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07:58:25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管理模式所需要的服务支持

患慢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已经患有慢病的老干部和家属的登记管理是我所慢病防治的基础工作,慢病综合防治工作需要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对可疑患者进行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形成双向转诊的制度。慢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成效也需要上级卫生部门的慢病防治机构在指导、培训、督导等方面的工作支持,形成完整的慢病综合防治网络[1]。我所慢病管理工作依托301医院的专业技术,慢病管理更容易开展,慢病管理的效果也有了更好的保证。在以上基础支持下,我所拟按总参卫生局要求,以家庭式医生服务为模式,组成三个老干部家庭医疗管理团队,开展适合我所特点的老年慢病管理工作。

2我所慢病管理的服务内容

我所慢病管理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患病人群又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患者[2]。对不同级别患者采取不同频率的巡诊次数。

2.1各个医疗服务管理团队为本辖区内的老干部及其家属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跟踪管理每个服务对象,分析我所慢病的特点,提出我所慢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通过入户服务等形式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增加患病人群的依从性。完善我所工休人员及家属健康档案率,使建档率达到100%。

2.2落实慢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利用我所资源,开展人群慢病健康教育工作,定期为老干部和家属进行卫生讲座,分专题、分病种的向老干部传授保健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防治及其合理饮食(利用“10.8全国高血压日”和“11.14世界糖尿病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标语分发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单等。);每个月出一份《健康之桥》,内容涉及老人保健、老人饮食、老人心理等,为老干部和家属提供预防、护理、保健、康复和心理咨询等人性化高水平的服务。在日常医疗保健中,针对每个服务对象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对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因素干预;早期发现患者,提高慢病的登记率;对已纳为管理的慢病患者,按照病情分级,进行定期上门巡诊、为高血压患者定期测血压、为糖尿病患者定期定时测血糖。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病情评估、及时进行双向转诊。并一年进行不少于四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讲座。

2.3通过定期体检、日常门诊与定期巡诊等方式发现可能的患病对象及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301医院相应的专科进行诊治,根据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分别建立健康档案。老干部一年开展两次体检,每年上半年为我所65岁以上的家属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进行体检总结,发现潜在的患病人群,及时进行双向转诊。对已确诊的慢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根据体检结果,个性化的为每一位老干部及家属提供慢病预防、自我保健及自救等健康指导,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及伤害。

2.4慢病确诊以后,在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基础上,需患者填报相关信息,核对并登记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诊断、目前病情、家族史等,填写时要求情况属实。

3加强医生自身素质,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慢病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特定的专业素质,掌握社区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精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知识,还需了解心理学、社会学、掌握与老干部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说服技巧[1]。一方面开展干休所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更新及应用,我所的每位医生都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科医师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同时也必须通过总后卫生部组织的全科医生的培训,并取得全科医师证。必须熟练掌握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等必备知识,门诊部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考核;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强了干休所医生的岗位培训,从慢病管理流程、具体管理技能以及评估反馈等方面重点抓起。

4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估

干休所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可行的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此项评估才能够不断完善我们服务的模式,查漏补缺,探索出适合我所实际情况的慢病管理方法。

4.1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登记率。

4.2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的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管理率、和潜在高危人群建档管理率。

4.3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慢病患者规范治疗率。

4.4我所和301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率。

4.5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4.6我所慢病患者控制率。

4.7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的慢病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近一年来的慢病管理,经过上述七项指标的评估,我所老干部和家属的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慢病患者登记率和建档率100%、规范治疗率达到100%、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率都大幅下降。再次说明以家庭式医生服务为模式的慢病管理是适合我所自身特点的,是可行的。干休所慢病管理的途径有多种方式,必须根据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全国老年病防治新进展高峰论坛会议文集,2008,10:207-211.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休所思想政治建设

(一)认真搞好政治教育。根据分部政治部年初政治教育指示精神,年初拟定了教育计划,对年度政治教育的内容、时间和要求作了安排。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紧紧抓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这条主线,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教育,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确保教育覆盖全体人员,下半年积极组织全所人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并参加分部组织的知识竞赛。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掀起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热潮。

3、广泛开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以“四爱”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双学”、“双争”、“爱我分部、树好形象”、“一帮一、五互助”等,将主题教育纳入“学理论铸信念、明使命做贡献”、“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成长”、“军人道德之星评选”等活动中进行教育成果转化,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把“四爱”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4、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专题教育活动,贯彻改革创新精神,突出道德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的观念、党员标准和党纪法规意识,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求真务实、团结和谐、廉洁自律、开拓进取的自觉性。

5、落实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国人民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细则》,从而使官兵牢固树立了依法计划生育的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婚育行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6、时事政策教育。结合“3.14”、“5.12”、“奥运会”、“残奥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要事件进行正确教育引导,经常性开展国情教育、学习先进典型教育、安全稳定教育等。

(二)认真搞好党委、支部建设

1、单位党委注重狠抓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学习贯彻《联勤部党委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和《团以上党委党委民主生活会规定》,在抓好党委班子同时认真指导支部的全面建设,高标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使党建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长效机制,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2、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作人员党支部围绕服务保障工作这个中心,积极在组织工作人员完成服务保障工作任务的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抓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技能得到提高,增强工作人员的敬业奉献意识,强化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工作人员积极做好为老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老干部党支部按照上级和所党委的要求,组织老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做好老同志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内部团结,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管党员和党管干部的作用,向所党委反映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干休所的全面建设。

3、认真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意见》,开展学、知、用活动,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不断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二、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的行政管理保安全

坚持从严治军的方针,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条令条例及

规章制度的学习落实。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安全稳定工作广泛开展学习和教育整顿,深化安全隐患排查结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并根据情况随机开展时事教育。

(一)人员管理

1、双休日和节假日,官兵的组织、思想、行为容易失控,于是,我们把春节、“十一”作为重要时期,八小时之外和双休日作为管理的重要时段,战士和车辆作为管理的重点对象,以人为本,针对干休所周边社情相当复杂的情况,加强对所属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注重“内治”和“外防”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内部营区环境,加强人员管理,搞好经常性的检查,并加大了人员外出管理力度,尤其四季度,通过分部开展的“守法规、创安全、作表率”活动使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牢了安全理念,有力地促进了我所安全管理和安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针对干休所的特殊性,卫生所还建立了《防范出现危急重症病人抢救预案》、《防范发生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岗位责任制,防止医疗上误诊、漏诊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建立了《防范发生食物中毒的预案》不断加强对炊事员的健康宣传及教育管理,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3、我所老干部是原军区政治部的,政治学习比较自觉,“两高期”老干部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了,同社会接触面窄了,信息不如过去灵了,但是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军队建设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因此,所党委把抓好老干部的理论学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老干支部每月利用半天时间,采取小组学习、支部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组织老干部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以及新军事变革等创新理论,为了让老干部不出门、不出院就能知道外面的事,我们还定期将有关的文件精神、报刊、杂志和所党委要求等编订成《学习讯息》分别送上门、到床头,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受到了老干部的欢迎,同时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车辆管理

车辆保障是干休所一项窗口性的服务工作,保障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干部出行方便,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老干部已经进入“两高期”,用车量增多的特点,我所切实做好车辆管控,严格车辆派遣,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并针对我所新情况,不断完善和规范车辆服务保障及管理的实施方法,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真正把安全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营造了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事事抓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很好地保证了老干部用车和行车安全。

(三)营区管理

1、在营院管理上,严格执行营区门卫管理制度,对地方进出营区的人员及车辆认真进行询问登记;对于水电设施、消防设施等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做到经常检查,经常维修,今年我所根据消防设施使用情况,对使用到期的灭火器全部进行了更换,确保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2、雨季来临之前,我所请环卫站的工作人员对所里的排污系统进行了疏通,以消除营院雨季积水现象。同时,要求大家做好雨季防淹亡、防雷击等事故的发生,并积极与友邻小学协商,将单元楼前面的高大树木进行了修剪。

3、每逢节假日,我所都进行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切实把安全隐患查清查实。对营区内破旧的电器线路、破损的水管、防盗、防火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更换、维修,同时,对经费、车辆、印章、载体和文件资料等方面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排查,并将逐项抓好落实。

(四)安全稳定情况

我所始终坚持党委统揽、整体筹划、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牢固树立以服务保障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保持干休所安全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干休所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所党委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当作事关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分部安全发展三年规划》的目标,认真贯彻全军、军区、军区联勤部、联勤二十二分部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所的实际常抓不懈,抓紧抓实,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切实打牢安全组织、思想、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1、根据上级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完善《防范重大安全问题预案》,确保果断、及时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况,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我所在《预案》原有的基础上2次进行修改,并在原有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应急小分队,明确分工,以配合巡逻、执勤哨兵处置突况。所党委和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查找问题、检查落实上级要求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年初,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签定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

2、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条令条例,军区的“两个规章”,“六个管好”,“三个不发生”,《安全工作条例》,通过对典型案例和事故的剖析,教育工作人员认清案件和事故的危害。结合老干部及阿姨、保姆等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安全防事故工作我们逢会必讲,常抓不懈。通过一次次的灌输,使全体人员认识到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大家增强了自律意识和防事故保安全的责任感,知道了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

3、“3.14”事件期间,所党委及时对所属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加强应急值班,加强了出入营区的人员车辆管理,以确保部队安全稳定。“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所党委及时发出号召,鼓励干部、战士、离退休干部、职工、家属、非现役工勤人员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积极参与捐助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以实际行动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政治要求,同时努力做好家庭受灾的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保证了人员的思想稳定。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所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战备值班计划表,同时加强了干部战士外出管理,进一步提高人员在位率,随时保持一名所领导在位,值班干部24小时在位,并且对经常出入营区的地方车辆进行登记管理,对外来人员加强了询问和登记,逐渐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为安全做贡献的良好局面。

4、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及其移动载体安全保密管理,我所以军队保密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保密守则和加强载体管理的相关规定,观看防间保密警示片,以实例进一步提高官兵认识,并根据上级要求多次深入开展计算机及其移动 载体清查治理,以此提高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防护能力,促进保密工作有效落实,确保军事秘密安全。

5、老干部住房排污管道改造期间,为了加强安全稳定工作,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分析安全形势,特别是要做到安全施工,并努力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和营区内所属人员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所今年实现了人员无违纪、车辆无事故、医疗无失误的目标,确保了“六个管好”和“三个不发生”。

