平台,身负繁荣华语片和推出新导演的光荣使命。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说:“在电影频道成立的20年里,我们一直坚持购买和播放新导演的作品,也一直投资任用新导演拍摄数字电影,很多目前声明显赫的导演,最初就是从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起步的。在导演的推陈出新成为严峻课题的大背景下,电影频道义不容辞地要为此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联合茅台集团推出本次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的初衷。”

项目策划

第一阶段 活动预热期

在2014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媒体酒会上,“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

组委会在7月确定了创作季嘉宾阵容,并选定了一支国内最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团队。一系列流程方案均已得到电影频道和茅台集团双方的高度认可。

首场导演招募沙龙于7月9日在798艺术工厂举办,招募到百名青年导演,其中不乏曾出现在戛纳、釜山、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的优秀导演,来自广告人、摄影师、编剧、动画人、音乐人等各行业的转业导演,还有美国新锐导演联盟等自发组队参与的导演团体。会在7月下旬正式进入全力筹备状态。

第二阶段 会、初选阶段

2014年8月7日,“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会在北京远望楼召开。艺术总指导张艺谋、剧情短片总导演唐季礼、节目总导演甲丁、音乐总监金培达一同亮相。著名雕塑家李忠为创作季设计制作的“金羽毛”奖杯在会上首次亮相,其寓意是“为中国电影事业插上翅膀”。

初选环节

8月8日到10日,近百名青年导演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导演初选面试、笔试及作品审核。考题涵盖剧作、导演、摄影、美术、声音、表演六大类,从导演基本素质、管理、剧作叙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青年导演进行全方位考核。组委会邀请到许同均、游飞、任宝茹、宋子文、康健等十余位业界专家担任评委。

第三阶段 茅台集训营

8月14日至18日,组委会召集初选胜出的30组青年导演前往贵州茅台镇进行军事化集训。同行的还有官方纪录片团队、电视节目组、导演组、服务团队、媒体记者等两百余人。不仅增设业内专家及著名影人授课环节,组委会还策划了参观茅台酒厂、赤水河三渡烈士陵园、坛厂红粮基地和土城老街采风等一系列活动。

第四阶段“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电视节目策划、录制、播出阶段

30进24评审会

9月10日,30进24评审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由七名业内专家评委根据30组导演提供的集训营作业及以往作品集锦,现场评选出24强。评委包括香港导演唐季礼、《分手大师》编剧俞白眉、著名摄影师曾念平、《大红灯笼高高挂》美术指导曹久平、著名录音师陶经、电影频道创作部主任董瑞峰和金鸡影后岳红。

“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电视节目策划、录制

9月,“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进入深度策划阶段。组委会与电视节目总导演甲丁的工作室接洽,共同设计十强突围赛的电视节目方案。10月14日至26日,拍摄期间邀请到数十名电影人参与支持录制。在整体项目运营、核心内容策划、参赛导演管理和各界嘉宾邀请方面,龙世嘉蓝团队体现出全面细致高效的把控能力。

“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电视节目播出阶段

2015年1月12日,“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电视节目开播会在京举行。组委会召集电影频道、茅台集团领导,中国高校影视协会、评审专家、影评人代表及各大主流媒体等百余人出席。1月16日起,十强突围赛于每周五晚22点登陆电影频道,除第六期于2月17日20:15播出。

第五阶段 十部“茅台里的中国故事”短片拍摄、展映、评选

剧本创作研讨会、剧本预算费用评审会

为高效把控十部短片的制作水准,组委会先后策划召开了剧本创作研讨会和预算费用评审会。来自中国电影文学会、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的汪海林、阎刚、余飞、卞智洪等十名著名编剧,从专业角度对青年导演的剧本进行专业指导。制片人卢君、任杰、王军对剧本预算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及解决方式。

剧情短片摄制期

2014年12月,“中国影响力”十部剧情短片的拍摄工作全面展开。十位青年导演奔赴贵州、深圳、重庆、山东、江西、陕西、内蒙古、澳门、洛杉矶等地进行取景拍摄,十部短片于2015年4月中旬全部拍摄制作完成。

剧情短片展映期

2015年4月至5月,受北京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之邀,“中国影响力”十强导演作为新一代青年导演的代表参加了电影节展映与红毯等相关活动。

