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7 08:56:1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要面对现实,努力思索与探寻,大胆改革与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符合制图课教学规律、符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 面对现实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Method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education situation in China,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entering vocational school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rawing". As vocational schools, specialized teachers, have to face the reality, trying to realize and explore, bold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seek the drawing course laws to comp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Key words face reality;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and innovation

机械制图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制图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实训。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普遍存在着教师课难教,学生课难学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要面对现实,努力思索与探寻,大胆改革与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符合制图课教学规律、符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制图课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仅供新、老同行们参考。

1 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进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综合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选择中职学校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在绪论课的教学中,从正面引导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的重要性,了解图样的性质与作用,学习内容与方法,树立学好机械制图的自信心。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不仅要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读图和画图之中。中职学校的学习目标虽然是以读图为主,但是读图源于画图,两者是互逆关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精讲多练,实现读画结合,以画促读,通过画图训练促进读图能力的提高。

2 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投影法的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影子、影像与投影概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形成影子应具备的条件是:光源-物体-投影面,从而加深对投影概念的理解。在“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的教学中,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是将学生从二维平面感引向三维立体感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牢记空间三面投影体系,可先用模型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再启发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条件,找出三面投影体系中的三个面,三根轴和坐标原点。学生可以用黑板和墙面,也可以用书本和桌面组成三面投影体系,使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直观清晰。在“三视图投影规律”的教学中,从三视图中判别物体空间方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物体的左右、上下、前后空间方位中,前后方位是难点。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普通民房三视图作为实例,启发学生在左视图、俯视图中找出前后方位十分容易。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制图课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制图课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制图课基础教学阶段,基本概念必须要牢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能将抽象的概念加以总结提炼,使繁琐的知识简单化。例如:在“各种位置直线投影特性”的教学中,由空间到平面介绍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线的投影特性,学生容易理解。但要从直线的三视图中判别其空间位置,学生反映困难。根据三种不同位置直线投影的特征与规律,用排除法。第一步,在三个视图中判别其投影是否有点,如果有,点在V面正垂线,点在W面侧垂线,点在H面铅垂线。第二步,在三视图中判别其投影是否只有一条斜线,如果有,斜线在V面正平线,斜线在W面侧平线,斜线在H面水平线。第三步,在三视图中三个投影均为斜线,判别结果是一般位置直线。这样,学生既熟记三种位置直线投影的特性,又能灵活运用这一特性判别其空间位置。在平面投影的教学中也存在与之类似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图形比文字直观性强的特点,将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总结为:“框、线、线”或“一框两线”,所谓“框”表示空间平面在投影面的有限形投影,“线”表示空间平面在投影面上积聚成线的投影,若框在V面正平面,框在H面水平面,框在W面侧平面。将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总结为:“线、框、框”或“一线两框”,线在V面正垂面,线在H面铅垂面,线在W面侧垂面。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特性总结为:“框、框、框”。用三句话九个字判别平面的空间位置,直观、快捷、准确。

上一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及身心优化的若干思... 下一篇:数控机床爬行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