三、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老干部的充分肯定

年初,党委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和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加强了官兵服务意识的教育,大家真正明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干休所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具体体现。要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需,要以“服务是天职,老干部在心中”的态度尽力为老干部做好事,办实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为老干部排忧解难。随着老干部年岁的增长,老干部对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为了把老干部服务好,我们教育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在全所树立尊老、爱老、敬老的风气,围绕老干部的医、食、住、行、乐,把日常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一)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基本满足老干部需要。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健康问题成了老干部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医疗保障成了干休所整个服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卫生所在坚持好原有的24小时值班制度、每周五上门巡诊制度、应急预案准备等制度以外,医务人员还重点对患有严重疾病和多种疾病的老干部进行跟踪访问,根据病情随时上门送医送药。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最为根本的是做好平时的预防保健工作。医务人员根据每个人的病历档案和健康状况,及时指导老干部自我保健。利用黑板报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年疾病的预防工作。今年6月组织老干部29人到总医院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并根据体检结果制定了预防措施。冬季来临,为预防流行性感冒,9月为老干部和医疗包干家属购买并注射流感疫苗26人次,10月购买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煨成汤药发放各家各户80余人次。全年巡诊1664人次、门诊1967人次、理疗581人次、做心电图74人次、急诊71人次、抢救8人次,医务人员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服务保障基本满足了老干部需要。

(二)车辆保障方面,严格车辆派遣,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规范车辆服务保障及管理的实施方法,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真正把安全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营造了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事事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年安全行车10余万公里,出勤车次3870台次,维修车辆39台次。

(三)财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当家理财的作用,为党委当好参谋,精打细算,保障了正常经费的开支。严格财经制度,对各项经费开支严格把关,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费的收支工作,按上级规定完成了全年的会计报表、财产物资挂帐登记、个人帐户的登记、上报、决算,同时完成生活费的发放、决算、上报等工作,做到无差错。全年上报各类统计报表320余份。

(四)政工在组织抓好全体工休人员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协助并组织老干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坚持开放健身活动室,为老干部提供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工休人员进行等文体比赛,组织全体老干部及家属外出郊游三次,上报分部各类工作汇报材料200余份,制作宣传标语6幅,制作宣传橱窗10期,为全所工休人员订阅报刊杂志100多份,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落实。

(五)军需重大节日坚持派车派人为老干部把节日发放的粮油送上门,深受老干部的好评。一年来采购主食4000公斤,食用油1900升,发放服装费2次共计85000余元,发放服装480余件(套)。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改善食堂条件,加强伙食的管理,认真调节伙食,提高主副食品质量,让每一位就餐者吃饱吃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干休所的“四个基本”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四个管好”力度有了加强,安全防事故工作扎实有效,干休所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有新的进步,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树立牢固,工休人员思想稳定,工休关系融洽,绝大多数老干部对服务管理工作感到比较满意,干休所的全面建设总体形势较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还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人员的管理存在时紧时松现象,人员和营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三是医护人员对老年病的研究、医治不够,离老干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休所的长远建设,有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即时拿出解决的办法。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医疗保健服务是我军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而又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我部认真贯彻了上级关于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一系列指导精神,积极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任务。现将主要经验和做法报告如下。

1 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四种理念”,建立齐抓共管机制

我部始终把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当作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门诊部为学员服务的“龙头”,不断增强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强化“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关心保健就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的理念。把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常议常抓,门诊部成立了干部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和干部保健专家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定了门诊部副主任专门负责,成员由机关干部,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制定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计划和《开展优质保健服务活动方案》,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与服务措施,既分工明确,又整体配合,狠抓了责任的落实,全员牢固地树立了“规范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优质服务”的人性化服务新理念[1]。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强化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严格按政策规定落实干部保健工作的有关要求,确保了干部保健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质量建设,做好“三个确保”,夯实优质服务基础

不断强化医疗质量建设是提高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水平的基础,门诊部通过实施“三个确保”,做到了在发展中提高服务技能,在创新中转变服务模式,在深化服务中拓展保障内涵。

2.1 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门诊部从“依法保障”的高度着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国人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定》和《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管理细则》,严格贯彻执行《军队门诊部医疗工作规定》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制订了《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规定》和《老干部医疗保健优质服务公约》,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彻底纠正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使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讲评制度和奖罚规定,定期对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行分析讲评,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地遏制了诊疗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现阶段保证军队人员享受应有医疗待遇和服务的基本制度,直接涉及广大指战员、老干部的切身利益。门诊部针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按照医改文件和总部关于加强医改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为门诊部的保健对象提供优质、舒适、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为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我们在经费补贴、评功评奖、干部使用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顺利展开。 2.2确保服务措施优质规范 门诊部积极推行了“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内涵,切实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质量。一是完善保健服务措施。门诊部专门设立了高干诊室,优化挂号、就诊、检查、取药、住院等各个服务环节和流程,优先安排诊疗,缩短候诊时间,减少审批环节。二是加强健康体检管理。每年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体系单位进行年度健康体检,选派科室主任和副高以上职务人员组成体检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大力推广使用新版军队《干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确保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附近体系单位的保健对象,安排来院门诊体检;派专家医疗队送医送药上门,及时地治疗了干部的疾病;对年老体弱的老首长安排住院体检。三是坚持挂钩帮带制度。门诊部与保健单位建立了挂钩帮带机制,由部领导轮流带队走访,及时了解干部的健康状况,不断完善防治保健措施,确保了医疗保健工作的连续性。每逢重大节假日,主任带科室领导坚持走访重点医疗保健单位和保健对象,防治疾病,征求意见,发放疾病自我保健手册,确保了医疗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了对保健单位的技术帮带和支持,促进了体系单位的业务技术建设,近年来举办保健知识讲座16次,赠送药品价值约2万余元。既提高了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又提高了体系单位的本级保障能力。

2.3确保医疗质量优质高效 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一是加强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门诊部专门安排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医疗法规学习、“三基”训练和医疗管理学习班,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和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三严”作风养成。完善落实医疗查房、三级检诊、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人专家会诊等医疗规章制度和救治预案。加强医疗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成立了医疗质量专家督导组加强监管,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坚持门诊首诊医师负责制度[3]。对保健对象由高年资医生接诊,医生从接诊到检查治疗负责到底,确保就诊的连续性和诊疗的准确性。三是坚持零待床率制度。只要病情需要,住院收治及时快速,使伤病员的病症能得到早期诊疗。四是坚持会诊制度。对于专科性较强和疑难危重的干部病员,及时请院内专家会诊,或派专人陪同去上级门诊部会诊,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五是坚持重大医疗活动领导“三到场”制度。门诊部业务领导始终坚持对疑难危重病人会诊、抢救到场,大中手术术前讨论和手术到场,重要、特殊检查和治疗到场。对医疗抢救所需的药品、器材现场组织调配,对手术和检查中发生的意外和病情变化及时组织抢救和处置。

参考文献

[1] 郭雨禾,王世茹,拓永东. 干休所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与常见问题.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261-263.

[2] 赵永光.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疗养服务保障能力. 保健医学杂志,2004,6:131-133.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疗保健;做法;体会

近年来,我校医疗保健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医疗优势,在完善工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拓展服务内涵四个方面下工夫,改善条件抓建设,创新改革谋发展,深化服务上水平,持续提高医疗保健工作质量和效能,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抗雨雪冰冻灾害、全军医院工作会议、全军心理卫生工作会议等重大活动和以离退休老干部、一线专家教授为保障重点的医疗保健服务任务,为保障全体官兵身心健康,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把牢服务方向,将医疗保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1.1党委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建设工作计划,确立了以“最好的专家、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服务”开展医疗保健工作的指导思想,各附属医院始终坚持“全心、真心、精心、专心”服务理念,实行“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医疗保健服务,从医疗保健对象需要的地方想起,满意的地方做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全力提供最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1.2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学校保健委员会,由分管副政委任主任,各单位政治委员为成员,全面领导学校医疗保健工作;各附属医院分别成立了由院领导任组长的医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医疗保健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全校医疗保健工作基本形成了组织完善、能级分明、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

1.3激励机制完善。通过年终对医疗保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评功授奖,为保健机构和个人营造了积极做好医疗保健服务的良好氛围;各附属医院始终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建立了诚信医疗、精心医疗、按需医疗、优质医疗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保障对象健康状况逐年改善,保健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强化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医疗保健工作的“规矩方圆”。

2.1完善基本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军队医疗保健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了《学校医疗保健工作暂行规定》,将医疗保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以及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疗养、健康管理等工作内容纳入规范化管理。

2.2创新服务制度。建立了老干部和专家教授上门服务,保健对象急诊代办入院、随到随住,重点保健对象抢救、重大手术及风险较大的检查治疗书面报请校领导批准等制度,形成了“规范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优质服务”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格局。

2.3落实监督反馈。开通了医疗保健咨询服务热线,着力解决保健对象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和特殊医疗问题,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实现就近、就便、就快救治;建立了医疗保健服务质量追踪制度,把反馈信息纳入各医疗保健单位年终考核;各附属医院把医疗保健服务评价作为科室

和科主任阶段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医疗保健对象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实行限时答复制、解决主责制、效果追踪制、延时问责制,建立了畅通有效的监督反馈渠道。

3.发挥自身优势,有效保证医疗保健工作的质量水平。

3.1高标准开展医疗保健工作。将医疗保健质量教育、质量督查、质量改进有机结合为一体,实现系统化管理;严格实施医疗保健质量监控制度,健全“学校-医院-质控科-科室”四级质控体系;坚持以“四个一流”(一流的专家、技术、服务、质量)实施保健工作服务官兵。

3.2信息化管理医疗保健资料。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医院两级平台,初步研发了“学校健康管理系统”,将保障对象的健康资料纳入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并逐步开发健康档案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推动保健工作管理的科学化建设。

3.3针对性实施医疗保健服务。根据医学院校保健对象的特殊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健措施,从而达到保健工作的有效作用:如针对一线专家教授既是保健对象,又是提供保健服务的骨干力量的特点,在保健工作中既要全力维护他们自身的健康水平,又要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为其它官兵提供优质的保健服务;离退休老干部因大多具有丰富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就要尽可能做到仔细、周到而详尽,才能充分获得他们的认可。