项目亮点

一、大咖助阵、众星捧月

豪华嘉宾阵容:艺术总指导张艺谋、总导演成龙、剧情短片总导演唐季礼、文学总顾问王蒙、节目总导演甲丁、音乐总监金培达。知名导演胡玫、冯小宁担任创作季导师,此外召集到导演、编剧、制片、演员、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影评人等百余名业内专家。此外,星美、博纳、乐视、爱奇艺等各大影业老总和拾捌文化、安仁影视、紫微星空、乐华娱乐等各大经纪公司领头人也参与并支持了活动。

二、项目跨时长、难度大

“中国影响力”自2014年8月在京以来,历时9个月时间,经历了若干重磅环节,从创意规模到细节展现,体现出不凡的集体智慧、创意能力和执行力。创作季预计将于7月全面收官。

已播出的6期“中国影响力”十强突围赛,是中国第一档原创导演竞技节目,组委会与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共同进行设计策划,高效地完成了十强突围赛节目的录制与播出。

三、多维度媒体宣传方案

(1)传统媒体重磅打头阵 新媒体制造互动话题

邀请到中央、北京、全国各地近百家重量级主流传统媒体参与报道。新媒体宣传围绕“中国影响力”的亮点剧情策划话题、事件,并对节目及会进行新闻、社会化媒体的整合营销,将其打造成中国电影界的文化符号。

・创立并策划十余条微博话题。目前话题#中国影响力#阅读量逾1.1亿。

・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传播话题。包括“张艺谋和成龙终于合体了”、“中国影响力”村头广告、巩汉林表情包、“谁没年轻过”海报等。针对公益短片环节进行视频剪辑,了“大神表演抽烟的最高境界”、“跑酷男告诉你什么叫开挂模式”等若干病毒小视频。与知名新媒体账号联手进行转发推广。

・与影评人、新媒体账号联合推广。与知名影评人胡建礼、韩浩月、宋子文、李星文、铁任、满囤儿、小义大道等约稿,了大量影评文章。

・同新浪微博达成“台网互动”合作,与知名APP今日头条、网易、秒拍等互换宣传资源。

项目评估

组委会先后邀请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级平面媒体,京华时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近十家北京都市报及数十家全国各地平面媒体,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知名网络媒体,优酷土豆、乐视网、PPTV等视频媒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电视、电台媒体,百度相关新闻搜索一度超过400万条,本次活动已由动态新闻传播延伸至评论影响力传播。

CCTV央视网、新华网、1905电影网、中青网、娱乐中工网、CRI国际在线、金山影视、360影视、中国青年网、中华网娱乐相继建立了“中国影响力”活动专题页。截至目前,新闻监测共收集到760余条相关原创新闻报道,新媒体传播数据量惊人,就#中国影响力#这一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1亿,讨论达6.6万。

专家点评

“中国影响力”导演竞赛甫一发起,得到电影业界的群起相应。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演员、制片业的大佬、大师、大哥,纷纷驰援。从笔试、面试、集训、测评到过五关,几十位业界顶尖高手出任评委,盛况空前。博纳、星美更是直接派老总过来抢青年导演。靠的是什么?人脉,是有一些;更多的,是共襄盛举干正事、干大事的同心同德。事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事就对了。

――赵宁宇

《为什么是“中国影响力”》

整个“突围赛”乃至整个“青年导演短片创作季”的赛制赛程没有一味地靠博人眼球的综艺态度去运作,而是在各个环节都凸显其自身的专业性,以最能表现选手创作才情的专业课题来设置关隘,不做单一评价,强调综合素质,这一点是能令业界所有人为之钦佩的。

――宋子文

《因为真诚,所以不同》

观众留言

@印迹Dec:“打开电视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追寻着梦想。年终岁尾,央视电影频道综艺频道等都在总结本年度值得关注的影片,而适时播出这样的节目,让人觉得新鲜可贵并充满希望,众多著名导演都在静静倾听青年导演所有的奇思妙想,用心观赏影像,评价恳切有分量,并且还有商家资金支持青年导演拍摄创作。”

@瓦尔登湖畔C大调:“电影频道的节目《青年导演》还挺不错的,能集思广益。印象深刻的比如希区柯克式的构思,重返自然或法制方面的主题等,都挺好的,源于生活但不局限于生活。”

上一篇:一元钱“炸金花”算不算赌博 下一篇:纽约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