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

时间:2022-10-27 08:45:22

分析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

摘 要:针对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进行分析,提出智能电网通信管理需求,主要包括:系统互联以及保准应用需求,深化通信运行维护管理需求,智能电网对通信管理系统的支撑需求等。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主要内容有:电力线通信的应用,数字用户线路的应用,无线网状网的应用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为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智能电网 通信管理系统 互联 数字用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电网企业,尤其是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在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使用工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对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1、智能电网通信管理需求

1.1系统互联以及保准应用需求

当下,对管理系统进行部署,需要站在去全局角度分析。因此,对通信管理系统标准体系进行建立,需要制定相应模型规范、规范命名,并且对建设作出科学规范,对各级单位进行科学指导[1]。将相应的数据交换和管理流程作为依托,从而对通信数据投入研究,实现专业信息数据共享。

1.2深化通信运行维护管理需求

为了使通信部门全方位管理需求得以满足,要对智能通信电网做出实时监视,注重资源管理和专业管理应用功能。采用分阶段演进方式,对应用做出深化。促使实时监视以及资源智能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此外,对故障做出科学分析,确保电路能够自动分配。

1.3智能电网对通信管理系统的支撑需求

为了使电网中的六大环节得到有效支撑,尤其是配电、用电等环节。针对终端接入网管理系统加深研究和建设。对终端通信接入网中存在的管理系统,在应用功能上所持有的构架和部署模式等进行确定。

2、 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运行技术和管理之间存在问题

当前,正在使用的系统在管理上存在多种技术类型,这就促使单一的管理难以满足所有企业需求。这种情况下,导致网络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受到众多管理项目的影响,促使管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2.2管理模式不够规范

在电网管理中,业务方面和时展相适应,企业也开始对通信网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规范性,均属于电网管理工作中追求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对电网进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2.3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

电网企业创新通信管理,同时引进大量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并作出科学管理。如果将其转化成智能管理,需要有专业人员提供帮主。但是,专业人员不足,导致这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要点

3.1电力线通信的应用

电力线通信主要采用PLC技术,对已有电力线中的数据进行传输。借助电流,对含有数据信息的高频信号进行加载,将其传输到对面一端的适配器当中,然后对高频信号进行适当分离,进而实现信息的传达[2]。电力线和智能电表之间相互连接,这就使得电力线成为在郊区或者其他地区的最佳选择。当下,PLC所产生的传输效率能够达到3Mbit/s。电网当中,只能电穿过电线,对数据集中器进行接收,这时,数据集中器对蜂窝网络技术进行应用,最终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2数字用户线路的应用

DSL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用户线路,其主要是将电话线作为传输载体,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拨号,使用成本较低,并且具备高宽带数据传输特点。信号传输不需要经过交换机设备。DSL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主要是因为断网,促使其难以对一些特定关键任务需求进行满足,在一些偏远农村等地区也不能实施。

3.3无线网状网的应用

无线网状网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技术,与传统无线网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传统无线局域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WLAN中,用户从一个固定的接入点,和无线路由之间相互连接,进而对网络进行相应访问。要想实现相互通信,必须先访问一个接入点。这种结构被人们称作单跳网络。在无线网当中,所有的无线设备均能够当做AP和路由器使用,在这一网络当中,全部节点均能够对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每个点均能够和一个或者几个点之间进行直接通信,下图为无线Mesh网络结构:

无线网状网中存在的网络容量、网络信号和衰减情况等不足,导致网络不能得到全面覆盖。对信息进行传送,需要对全部接点加密,确保对数据的安全传输,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数据包能够从其他邻居节点中流通。因此,通信链路上需要做出较多的开销,促使环路情况减少。

3.4蜂窝网的应用

在电力企业中智能电网以及远程节点之间的通信工作,蜂窝网鼠疫最好的网络。目前,蜂窝网得到广大电网企业的广泛应用,新型技术有2G、3G、LTE和WiMAX。在蜂窝通信当中,具备的基础设施能够促使电网不需要支出更多的运营成本、操作时间,就能够顺利组件一个高质量通信网络。将蜂窝网当中一系列将解决方案作为依据,拓宽智能电表的使用环境。蜂窝网具备较为强大的控制性能,基于这一性能,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得到广泛使用的GIM技术,能够对相应身份做出准确验证,对信号提供保护功能,存在较强的匿名性,对用户中所存在的相关数据提供强有力的保护[3]。此外,这种技术的使用不需要支出较高的成本,价格低廉。促使蜂窝通信技术受到电网企业的广泛使用。

3.5 ZigBee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在2.4CHZ的频带上,ZigBee存在频段数量为16,并且每个频段均存在5MHz带宽。成本部署较低、不需要对频段做出相应授权,并且对带宽的需求也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具备系统检测功能、定时定价等。这些优点和功能的存在,促使其在水电事业中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 ZigBee使用范围有智能家居、电气能源监控等相关领域。其中存在 ZigBee智能电表联系,同时对其他 ZigBee集成设备等进行相应控制,将电量相关数据实时性的发送给用户。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通信网络是我国电网公司的基础支撑平台,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新要求。从系统互联以及标准应用等方面对智能电网进行分析。认为,智能电网通信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网络运行技术和管理之间存在问题,管理模式不够规范,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对此,要对智能电网通信管理平台进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方跃胜,姚宏亮.多Agent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通信管理研究与设计[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02):17-23.

[2]张延宇,曾鹏,臧传治. 智能电网环境下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8(03):144-154.

[3]徐晓燕.构建中国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硅谷,2011,20(02):25-26+37.

上一篇: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下一篇:电能表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测试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