4.突出主动作为,精心打造医疗保健工作的优质服务。

4.1创建“一体化”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打造了以学校医疗保健委员会、各附属医院医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为“管理顶层”,医院医疗保健科(室)为“前哨和枢纽”,门诊专科诊室、检查室、取药窗口为“门诊平台”,军人病房、VIP干部病房为“收治平台”,医院专家教授为“技术支撑”,所有医疗设备、药品、医用耗材资源为“物质基础”的“六位一体”医疗保健工作体系,形成了灵活畅通的医疗决策、医疗服务、资源调配、信息沟通的服务保障机制。各附属医院分别设置军人挂号室、就诊室、药房、治疗室、输液观察室以及住院病房等功能区域,实现保健对象就医“一站式”服务。

4.2优化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措施。终以老干部为重点,紧贴老干部“两高期”实际,为老干部提供方便、周到、细致、贴心的医疗保健服务。干休所、军职干休所规范服务管理,强化保障职能,提高了一线医疗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各附属医院简化就医手续,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老干部优先门诊、检查、治疗和住院,并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检查上门活动。

4.3严格落实预防医疗保健制度。利用学校预防医学专业力量较强的特点,强化“治未病”观念,努力推动预防保健工作“关口前移”。通过网络、知识讲座、发放保健手册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由一般知识普及向系统健康教育转变;加大亚健康和心理疏导工作力度,不断增强保健对象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通过禁烟控酒、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形式,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教育和个体实践的良性互动。严格落实健康体检制度,努力提高体检率和体检质量,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建立了以健康普查为基础,健康评估、健康预警、疾病矫正等为一体的预防医疗保健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使官兵主动保健。严密做好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确保了无一例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强化领导责任夯实组基础

___区军地双方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支持驻区部队进行反“__”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点,积极配合部队完成各种针对性训练演习,努力形成军地协调、共谋打赢的局面。始终把双拥工作当作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意见》。一是坚持双拥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涉及部队建设的问题,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必办的原则,切实解决好部队提出的问题。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及时解决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及官兵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双拥工作做到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落实。保证了双拥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双拥工作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部门目标考核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民教育内容。四是制定了党委议军会制度、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政座谈会制度、区领导现场办公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总结表彰制度和领导干部过“军事日”等“八项制度”。现全区共建立了近百个由各级领导负责的双拥工作机构,有近1000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全方位网络式的组织领导新格局。

二、广泛深入宣传夯实思想基础

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重点,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以含谷镇、白市驿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为典型,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及时发出了向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含谷镇学习的号召。并通过多种形式表彰了5个双拥模范镇(街),36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0个双拥爱民先进集体,85名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和40名好军嫂及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强化了广大军民参与双拥的政治热情。二是坚持“两纳入、三结合”,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白市驿职中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军训操场、射击场等基础设施。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请官兵做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军事讲座、军训和演练等。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军队离退休干部、新闻媒体、驻厂军代室和驻区部队的作用,结合重大节日和每年的《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宣传及征兵工作,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的高效平台。充分发挥现代高新科技媒体和广告,信息量大、传递快、时效性高、辐射面宽的特点,坚持常年在杨家坪步行街电视墙插播双拥宣传标语,坚持每半月在九龙三十分电视节目中宣传报道双拥动态。投资近20万元建成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的民政(双拥)服务网站。投资近百万元,在中心路段、轻轨柱和交通要道设置了10多处永久性的大型双拥标志牌,各镇、街、社区、村社普遍都设有双拥宣传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大型文艺汇演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办简报、展板2580余期,军训学生20多万人次,军训农民工1300余人次,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三、围绕强军目标夯实打赢基础

坚持以强军富民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为铸造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利剑而努力打造拥军的坚实平台。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驻区部队在战备训练、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纳入领导班子和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期目标责任制,为部队“打得赢”提供坚强的支撑。通

过议军会、军政座谈会等形式,研究解决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基础设施、菜蓝子工程、环境整治、家属安置等多方面问题。区级机关各部门着眼全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想方设法为区武装部划拨土地80亩,拨款1500余万元修建民兵炮兵训练基地;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1500平方米的封闭式军事训练场;安排专款近百万元,解决驻区部队部分官兵用水、洗澡、看电视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部队菜篮子基地和配送中心;今年又对驻区部队提出的近10个方面涉及经费数百万元经费的问题,提出了逐步解决的办法,拟安排数百万元专款在20__年前,改建白市驿武器库进出道路。专题研究并妥善解决了武警总队一支队在白市驿征地中与搬迁群众中的矛盾问题。区有关部门和白市驿镇、含谷镇克服重重困难,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3户超高民房的拆迁任务,共投入拆迁补偿费近200万元,拆迁超高民房近6000平方米,出资10余万元说服动员上百户养鸽户,妥善处置了上千只鸽子并果断关闭了效益大户蓝天水泥厂,确保空军部队飞行训练的顺利进行。四、加强军民团结,夯实共建基础

驻区部队官兵积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以自身行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一是第二故乡建设成效显著。驻区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全区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驻区部队近千名官兵投身第二故乡建设,积极参加城市治污治乱、绿化美化、建设生态九龙等重点工程,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参与森林扑火及抢险救灾60余起,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建立扶贫联系点,与50余户老复员军人结成对子。向贫困地区捐献衣物15000多件,现金20多万元,支助兴建村级公路12公里,帮助发展果园、药材、植树造林近500亩。支助15名失学儿童继续完成学业。着眼于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为驻地干部群众进行微机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活动18次,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信息致富能手。军民携手共建的走马桃园基地、白市驿、含谷万亩蔬菜基地、白市驿花卉基地,已成为山城人民休闲观光的旅游景区和城区居民的蔬菜、花卉供应的主产区。官兵们的无私奉献和满腔赤诚为富民强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社区拥军催生文明之花。驻区部队长期与所在街镇村社结成共建对子,派出近百名法律咨询员,宣传员到村社和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持军民联防联治,促进了周边及辖区内村社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有力地推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在基层的健康发展。涌现出了中梁山半山二村、含谷镇新华村、白市驿镇海龙村、谢家湾劳动三村、黄桷坪街道小湾村等社区双拥共建先进典型,他们坚持共建共荣,从点滴入手孕育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在基层开花,一跃使经济滞后、治安问题较多、环境较差的村(居)成为___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广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增进了全区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关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有441个单位、企业、镇、街、村、社区被评为国家、省、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含谷镇20__年7月还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是军厂共建成绩斐然。___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___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西南地区的两个大型军工企业,承担着我军现有几十个大型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任务。在军厂共建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任务。为对事斗争注入了强劲的力量,主要型号军用装备获得部级金奖、一等奖、二等奖。促进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及中央军委的表彰。

四是理论成果书写共建殊荣。为适应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双拥共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开展双拥共建理论征文活动,提高了双拥共建的层次和指导工作的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双拥共建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双拥办收到军地等单位理论研讨文章近百篇,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单位发表近20篇,魏长新等24名同志受到了区双拥领导小组的通报表彰。

五、落实优抚政策夯实稳定基础

一是注重安置工作的创新。在落实安置政策中,坚持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采取留位置、保编制妥善安置转业干部。认真落实国发[20__]23号文件精神,成立了“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制定了《___市___区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主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免费对退伍军人进行就业前初级职业技能培训,改善了企业不愿接收退伍军人的现状。坚持行政调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工作。三年来,全区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近200人,安置城镇退役士兵900余人,安排随军家属劳动就业20余人,招聘推介军人家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在新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就业近两百名,建立了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和法律咨询站。出台了军人子女在本区就读优惠政策。目前区级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30左右是转业干部。每年转业我区的几十名干部和300余名城镇退伍士兵,都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二是重点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近三年来,全区投入1000多万元,提高了农村“三属”定期抚恤标准,提高了复、退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区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款,解决全区260多名在乡老复员军人的“三难”困难。20__年,结合实际,制定了《___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制度》、《___区大病救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把1400名重点优抚对象统一纳入了合作医疗范围。对230余名老复员军人,按每人每年按400-6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特困医疗补助。开展“百台彩电送功臣”活动。启动了“311”计划,拟用3年时间,每年投资10余万元,解决10户老复员军人住房难问题。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持优抚对象脱贫致富,通报表彰了以金凤镇退伍军人石仕彬为代表的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

三是依据政策及时化解新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做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1 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四种理念”,建立齐抓共管机制

军委胡主席明确指出:医疗保健既是医疗服务,又是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我院始终把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当作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医院为部队服务的“龙头”,不断增强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强化“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关心保健就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的理念。把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常议常抓,医院成立了干部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和干部保健专家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定了一名副院长专门负责,成员由机关干部,病房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制定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计划和《开展优质保健服务年活动方案》,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与服务措施,既分工明确,又整体配合,狠抓了责任的落实,全院人员牢固地树立了“规范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优质服务”的人性化服务新理念。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强化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严格按政策规定落实干部保健工作的有关要求,确保了干部保健工作有序进行。近5年来,医院先后收到干部保健工作的锦旗、表扬信近100面(封),收到老干部自己创作的感谢字画、牌匾20余幅(块)。医院和干部病房被空军、军区空军评为干部保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科室,涌现了一批全军、空军和军区空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有默默奉献三十余年,精通老年病学科被大家誉为老干部的“保护神”之称的干部病房主任蒋长盛;有被大家称为老干部的贴心人的全军模范护士、干部病房护士长刘咏梅等。

2 加强质量建设,做好“四个确保”,夯实优质服务基础

不断强化医疗质量建设是提高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水平的基础,医院通过实施“四个确保”,做到了在发展中提高服务技能,在创新中转变服务模式,在深化服务中拓展保障内涵。

2.1 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医院从“依法治院”的高度着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国人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定》和《空军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管理细则》,严格贯彻执行《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定》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制订了我院《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规定》和《老干部医疗保健优质服务公约》,规范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彻底纠正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使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分析讲评制度和奖罚规定,定期对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行分析讲评,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地遏制了诊疗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现阶段保证军队人员享受应有医疗待遇和服务的基本制度,直接涉及广大指战员、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医院针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按照医改文件和总部关于加强医改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为医院的保健对象提供优质、舒适、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为调动大家的积极因素,我们在经费补贴、奖金分配、评功评奖、干部使用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顺利展开。

