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开设家庭病房的医护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27 08:08:57

干休所开设家庭病房的医护实践与思考

[摘要] 目的:探讨干休所开设家庭病房的医疗护理实践和相关思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的干休所自2007年开办家庭病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医护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开展家庭病房工作4年来,患者均无意外情况发生,均得到较好治疗,及时有效地对病情进行了处理,患者及家属对现行医护满意度提高,干休所和体系医院均较好地配合了医疗护理工作。结论:在老干部疾病的康复工作中,家庭病房的开办起到了促进作用,保障了医疗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干休所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利于医护人员和老干部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明显提高了家庭、干休所和社会的效益。

[关键词] 干休所;家庭病房;医护;实践;思考

干休所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全面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建立家庭病房,以对不断增高的离休干部医疗需求进行充分满足。家庭病房以解决患者住院、饮食、陪护中存在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向患者提供方便,促进疾病痊愈,向离休干部提供护理、医疗、康复、保健、预防为一体的协调性和周全,为连续就医困难和行动不变的患者展现一种理想的护理服务模式[1]。拓宽了护理人员的视野,使现代医学实践活动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使慢性病患者在家人关怀和日常家庭环境下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护,进而扩大了干休所的服务范围,使社会效益得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2]。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的干休所自2007年开办家庭病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医护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对象包括恶性肿瘤患者;心、肺、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弱多病且合并轻度感染及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慢性疾病需指导护理者(如导尿管长期留置需要护理、长期卧床预防褥疮的护理)等。

1.2方法

1.2.1划分医护责任依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按病情程度将所有家庭病房患者分为三期,即病情平稳期,发作可控制期和发作难控制期[3]。患者在平稳期时无需特殊医护技术,特殊护理情况除外,只是按医嘱用药,可交给家属或保姆护理员护理;病情可控制期指通过简单治疗可控制再次发作初期的原发疾病,通过干休所的医疗能力可将问题解决,由干休所负责医护;发作难控制期指经简单医护再次发作的原发疾病较难控制,或有新的疾病并发,需转送医院治疗。

1.2.2查房分工将日常观察的重点定位在家庭护理员环节,执行干休所查房制度,以使家庭病房主要的查房工作协调配合完成。家庭护理员的观察任务:要求家庭内确定的护理员24h都在患者身边,可以为子女、老伴或保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并将其明显的异常体征和不适主诉及时向干休所报告。接到报告后干休所值班医生需立即按常规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诊断和体检,并依据病情进行区分医护责任,进而依据级别开展护理。干休所的查房责任:依据制度要求,每天需行一次巡诊,以发现家庭护理员未发现的异常体征和主诉为工作的重点,及时早期作出明确诊断,并依据病情进行医护责任划分[4]。属可控制期范围时,干休所可立即实施医护处理,将病情重新恢复至平稳期,在较难控制的发作期需送至上级医院进行诊治。要求巡诊员工作必需细心负责,严格执行巡诊制度,以达到不造成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为目的。体系医院的技术要求:干休所将患者送至上级体系医院进行诊治,体系医院每季度需派专家到家庭病房进行巡诊,每月行电话查房,以对干休所的工作进行相关技术性的指导。

1.2.3开展医疗护理的内容及方法开展工作以干休所专业的护理技能为中心,可借助医院的技术力量解决较复杂的医疗护理情况,加强家庭护理员的培训工作,指导他们常握更多的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以便承担日常简单或繁琐的护理工作。家庭护理员常规护理:平稳期的患者常规护理多由家庭护理员按医嘱进行用药的护理,做好常规清洁工作,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做好二便及饮食的护理。干休所专业性护理:干休所专业性护理需有医护技能支撑,负责送化验标本到体系医院,对患者引流导管进行常规护理,依据医嘱行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医嘱更换,对患者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体系医院对上送患者开展医护工作:当干休所技术力量不能解决患者变化的病情时,需及时转入体系医院诊断和治疗,病情经住院好转后进入平稳期,再交由家庭护理员开展护理,并由干休所行相关护理和查房工作。

2结果

开展家庭病房工作4年来,患者均无意外情况发生,均得到较好治疗,及时有效地对病情进行了处理,患者及家属对现行医护满意度提高,干休所和体系医院均较好地配合了医疗护理工作。

3讨论

3.1适应新的医学服务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医学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在新形式的影响下,对老干部提供医疗保健工作的服务也需尽快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开展家庭式服务,使老干部可以健康长寿,安享晚年,得到医学心理、生物医学和社会医学的治疗[5]。老干部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积劳成疾,通过上门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是干休所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2老干部实际状况适宜家庭病房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保健型医学模式已将单纯的住院治疗的医学模式代替,切合实际的医疗保建手段适应社会需要,一方面因老干部相对分散居住,干休所中较大部分为分期分批建成,在老干部就诊中存在较多不便,另一方面老干部因慢性病居多,身体状况较差,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一时难以治愈,需要较长的治愈时间,家庭病房的开展可对医院床位的紧张压力有效缓解,第三方面为老干部自身家庭状况,虽然儿孙满堂,但子女多有工作忙碌,并非在一起居住,由老伴照顾,若开展家庭病房,不仅陪护的问题得以解决,还能保持原有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若入院治疗情况即完全不同,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6-7]。

3.3干休所具备开办家庭病房的条件目前,家庭病房干休所和卫生所均有能力建立,在责任到人,包干划片下,卫生所派2-3名医护人员负责单个治疗区,划片诊治,定期进行查房。同时对病历档案进行完善,使医疗规章制度健全建立。按着住院病历格式对病例资料进行记录,建立查房制度、呼叫系统和抢救预案,保障患者突发急症时家庭病房可将问题及时迅速地和医生有效沟通,医护人员能迅速赶往现场实施抢救,必须在技术、人员、器械药品和交通工具方面均将工作落实。

总之,在老干部疾病的康复工作中,干休所家庭病房的开办起到了促进作用,保障了医疗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利于医护人员和老干部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明显提高了家庭、干休所和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永平,陈宏,马建芳,等.我院建立老干部家庭病房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4):368-370.

[2]严廷秀,宋水.军队离休干部“两高期”医疗保健工作的做法[J].人民军医,2009,52(7):478.

[3]李智英,夏季平,欧阳定保,等.家庭模式病房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杂志,2003,5(4):250-251.

[4]赵冬艳.医院干部保健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浅议[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l0(3):335-336.

[5]全青英,全临英.干休所建立家庭病房的可行性思考[J].武警医学,2001,12(2):49-50.

[6]曹爱召.家庭病床的建立与人性化管理[J].家庭护士,2007,5(11):62-63.

[7]张丽虹,夏春云.开展离退休老干部家庭病房护理的实践及体会[J].护理杂志,2006,23(2):50-51.

上一篇:老年人常见跌倒的预防 下一篇:螺旋扩弓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