2.2确保服务措施优质规范 医院积极推行了“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内涵,切实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质量。一是完善保健服务措施。医院在门诊部专门设立了高干诊室,优化挂号、就诊、检查、取药、住院等各个服务环节和流程,优先安排诊疗,缩短候诊时间,减少审批环节。联勤后,增加了许多体系单位及师职干部保健任务,医院结合实际每周增加了一个专家会诊日,建立了专家出诊制度,在住院大楼增设了30余张专科高干病床。2006年度门诊接诊老干部8 007人次,住院381人次,抢救43人次,各项医疗指标全部达标。全年补贴干部保健医疗费用412万元。二是加强健康体检管理。每年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体系单位进行年度健康体检,选派科室主任和副高以上职务人员组成体检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大力推广使用新版军队《干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确保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附近体系单位的保健对象,安排来院门诊体检;对行动不便或偏远单位派专家医疗队上门体检,送医送药上门,既确保了体检质量,又及时地治疗了干部的疾病;对年老体弱的老首长安排住院体检。2006年体检师级干部1 200余人次,参检率为98%。三是坚持挂钩帮带制度。医院与保健单位建立了挂钩帮带机制,尤其是对新划归的体系单位,由院领导轮流带队走访,及时了解干部的健康状况,不断完善防治保健措施,确保了医疗保健工作的连续性。2006年走访了近30个保健单位,诊疗疾病1 200人次。每逢重大节假日,院首长和机关领导坚持带领医疗队走访重点医疗保健单位和保健对象,防治疾病,征求意见,发放疾病自我保健手册,确保了医疗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了对保健单位的技术帮带和支持,促进了体系单位的业务技术建设,近年来免费接收体系单位40名卫生技术干部进修学习,举办保健知识讲座16次,赠送药品价值约2万余元。既提高了干部的自我保健意识,又提高了体系单位的本级保障能力。

2.3确保医疗质量优质高效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我们一是加强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去年5月份开始,医院专门安排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医疗法规学习、“三基”训练和医疗管理学习班,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和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三严”作风养成。完善落实医疗查房、三级检诊、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人专家会诊等医疗规章制度和救治预案。加强医疗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成立了医疗质量专家督导组加强监管,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坚持门诊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对保健对象由高年资医生接诊,医生从接诊到检查治疗负责到底,确保就诊的连续性和诊疗的准确性。三是坚持零待床率制度。只要病情需要,住院收治及时快速,使伤病员的病症能得到早期诊疗。四是坚持会诊制度。对于专科性较强和疑难危重的干部病员,及时请院内专家会诊,或派专人陪同去上级医院会诊,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五是坚持重大医疗活动领导“三到场”制度。医院业务领导始终坚持对疑难危重病人会诊、抢救到场,大中手术术前讨论和手术到场,重要、特殊检查和治疗到场。对医疗抢救所需的药品、器材现场组织调配,对手术和检查中发生的意外和病情变化及时组织抢救和处置。近5年来,共组织院内外会诊2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病员160余人次。空军的一位老干部先后6次发生心肌梗死,梗死部位几乎累及整个心壁,每次都有几个脏器衰竭,经积极抢救,病情均稳定出院,受到干休所和老干部的好评。由于在医疗保健工作中成绩突出,就医流程合理快捷,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医疗质量优质高效,法规标准掌握严格,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肯定。先后获“空军为兵服务先进单位”和军区空军“为兵服务先进单位”。2006年元月,《战士报》头版以《一切为了老干部的健康》为标题,以纪实的形式报道了我院坚持为干部服务的感人事迹。3月份、10月份还相继多次刊登了我院为老干部服务的新闻报道。

2.4确保药械保障科学合理上级下拨的医疗经费与医院实际消耗的需求缺额较大,我们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既要勤俭节约卫生资源,又要因病施治科学诊疗,妥善处理了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保障和特殊医疗项目中的高值耗材使用问题。同时加强对保健对象,特别是老干部的宣传引导,强调科学合理医疗的重要性,控制过度医疗消费,确保干部医疗保健的需求得到合理满足。凡病情需要的合理检查、检验、治疗和用药,无论是使用用药目录以内的还是之外的药品,都给予免费保障,纠正了“惜用”和不合理收费现象。医院根据广州地区用药实际情况,对总部规定药品范围以外的140余种药品作为老干部用药品种,每年平均补贴干部保健医疗费用达300余万元。空军的一位老首长患“结肠癌肝转移”,多次请外地专家会诊,仅放置引流支架一项就价值数万元。天河干休所一位老首长患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3次病危住院,医院不惜代价全力抢救,每次抢救40多天,3次将老首长从死亡线上救治过来,受到了病人及亲属的高度赞扬。

3 加强服务创新,狠抓“四个提高”,完善持续发展机制

医院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加强科学管理,狠抓医德医风、人才队伍、专业学科、硬件设施建设和院务保障水平的提高,完善了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了干部保健工作的发展后劲。

3.1狠抓医德医风建设的水平提高去年,医院结合军区开展的“优质保健服务年”活动,进行使命感和荣辱观的教育,认真组织全院人员学习《军队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规定》,广泛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活动。同时还不失时机引导大家学习华益慰、李素芝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增强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了与体系部队的感情,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医德医风监督制度,聘请体系部队、卫勤领导和保健对象为监督员,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进行监管反馈。定期召开体系部队联席会议和伤病员座谈会,开展服务满意率问卷调查。我们还把医疗质量、医疗作风和服务态度与立功受奖和评先选优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医德医风突出问题,有力地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2006年度的老干部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满意度达97%,体系单位和保健人员的满意度达98.5%。

3.2狠抓人才、学科建设的水平提高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特色学科日新月异。我院始终把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医德医风正、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当作建设一流医院的大事;始终将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专业技术精、竞争力量强的专业学科群体,当作创建品牌医院的要事。我院针对人才和学科建设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得力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一是组织技术骨干参加军内外举办的新业务、新技术学习班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选派有关专业人员到军内外先进医院学习深造,进行知识更新。邀请军内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进行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全院共派出20多名技术骨干进修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邀请了近30名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指导,使全院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二是针对干部病房收容病种多、病情复杂、医疗服务要求高的特点,医院选派综合素质好的医务人员与高干门诊和干部病房的医师轮换半年,既充分发挥了科主任和离退休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了保健医师的诊治技能,又强化了内科医师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三是努力创造一个吸引人才、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对从事干部保健的工作人员在技术职称评审、晋职调级、评功授奖、住房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考虑,稳定了保健人员队伍。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强化学科建设。医院近几年先后投资1 850余万元,为科室购置了大批的先进医疗保健装备,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提高了优势特色学科的科技含量。全军肝病中心开展的肝移植手术,军区重点专科中心神经外科开展的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脑出血碎吸术,心血管内科开展的PTCA支架植入术,泌尿外科开展的输尿管腔镜碎石术,血液净化中心开展的多种血液净化技术联合治疗慢性肾脏衰竭,肿瘤科开展的三维适形精确定位放射治疗肿瘤,特诊科开展的心血管功能评价,口腔科开展的人工种植牙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新技术、新业务,广泛用于干部医疗保健。近5年来,医院为老干部实施肝移植、肾移植、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微创腔镜碎石、前列腺电切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换等近130例。《控制性低通气加PEEP治疗重症哮喘》、《心脏血管解剖与心肌灌注血管造影与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比较研究》、《咳嗽变异型与非典型哮喘气道特征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和《吸烟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等4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干部病房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专业博士文彬开展的《从Wnt信号通路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课题,近期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

3.3 狠抓硬件设施建设的水平提高医院在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坚持建设效益与使用效益相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潜能,大力提高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5年来,先后筹资购置了螺旋CT、ECT、MRI及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为医疗保健任务较重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口腔科和干部病房等添置了监护仪、除颤仪、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为部分科室购置了专科设备与手术器械近400万元。2004年,军队实施体制编制调整,我们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依据,自筹资金300万元,外加广州沙河涌道改造的赔偿款,对住院大楼进行彻底的翻新整修。在全院范围内调整合并了部分专业和科室,利用腾出的部分病房,增设了30张专科高干病房,并将干部病房整体搬入住院大楼,改善了干部医疗保健的环境。为科室配置了沙发、空调、电视,完善了通讯、呼叫、中心供氧系统。2006年,在联勤部拨款150万元的基础上,医院自筹资100万元,完成了手术室改造,添置了部分手术设备,大大改善了手术条件。去年9月,医院引进资金1 200万元,建立健康体检中心,为干部保健提供了一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体检中心。

3.4 狠抓院务保障工作的水平提高优质的院务保障工作,直接影响着干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方便工休人员工作、生活为宗旨,以保证医疗保健工作正常运转为重点。全院医疗工作“一盘棋”,服务工作一条心,将医疗保健工作与院务保障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努力为病人和临床科室办实事,排忧解难。汽车班用车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服务态度热情周到,确保了行车安全。水电班、木工班坚持每天下科巡修,确保水电畅通,生活设施保持良好使用状态。高干餐厅营养技师做到了每周科学制定食谱,每天征求意见,合理搭配,不断改进营养配餐,主动配合科室开展饮食治疗,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餐收取餐具到疗室。营造温馨的进餐环境,装修改建了高干餐厅,厅内悬挂了多幅老干部自己创作的感谢勉励字画,添置了一批高档炊具和餐具。通过实施“兵心工程”和开展“两个整治”,以创建“园林式”、“花园式”医院为目标,整修路面,铺种草坪5 000多平方米,美化绿化营区。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改装了程控电话,院容貌焕然一新,营造了一个舒适而幽静的医疗和生活环境。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辖11个行政村,332个村民小组。2012年底全镇总人口37542人,其中农业人口30088人。经调查发现,该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约为28%左右,通过对其治病因素分析,约有45%是有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而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保护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健康理念与知识宣传,强化行为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是农村社区预防保健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1 通过多种媒介,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1.1发挥网络媒介优势,强化健康理念宣传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农村社区预防保健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方法创新必不可少。基于此,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积极发挥媒体优势,加强健康理念等的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意识。一方面,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强化健康理念的宣传[1]。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在农村社区工作中,加强了卫生机构与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积极创办相关电视专栏与广播专题节目,通过大众传媒,集中宣传该镇最为关心的高血压防护的知识,加强健康生活理念与疾病预防理念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提升居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中,还应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如疾病防控中心还应积极创办相关的专题网站,在网站中刊载高血压相关的知识,使居民可通过网络渠道,自由阅读与下载各类疾病的防治的知识。

1.2开展多元化活动,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竹箦镇各社区在社区工作站、村级卫生室的协助以及镇卫生部门等的引导之下,在该镇的332个村民小组中积极开展了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健康知识宣传。例如,在以"膳食平衡创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高血压疾病美食评比大赛中,动员全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该活动,使社区居民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到日常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到餐桌上的"降压药"的重要作用[2],在宣传了疾病预防知识同时,引导居民树立起健康生活理念。同时,该镇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还积极通过"科普赶集"[3]等形式,在各大卫生节日,全镇卫技人员与健康教育人员以"科普赶集"的形式,设立相关的咨询点,设置相关的展板,分发高血压等各类疾病防治知识传单[4],通过多元活动,强化健康知识宣传。

1.3动员各方力量,优化健康教育服务 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疾病防控中心等,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在全镇人流集中的街道积极设置宣传版面与健康宣传橱窗,加强高血压等疾病知识的宣传。同时,选择健康教育工作基础较好且患病率较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健康教育宣传基地,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播放高血压知识等影像资料。此外,该镇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还积极建立健康知识讲团,并积极招募相关的志愿者,针对农村社区中的不同对象与群体,开展健康知识巡讲活动[5],以多种手段,使居民充分了解各类疾病、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危害以及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促进该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2 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健康行为干预

首先,作为便民、为民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社区居委会的引导下,积极结合街道办以及周边的社区工作站,在深入调查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或者讨论会,配合社区健康知识宣传,开展疾病知识防控现场讲解等活动,加强对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在增强其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使其健康生活理念外化为行为,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吸烟、过渡饮酒"等,使居民能够养成健康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促进社区疾病防控目标得以实现。同时,社区居委会还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对社区居民实施分类管理,对社区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等进行统计与分类,实施档案登记,对不同类别居民的个人健康问题实施档案管理[6],从而针对居民个人健康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等,可运用"分级管理"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定期指导教育,督促居民实施定期健康检查,在避免自身疾病恶化的同时,对于慢性病可及早发现,尽早防治,加强农村社区的卫生监督,提升社区卫生工作水平。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所设的一级甲等医院下属卫生服务站于2006年,以家庭为单位,积极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到2012年,该镇建立起的居民健康档案涵盖该镇332个村民小组共30000余人。该镇在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健康档案管理"方式[7],准确掌握了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对居民进行实施随访管理,为建档人群积极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并针对居民的个人健康问题,积极开展深入的交流,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从而做到了社区疾病监控一体化,促进居民心理康复,防止社区居民群体中的慢性病复发,避免高危致病因素威胁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该镇社区疾病预防与健康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

其次,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要动员多部门参与,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任务与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应积极组织联合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传播媒体以及各协会等,积极建立多方联合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联合监督,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落实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与目标,为社区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最后,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还应积极发挥专业人员与相关组织与协会的作用,落实健康教育中的各项职责,促进农村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拥有8个村级卫生室,保健医生21名,卫技人员63名,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专业人员的优势,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以及关心的热点问题,合理编制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与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方案,并积极参与到对村民的健康培训与指导检查工作之中,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与目标落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教育协会、医学会等组织协会的作用,积极举办培训班,或召开交流会,在平时工作中渗透健康教育任务。

3 通过多元形式,加强健康生活营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获取疾病防控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在健康教育以及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对社区中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解决。由于文化水平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农村社区中存在着的相当一部分的群众,对于一些"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其蛊惑,尤其是相信市场中一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8]。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弱势群众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的心理,不愿意到医院看病消费,而是凭自身经验诊断,盲目吃药,从而引发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对弱势群众的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社区卫生工作室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对于负担较重的家庭,可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与辅导;对于农村社区中的特殊群体等,如行动不便的居民,还可为其提供上门诊疗服务,或组织相关义工,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与日常健康行为的指导,引导这一部分居民走出健康思想误区,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检查,在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可针对社区中的重大疾病,居民关心的热点健康问题,积极制定各类疾病健康教育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监督,促进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溧阳市竹箦镇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据该镇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高的现状,积极制定了每季度一次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检查制度,并充分结合"科普赶集"、"健康橱窗"等宣传活动、部分群众走访等形式,加强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考查,为实现"健康社区、健康生活"目标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之一,加强对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于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理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提升居民自身保健能力,增强其健康知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动员各方力量,创新健康教育方式,选择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健康理念与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生活在农村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周玲,王洪军,等.昆山市张浦镇农村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1):1-3.

[2]陈爱华,林艳娟,王玲琴,等.温州农村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40-241.

[3]周航.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李大平.乡镇卫生院功能改革目标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35-36.

[5]陈斌,沈忠芳,吴敏,等.家庭医生模式下农村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0):41-42.

[6]罗念慈.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参与预防保健的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2,20(8):1-2.

[7]周红芳.健康教育对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12):43-44.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机制。全年新增低保98户,168人,取消111户,254人。目前在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57户,3027人,其中城镇居民2*户,399人,农村1650户,2628人,年累计支出保障金526.83万元。三次发放物价补贴124.11万元,发放春节慰问金18.77万元。对430名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50%之间的持证重度贫困残疾人给予低保全额补助。9月份起城镇低保标准从300元提高到34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180元提高到210元,城镇低保人均补差为174.39元/月·人,农村低保人均补差为140.58元/月·人。

二是医疗救助力度加大。发放惠民医院助医卡3113张,安排救助资金180万元。全年救助120人,发放救助金额85.96万元。对外来民工进行医疗救助,救助了见义勇为的小区保安郑学明12319元。继续实施第二期慈善医疗救助中心工作,拨付28.2万元帮助470名救助对象减免门诊医疗费600元;慈善总会与*市立医院等3家单位联合发起“有心有爱”心脏病救助公益行动,成功救治了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新*人”邹君华。

三是帮扶机制继续完善。开展了“爱心彩电、欢乐奥运”活动,向423户低保困难家庭赠送了电视机,并免收有线电视入网费,基本实现我区低保家庭彩电全覆盖的目标。新建了洪家街道慈善爱心超市。区慈善爱心超市建立了每周五上午旧衣服免费发放制度,发放旧衣服3000多件。区慈善总会全年累计救助2000多人次,发放助医、助困等各类救助金123万元。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67人次,安全护送流浪儿童及精神病人29人次,其中护送省外10人次。

(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扎实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制订了《*市*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人员基本生活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全年为困难群众发放了冬令救灾款10万元。对全区35个避灾场所进行了安全检查,对救灾物资储备进行了检查和充实。

二是切实做好抗击“2.15”大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救灾支援工作。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雪灾期间,组织力量为春节前因雪灾冰冻而滞留车站的旅客送去总价值5000多元的方便面、矿泉水、棉被、军用大衣等物资,慈善总会10万元资助长沙用于雪灾救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局第一时间在报纸、电视、网站上民政局和区慈善总会捐赠账号,设立捐赠点,组织力量加班加点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我局直接接收抗震救灾捐款203.24万元,接收物资价值58万元,运送135箱14400多件全新物资到灾区,及时支援了244顶救灾帐篷。慈善总会接收捐款1102.85万元,出资45多万元购买流动厕所10座、果壳箱88只,送到四川地震灾区。10月份,我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棉衣被活动,我局共收到全区31家单位捐赠的3100多件棉衣棉被,并顺利送至四川灾区,交到灾民手中。

(三)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1.老年福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在全区创建了45个“农村老年星光之家”,老年文化艺术周、老人节活动取得成功,老年电大实现扩招。在实施社区为老服务“星光计划”和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的基础上,在白云街道云健社区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加强对基层老年协会组织的调整充实和整顿,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区社会福利院健全养老模式,加强安全管理,实行夜间值班,确保各类休养人员的安全。我区农村五保对象有186人,城镇“三无”人员49人,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3%和100%。老龄办获*市2006-20*年老龄工作先进集体,陈国富同志获先进个人荣誉。

2、养老助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773张。三甲改革敬老院建成投用,三甲中心敬老院工程动工建设。列为“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福利院迁建工程,已完成供地手续,即将破土动工。

3、福利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残疾职工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截止12月底,全区36家福利企业共解决了2245多职工的就业问题,安置了862名残疾职工,累计支付残疾职工工资1000多万元,较去年增加70多万元,残疾职工全部参加了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

(四)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

——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展顺利

我区268个应换届选举的行政村,已顺利完成了266个(余下2个均有特殊原因),换届率达99.25%。在无侯选人直选和提高妇女委员比例方面,有新的突破。我区有111个村实行无候选人选举,直接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其中葭芷街道36个村、前所街道34个村全部实行无候选人的选举。

——基层民主政治与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开展村委会成员培训。对全区1041名村委会成员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农村经济管理、实用法律知识及“怎样当好村干部”的上岗培训。

二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今年有6个和谐社区、1个和谐示范社区通过市级验收,海门街道的岭南社区、小井社区,白云街道的白云社区获“20*年浙江省和谐示范社区”称号。

三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8月份在全区选定15个条件较为成熟的行政村为试点,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了全区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有效的开展。

四是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全区65个村达到市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达标率93%以上。

——民间组织的培育和管理有效开展

20*年新成立社会团体6家,注销2家。开展社团、民办非企业年检工作,已有75家社团参加了年检,年检率达到90%以上。联合区纠风办等部门开展了社会团体、职工技协的规范工作。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评估工作,认定首批“AAAA”级民非企业1家,“AAA”级民非企业2家,“AA”级民非企业1家。

(五)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优抚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贯彻落实复员退伍军人的“五项政策”,保障优抚对象权益。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国前入伍复退军人抚恤标准每人每年6944元,提高了609元,建国后入伍复退军人抚恤标准每人每年6481元,提高了568元。按照新标准提高了革命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抚恤金标准。10月1日起提高了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区财政支出221.8万元用于以上人员的抚恤。

二是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将享受生活补助的参战退役人员纳入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保障体系。20*年度,全区发放门诊补助32万元,住院医疗费用补助64.8万元(其中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补助为28.4万元),惠及优抚对象116人次,单人最高补助额达13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在全省优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三是切实做好部分参战、参核试验退役人员核定工作。我区已认定三批共109位享受生活补助参战退役人员,其中城镇22人、农村87人,全年发放生活补助28.98万元、医疗门诊费用2.898万元。

四是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工作,共发放250多万元一次性安置补偿金,对12名重点安置对象开展了双考安置。全区共接收退伍义务兵235人,其中城镇户口48人,农村户口187人(包括伤残军人3人)。按照市里8770元/年的新标准发放义务兵优待金,为全区503位现役义务兵家属发放455万多元的优待金。

——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我局获*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叶德胜同志被评为*市先进个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被浙江省宣传部评为“浙江省文化建设示范点”。烈士陵园全年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纪念馆接待游客400余批次1.5万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200余人。开通“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网站”,全年点击率超过10多万人次,引导了清明节悼念烈士新风尚。做好节假日慰问工作,春节、“八一”期间,组织对驻椒部队官兵和特等、一等伤残军人、“三属”、特困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共发放慰问金36.35万元、11.5万元、大米1220斤、油305升,年画、对联13500份。开展“关爱功臣”行动,发放轮椅19辆,组织部分区重点优抚对象到外地荣军医院进行疗养。组织8家双拥企业与13位受灾官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军干所20*年接收军退干部2名。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定期上门服务,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组织老同志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启动干休所危房改造工程,出台危房改造方案,成立纠偏工作小组,落实25万元治理经费。

(六)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切实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全面开展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植政策兑现工作。在今年3月份和10月份,分两次将20*年下半年和20*年上半年的后扶直补资金进行了及时发放,移民14*8人,共发放资金为845万元。认真修编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顺利通过滩坑水库移民工作省级验收。长潭移民安置扫尾工作有新进展,一批长期积压的移民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解决了长潭一期移民户丁则华一家户籍迁移问题;妥善处理长潭二期移民周香珠一家为落户问题;较好落实了长潭二期移民早迁安置的“以钱补田”口粮金调整问题。程根美同志获全省滩坑水电站移民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

——民政窗口服务质量提高

全年共办理结婚类4163件,离婚类841件,发放门牌证1020张,出具无婚姻登记3158人次,收养登记50例。办证合格率达100%,群众满意度高。8月8日,共办理结婚登记252对,创下了我区日办理婚姻登记新记录。孙美利同志获省奥运期间婚登工作先进个人,办证中心民政窗口获9、11、12月优胜窗口,孙美利、周青两位同志先后获行政服务中心一、三季度窗口明星称号。

——依法加强殡葬管理

一是加强骨灰跟踪管理。健全我区殡葬监督管理网络,开通*殡葬网,为畅通殡葬信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区将实行骨灰跟踪网上日报管理制度。殡管所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到各墓地进行检查督促,确保生态墓地的入墓率。加强了对村级公益性墓地(骨灰存放处)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全区村级公益性墓地(骨灰存放处)年检。章安华景骨灰堂获市“十佳公益性墓地”称号。

二是开展殡葬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对市区的白云山、枫山、太湖山坟墓进行整治。做好“青山白化”治理工作,清明、冬至种植了3320棵树木,绿化遮挡坟墓800穴。白云山铁塔基础范围内的26穴坟墓全部迁移至公墓内,坟墓12座。截至目前,我区已建33家生态墓区,生态墓区建制村覆盖率已达91%以上。

三是做好春节、清明祭奠活动安全保障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第一个清明法定节日,制定了区经营性公墓应急预案和《*区清明期间祭奠活动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做好安全防范、宣传文明祭扫、加强值班等措施,确保清明平安。

——深入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管理工作。对我区的无居民海岛进行了调查与核实。开展平安界线建设和第二轮椒临线联检工作,对人为损坏的3号界桩进行了重设。对城区范围内的街路牌逐一排摸。全年共上报命名住宅区小区、道路等名称16个,其中新拟定上报住宅小区名称11个,道路5条,设置门牌3100余块,楼幢牌261块,登记并出具地址变更证明109份。已基本完成海门、白云、下陈街道、大陈镇和三甲街道30个村、洪家街道4个村、葭芷街道3个村、章安街道6个村的门牌证发放工作。

(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区民政局《党组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和《局务会议议事规则(试行)》等议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局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出台了《*区民政局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统一使用管理制度》、《*区民政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等,进一步规范了民政资金发放、捐赠财物管理、公务接待等行为,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建立办公会议低保评议制度,全面确立了低保三级核查、评议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了档案、统计、安全保卫等管理制度,使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有章可循。

——认真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在全区民政系统开展了以“创为民解困新业绩、树为民服务新形象”为主题的满意机关创建活动。举办了“重品德、讲操守、增本领、提效率、转作风”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议,推动机关和基层单位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好地服务群众。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以“五问五思”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民政系统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倡导并树立民政系统新风尚。

——开展“走入基层”活动。11月份,在全区民政系统广泛开展“走进基层、关注民生”为主题的“五个一”实践活动。班子领导带队,分七组赴各镇街道进行调研,征集到19个问题和23条建议。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邀请到了“两代表一委员”和相关部门领导20多人,征集意见和建议40多条。

——民政信息宣传与调研工作。建立了信息宣传与调研工作计划,加强了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全年刊出《*民政信息》15期,被《中国民政》、《浙江民政》和《*日报》等刊物录用文章30余篇,电视通讯三则;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完成调研文章10篇,公开刊出4篇。

——建立了民政新机制。我局成立了局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了一名主任和一名联络员。20*年接待来访群众70多批次,其中群体性来访30多批次。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妥善处置了转业士官和进藏兵的上访问题。在处置奥运期间工作中,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块包干具体抓,“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领导包案制、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工作方式方法和制度。黄友青同志被评为区奥运维稳工作先进个人。

——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起步良好。按照区政府依法行政的统一部署,全年在政府子网站公布300多条了所有面向公众的民政政策和业务信息,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对服务时间进行了提速,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提供了社团、地名、殡葬等各项民政业务的咨询和表格下载业务。局里同时建立了信息、审查、保密等相关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规范。电子政务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实施阳光听诉活动。11月,配合区纪委在中山广场开展“优化环境、服务民生”采用开放交流、发放资料等方式直接面向群众听取情况反映,受理举报投诉。当场受理投诉案件1起,接受咨询及疑难15多个,发放民政办事指南等资料300份。

——其他综合工作成效显著。20*年,档案工作有了质的飞跃,首次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综合档案室初步建立,档案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得到了档案部门的高度评价。财务统计工作全面加强,陈菊芳同志被评为区统计工作先进个人,并财政决算报表中获二等奖。参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30多人参加了培训,有2人获全国首批社会工作师职称,1人获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老干部工作成效显著,我局被评为20*年度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章子桂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按照监管职责,全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联合消防等有关部门开展了民非企业与养老机构的安全检查。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届五次、六次会议精神,按照“两个年活动”要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功能进一步提升

1.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年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台风的影响,全市受灾人口54.3万人,因灾倒塌房屋209间,损坏房屋111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7.8千公顷。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完善救灾防灾减灾监督检查和灾情信息联络员报告制度,及灾害易发地区乡镇(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机制,加强村(社区)灾情信息员队伍和避灾工程建设,开展“社区减灾平安行”和“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与亚洲基金会灾害管理组织合作建立应急减灾知识培训基地,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综合救灾工作格局。目前,全市15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应急预案,有效保证重大灾情2小时内能够及时上报,建立避灾场所1124个,可临时安置受灾群众30.2万人。全市有6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全市民政系统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及时启动25个避灾中心(点),妥善安置受困群众6.07万人,支出应急救灾资金500万元。在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力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调配、发送和救灾物资的紧急采购等各项工作,全市累计接收捐赠款5.98亿元,募集救灾物资99个车皮,价值1.06亿元;全力组织做好3.7万顶救灾帐篷的生产工作,向灾区发送救灾帐篷47864顶,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重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2.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精神,着眼构建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全面施行,目前,全市150个街道(乡镇)、3008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室),有1个县(市)被推荐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建设示范县,5个街道、20个社区(村)被推荐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建设先进街道(乡镇)、社区(村)。最低生活保障成果进一步巩固,确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和城乡低收入帮扶机制。目前,全市城区居民低保标准为300-350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180-260元/月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至*年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53317户74734人,支出低保资金13578.24万元;全年新增低保20494户32068人、退出低保20804户33899人、调整低保25710户41187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充分保障,全市五保对象6456人,集中供养6189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5.8%,年供养标准达到去年农村收入的68%;三无对象1427人,集中供养141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9.2%。

3.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面不断扩展。城乡一体、标准一致、零门槛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通过对困难对象实行住院救助、特殊重大疾病门诊救助、发放医疗救助卡、资助困难群众和经济欠发达乡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举措,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出台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政策性文件,明确了本市户籍持有残疾证、残疾等级二级以上、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0%以内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年全市救助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8132人次,支出资金8970.05万元,人均救助3188元;发放各类医疗救助卡31908张,支出金额1588.98万元;资助17518名城镇困难居民参加居民医疗保险,资助28.54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和经济欠发达乡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22名患白内障困难群众免费实施复明手术。重视帮扶农村“三老”人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基本生活,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帮扶农村‘三老’人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的通知》,农村“三老”人员医疗补助标准由360元/年人提高到500元/年人,资助人数1543人。

4.低收入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进一步向多元化拓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利用元旦春节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向18.74万户(人)困难家庭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资金9006.91万元;重视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会同城建部门拟订了《*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家庭收入认定办法》,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予以转发;以“365关爱”行动为载体,开展助学、助老、助医和安居为重点的帮扶活动;建立了困难群众消费品价格上涨补贴制度和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帮困助学机制,以及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福利公益金资助、慈善捐款等相结合的临时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多元化的帮扶机制逐步确立。*年3次对城乡低保对象和持社会扶助证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2250.79万元,受惠人数233389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957.98万元,帮助困难群众5.8万余人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1500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

(二)探索创新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事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以巩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成效、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为抓手,积极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出台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绩效评估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城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度。*年全市实质性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达381个社区,约占社区总数的90%。海曙、江东、镇海、江北、北仑等实现了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大力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途径,*年有9个县(市)、区的193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超额完成了市政府实事工程确立的150个村的工作目标,已建成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近4000名农村困难老人得到了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保障。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建设资金3154万元,市级公益金安排1165万元,资助43家养老机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约2亿元的市社会福利院(市光荣院)改扩建项目已获市发改委批准立项。目前,全市有福利机构172家、床位24765张。儿童福利建设扎实推进,投资650万建造了市恩美儿童院康复大楼,建立了全市孤残儿童信息数据库,“蓝天计划”和“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有序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职能进一步强化,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医疗救治工作不断深化,维护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年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3007人次,其中:外省2717人次,省内290人次;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399人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236人次;救治流浪乞讨危急病人615人次,支出医疗救治资金458.16万元。配合市妇联在救助管理站设立了“*市家庭暴力庇护所”。

2.城乡老龄工作进一步加强。以第二轮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创建活动和“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海岛、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及经济薄弱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老年协会骨干培训、老年电大继续教育,利用老人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年,全市35个社区申报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11个村申报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评选活动;培训农村老年协会骨干1450人,培训率达55%以上;下拨建设经费100万元;87500人次报名参加了电大学习,2万多名助志愿者活跃在助老服务一线。目前,我市共有“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374个,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服务中心)32个,“城市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网点)50个。江东、鄞州、镇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市颐乐园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养老服务示范区。

3.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工作稳步发展。坚持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培育发展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范福利企业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集中就业环境。注重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与市残联、市人事局共同举办了“牵手残疾人、平等就业、共享小康”为主题的市第七届残疾人就业洽谈会;重视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年全市福利企业46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利润7亿元,安置残疾职工16438人,占福利企业职工的33%,比上年多安置249人;残疾职工年人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9%,年人均交纳社会保险金比上年增长39%,参保比例100%。

4.福利发行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坚持“服务终端、决胜终端”工作方针,推行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规范销售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宣传和站形象标准化建设,福彩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民政管理与中心站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和有序调控与市场化操作相统一的网点布局格局,全市有电脑票站669家、网点即开票中心站14个、销售网点800余家,完成站形象标准化建设297家,完成建设任务的57%。全年销售福利6.0118亿元(除去中福在线0.3663亿元,总销量为5.64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55亿元),其中电脑销量4.5075亿元,增幅21.5%;网点即开票销量为1.138亿元,增幅33.9%;完成全年电脑票和网点票考核任务的123.3%,争取目标的116.4%,销售总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三位,网点即开票列全国地级第八位和全省第一位;筹集公益金8524万元(市本级3979万元),上交所得税1091万元,公益金支出5634万元,资助各类社会福利事业项目483个,有力支撑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5.慈善公益事业作用日益突显。积极探索慈善援助新形式,以“慈善一日捐”活动为载体,以培育“爱心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年全市慈善机构共接收社会捐赠款5.24亿元,资助困难人群14.52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27亿元。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共向灾区捐赠衣被、毛毯等物品72.43万件。

(三)不断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年是我市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调研、精心试点,周密部署、加强指导,强化培训、规范操作,制定了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编写了换届选举工作手册,集中培训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党群书记、组织委员组成的选举工作人员;会同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农办,以及公安、等部门组成巡视督查组,对各地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换届选举进展情况和基层动态;对各地重点村、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及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指导,把好选举各个关口,确保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依法规范,没有发生因换届选举直接引发的重大,实现了“和谐换届”的目标。全市2610个行政村,应换届2562个,已完成换届2547个,完成率99.4%;全市登记选民316.5万人,参加投票308.7万人,参选率97.5%;选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2534人,新当选1219人,占48.1%,村委会成员8535人,新当选4191人,占49.1%。扎实开展新一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和规范化达标活动,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自治,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县)申报单位进行考核的通知》,对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三到位、三组织、三制度”要求,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村规民约合法化、村务内容系统化、村务管理程序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的水平。*年全市2520个村达到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标准,达标率为98.4%;评选产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区)2个、示范乡镇(街道)20个、示范村200个。

2.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以提高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立足点,着眼社区整体布局,按照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要求,制订城市社区规划编制,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制订了《*市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建立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估体系,委托第三方民间评估机构开展了评估活动,275个首批参评社区中,有212个社区满意度评价达标,占参评社区的77.1%和全市社区总数的47%(超额完成全市社区30%的计划目标),212个达标社区已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市现代化和谐社区”。海曙、江东、镇海、北仑荣获首批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34个社区荣获首批省“和谐示范社区”称号。

3.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农村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建设,把农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市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创建了社区共建理事会和社区工作站等运作方式,“一站式”农村服务中心正在逐步推广;下拨市级福彩公益金800万元,资助80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有262个村建起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0.2%。慈溪和镇海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成效显著,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

4.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着眼“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目标,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意见》,海曙、江东确立第一批38个社会工作示范性岗位,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运作和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培训平台,与*大学联合建立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基地,邀请国内外社会学著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提高社工队伍素质,推动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社区与研究机构、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格局。*年共举办6期社区管理者高级研修班,300名社区书记、主任参加了培训;组织1300人参加全国首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11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385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

(四)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

1.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全市社会组织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数量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攻关、教育培训、经贸洽谈和外事交往等活动,积极参与慈善帮困、拥军优属、再就业和义务咨询服务等重大社会行动,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年全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8668个,其中社会团体1673个,分支(代表)机构61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316个,社区社会组织4064个,全年新增社会组织352个。全市备案登记的融合组织1385个,创建率达100%。确立了11个社区社会组织互动示范基地,表彰了34个“十好百佳”社区社会组织。

2.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积极贯彻落实民政部等六部委《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省民政厅、省监察厅、省发改委《关于开展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会费收支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审批服务,采取分类分批和与业务主管单位联合年检的方法,加强对社会团体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会同公安、安全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年共检查394个社会团体和15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检查出21个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3家民非企业因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受到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6家社会团体拟撤销登记。

3.积极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自律管理机制和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绩效监督体系,推动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经单位自评、业务主管单位初评、专家组现场评估、媒体公示、登记管理部门审定,*年有65家行业协会、14家民非企业确定了评估等级。

(五)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1.优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修订了《*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完善各项优抚优待政策,提高了优抚对象生活水平。目前,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或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使他们的生活随当地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深入开展“关爱功臣”系列活动,配发400台残疾人轮椅车,帮助部分残疾退役军人更换辅助器械,开展了“情系优抚对象巡回医疗”活动,深入各地为184名精神病残疾军人进行了义诊。加强对优抚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重点优抚对象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力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推进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加强涉军群体维稳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扎实有效。重新修订了“市六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建立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然增长机制,拟定了“市六区农村退役士兵生产扶助金制度”政策文件上报市政府。加大退役安置政策宣讲、就业培训、职业介绍、自主创业政策倾斜等基础性工作力度,落实市六区安置经费807.5万元,圆满完成了2007年度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99.1%,安置率100%。

3.军休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待遇”政策。贯彻全国军休干部住房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军休干部住房补贴和货币补差政策落实工作。针对今年移交安置任务重、时间紧、部队相对集中等实际情况,加强与部队沟通协调,认真细致地做好档案审查、工资审核、见面交流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军休干部移交工作的正常开展。*年接收军休干部121名、无军籍职工18名。继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探索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新机制,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条件。在全市各干休所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朝晖干休所、高塘干休所胡瑞芝家庭获得全国首批“和谐军休家园”和“和谐军休家庭”称号。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建设顺利展开。

4.双拥工作规范化建设逐步增强。制定了《*市双拥工作四年规划(*-2011)》,修订了《*市各县(市)、区双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与市委宣传部、*军分区、广电集团、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华缘杯富国强军电视论坛”,深化了国防理念。努力为驻甬部队排忧解难,举办随军家属就业供需洽谈会,提高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出台了军人子女中考加分优惠政策,解决了875套经济适用房权证发放,会同市卫生局等部门妥善处理部队医疗机构“医托”问题。坚持“平战结合,国防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抓基础设施、保障队伍建设,军供保障水平、快速保障能力和保障质量不断提高。各驻甬部队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抢运物资、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顺利通车和奥运火炬安全传递等重大活动中,坚持宗旨,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六)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服务,公共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1.“绿色殡葬”建设不断深化。深入开展新一轮墓葬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推进公益性墓地生态化改造,积极倡导树立健康文明绿色殡葬新风尚。大力推进殡葬法制建设,出台了《*市殡葬执法工作暂行规范》,进一步完善了骨灰跟踪登记管理制度,并通过对新开发建设地区禁坟区坟墓治理,及生态墓地建设,开展“植树月”活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年全市投入“三沿五区”墓葬专项整治资金2.2亿元,新建扩建生态墓地(骨灰存放处)105个,清理整治坟墓14.39万穴,平整土地3千余亩,墓区植树203万株,种植草坪33万平方米,95%以上的公墓绿化覆盖率达到省公墓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殡葬服务水平逐步提升。象山、宁海、余姚殡仪馆被评为市先进单位。今年首个清明公众假期祭扫活动平稳有序,达到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预期目标。加强遗体跟踪管理,全市火化率100%。

2.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按照民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优化服务环境和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开展婚姻登记员培训,建立婚姻登记数据库,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指导各地开展优生优育、婚前体检等宣传教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目前,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个人信息资料达60余万条,9个婚姻登记机关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表彰。收养工作始终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加强收养登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收养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和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收养登记质量。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

3.区划界线工作稳妥有序,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深入实施。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构筑完善合理的城乡区域新格局为目标,科学稳妥审核调整行政区划。*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鄞州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慈溪部分乡镇(街道)区划进行了合理调整。扎实推进勘界和界线管理,以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载体,第二轮联检管理工作为抓手,加强依法管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界线管理部门合作机制,基本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和界管员5级管理网络,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联系人、界桩管理委托、定期走访联系对话、边界纠纷应急处理等“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工作格局。*年完成了8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签署了2条市级界线和19条县级界线“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平安边界创建率达100%,超额完成省定70%的目标;余慈、余奉、宁奉、象宁、余鄞各线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签定和实地勘察。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市城市地名规划(2007-2020)》通过市政府审议并组织实施;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标准地名命名、地名网站维护及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目前,市、县地名网站和电子地图建成率100%;加强部门合作,引导社会参与,地名标志维护管理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管理机制成绩显著,*年全市新增补更街路巷弄牌3143个、门(楼)牌2.6万块,依法规范命(更)名道路157条、住宅区101个、建筑物(群)32个、

桥梁25座,完成中心城区165条内河名称审批和511个无居民海岛名称规范工作。

4.水库移民安置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建立干部联村、党员联户帮扶制度,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帮扶措施,积极为移民致富创造各种条件。目前,全市共安置滩坑水库移民5985名(处在劳动年龄段3726人),85.9%的劳动力参加了工作,移民年均收入8547元,达到上年度农村人均收入的85%;顺利通过了省滩坑水电站蓄水阶段移民验收工作组的验收。按照“一年一核,一年一报”的原则,加强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初步形成了移民系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移民资金监管、扶持项目审批等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工作格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核定及后扶资金发放工作有序开展。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安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有序开展。

(七)认真履行职责,民政事业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1.稳步推进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按照“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的要求,不断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救助工作规程和环节进一步规范。稳妥推进内设机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建立起审批、监管相分离和制约的内部管理体制,调整了两个职能处室,成立了行政审批处,1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停止征收。《*市公墓管理办法》被列入市政府立法计划。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制定了《*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完成了自2003年以来主动公开信息的采集、整理、录入和公开工作,信息公开实施工作起步良好,有力地推动了民政信息化建设。

2.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深化拓展“三深入一转变”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走千访万”、联镇带村、点题服务、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示范单位、民主评议机关等活动,民政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巩固了“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加强反腐倡廉,制定了《*市民政局*年反腐倡廉建设、“三重一大”保廉、惩防体系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财务管理和监督,完善落实措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年民主评议机关获得“公共与管理部门”类第二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同时,全市民政工作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利于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领导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各项业务还待于进一步深化、拓展,等等。此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也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更加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实践,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取得新发展。

二、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开展之年,是应对风险挑战、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民政系统顺利实现“*五”规划目标,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年。

2009年,全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中心任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主线,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稳步发展,更加坚定地加快推进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努力推动民政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新的突破。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总体部署,市、县(市)区二级机关将于2009年3月-8月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全市民政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2009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结合民政工作实际,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切实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坚定发展信念、理清发展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进一步深入发掘民政工作的深刻内涵、深入把握民政工作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当前民政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理清新的思路、确立新的目标、找准新的突破口,切实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谋划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六大民生工程”的全面实施,经常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解决好一批基层和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切实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上。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完善民政体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查找、努力解决束缚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机制、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机制、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持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机制、部门协作和综合监督机制等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学习培训、更加注重深入调研、更加注重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改革创新等能力。

总之,要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全市民政系统在发展理念上有新转变、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紧紧围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全面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和福利体系建设

1.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审议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管理规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相协调,高效率、可持续”的方针,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和社会救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对象收入核实机制、物价动态补助机制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巩固低保在社会救助中的基础地位。按照“以收入定低保对象、按支出搞分类救助”的办法,落实分类施保措施。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救助措施;适时修订完善医疗救助政策,调整医疗救助范围、标准,逐步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救助费用即时即报制度。做好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人群收入核定工作。

2.不断提升减灾救灾能力。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制度建设,完善四级应急预案;建立救灾综合协调机制,组建市减灾委员会;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加快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管理机制、灾民生活保障机制、灾害应急避灾动员机制;健全危旧住房改造机制,开展全国减灾安居工程模范市(县)创建活动。

3.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深入贯彻民政部有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要求,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福利设施建设,市级重点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市光荣院)改扩建和市精疗院2号住院楼建设项目;按照省政府“三个千亿”工程建设要求,抓好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网点)、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完善、落实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优惠政策,加强指导和监管。强化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机构自费寄养老人人身意外保险新路子。把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当前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城区要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绩效评估为抓手,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注重从实际出发,加强社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着力拓展养老服务领域、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规范发展中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农村则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把居家老年人尤其是困难老人最关心、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作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和突破口,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稳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面,争取年底10%的村实施养老服务;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特点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分类服务,确保养老服务的实效性和合理性;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为代表的群众性组织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农村、社区基层老年人协会的积极作用,强化基层老龄工作。积极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抓好儿童福利事业,努力提高收养、救治、康复、教育、回归“五位一体”的工作水平。贯彻落实中华慈善大会精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慈善大会,制订出台推动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机制,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保障与救助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积极配合市人大做好慈善地方立法的有关调研和起草工作。继续抓好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救助,协助做好反家庭暴力有关工作。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方针,规范内部管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品牌效应,推动福利发行工作取得新的跨越式发展;规范福彩公益金的管理使用,提高社会效益。强化资质管理,依法开展福利企业管理服务,不断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切实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三)紧紧围绕促进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持续发展,全面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

1.以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开展第二轮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估活动,争取2009年全市70%以上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继续开展省级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和示范社区创建;筹划2010年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抓好三年轮训计划最后一年培训任务,确保全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率达到100%;争取与*大学合作开办面向社区工作者的MPA教育班;全面贯彻《关于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在条件成熟的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争取到年底每个县(市)、区均建有一批社区社会工作示范性岗位。

2.抓住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市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村民自治、管理有序、保障全面、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要求和“五个有”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激发农村居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争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加大福彩公益金资助力度,大力推进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制度建设,适时组织民调机构对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和验收;积极推行“一站式”社区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抓好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各类组织为补充,农村居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完善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建设民主决策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全体村民、驻村单位、外来人员的社区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新型社区治理组织,加强农村基层社会自我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共建共享。抓好农村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开展社区工作者提升转换;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力争每个农村社区建立起3-5支志愿服务队伍。

3.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以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深化社会组织分类管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筹建*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完善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制度,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分类评估、动态管理”的要求,有序推进分类评估工作;深入推进“十好百佳”社区社会组织创建活动,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资助力度;大力探索扶持发展慈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有效途径。建立社会组织执法监察机制,规范运行规程,重点开展社会组织收费行为、民主管理和财务管理,以及依法开展活动情况等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的违法活动。

(四)紧紧围绕促进服务社会功能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民政专项社会事务

1.大力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实施《*市双拥工作四年规划(*-2011)》,深入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力争实现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加强动态管理,重新命名一批市级双拥模范乡镇(街道)。强化依法优抚,贯彻落实《*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完善《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深化“关爱功臣”活动,完善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保障机制,实施“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以农村退伍军人安置扶持金(生产启动金)制度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自然增长机制为重点,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切实抓好复退军人解困维稳工作。完善军休干部信息数据库;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军休干部住房补贴工作;继续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加强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和管理,加快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提升市军供站军供保障能力。

2.大力抓好区划地名管理服务。严格论证程序,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稳妥实施区划调整;做好余慈地区统筹发展有关工作。完成第二轮界线联检任务;深化平安边界创建,争取70%以上的界线达到优化管理目标。按照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深入实施地名规划,健全城乡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地名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3.大力抓好殡葬和婚姻、收养管理服务。完善殡葬管理法规体系,修订《*市殡葬管理条例》,制定《*市公墓管理办法》;深化殡葬体制改革,巩固墓葬专项整治成果,适时开展全市丧葬文明建设活动,继续推进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完善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创建活动,争取所有登记机关达到市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积极开展新型婚育进万家活动。认真贯彻《收养登记工作规范》,依法开展收养登记;坚持“以人为本、儿童至上、区别对待、依法办理”,妥善解决私自收养子女的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实收养的工作机制。

4.大力抓好水库移民工作。全面启动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安置的前期调研、安置政策拟订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打好基础。坚持不懈地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加快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实施进程;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扎实做好滩坑水库移民帮扶工作,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社会保障等途径,拓宽移民增收致富渠道,力争早日实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妥善解决滩坑水库移民尾留问题。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健全网络体系,加大移民维稳工作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干休所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第一部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区委、区人大的统一安排,民政局领导班子在今年三月份进行了调整,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充分发扬民主和集体的力量,认真了解和分析局内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提出解决方案,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从而逐渐提升了全局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顺利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主要加强了“四个建设”:

一是从提升民政整体素质出发,抓工作制度、评价机制和综合环境建设。将有关制度汇编成册,作为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考试,使全体人员能够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从争先创优的要求出发,抓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督察制度的建设。让各科室对争先创优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难点问题,由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解决方案。

三是从依法行政的要求出发,抓法规培训、岗位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各业务口都对需要培训的项目任期目标责任制了研究,并由局办公室统一制定了全年培训计划。

四是从执政为民的宗旨出发,抓党风廉政和工作作风建设。局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畅通民主渠道,设立了2个意见箱,建立谈心制度,形成下评上的民主机制。

由于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制定了“四个建设”的目标,使全局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召开科级干部会和全局大会,对“四个建设”的内容进行宣传,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四个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上半年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了工作制度

全局的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成为全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不因领导人的调整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转移而改变。例如会议制度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局长办公会制度,提高决策效能。每两周召开一次,研究重大问题。需要上党组会的上党组会。要做到不开无决议的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不开有闲人的会,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

二是建立局务会制度。即每月处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例会制度,以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交流业务工作,按主管口每次几名同志介绍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工作经验和建议。

三是强化每周工作例会制度。由各科室领导负责,进行一周工作安排,对上周工作进行讲评。

(二)完善了民主监督机制

建立起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促进民政事业的发展。把民主监督机制与廉政建设、文明机关达标相联。建立内审和联合检查制度,做到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要按照党纪和法律严肃处理,决不护短,决不手软;同时畅通民主渠道,欢迎大家为民政工作建言献策;设立意见箱,鼓励全局人员积极参与监督;把岗位责任制上墙,增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塑造民政新形象。

(三)完成局党总支的改选工作

按照机关党委的要求,在4月中旬进行了局党总支的改选,采取总支推荐,全体党员集体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进行,顺利结成了新一届局党总支。

(四)完成事业编改革任务

我局的事业编改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展较为缓慢。新班子在第一次局长办公会上就确定了继续做好事业编改革的原则和程序。特别是在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聘任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稳妥地推行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聘任制,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为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五)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

为了真正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区的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我局把“外塑形象,内练硬功”做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上半年,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区的民政工作进行了报道,扩大了我区在全国民政事业建设中的知名度。同时我局先后请区法制办、市民政局等单位的专家开展了行政许可法、见义勇为等多项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全局人员的工作素质。

(六)认真办理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

今年是区人大、区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议案、提案31份,其中主办25份,协办6份,为办好议案、提案,我们认真学习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内容,并对议案提案办理答复进行分工。为使代表和委员了解民政工作情况,我们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议,进行专题介绍。从办理的情况看,代表、委员大部分满意和非常满意。

二、社区建设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我局在上半年的社区建设工作中,认真落实《20*民政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区街关系,推动社区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区自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继续、尝试、推进和完善“议行分设”的管理模式,调动广大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保证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逐步建成自治能力强,组织结构科学,群众参与热情高的自治型社区。

(一)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为加快社区发展,切实加强领导,年初我们报请政府及时调整了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以及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文体、社区治安7个专业工作组成员,各街道也普遍调整了领导成员。

依据市区工作目标,我们制定了提高社区民主参与和民主自治能力的具体措施:

1、确权定位,明确区、街、居的关系落实自治组织的“三权”自治权、协管权、监督权。

2、减负规范,为社区居委会减轻负担,规范印章使用。今年全区195个社区居委会印章统一进行刻制,同时规范了印章使用范围。

3、畅通渠道,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三栏”(居务公开栏、政务公示栏、行政事务程序公告栏)。建“一箱”在社区居委会设立群众意见箱(民情箱)。定“一日”即建立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定期接待日。畅通社区单位、居民的联系。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治能力和整体素质,今年上半年按计划对全区135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分八期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社区居委会成员了解了社区居委会的发展史,社区居委会职责、任务,以及社区概论、社区建设、社区法规等。

5、调查了解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情况,召开有区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参加的会议研究制定了统一的管理意见。

6、在丰盛街道就社区居委会设立独立帐号进行了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在全区推广,同时会同区财政局对展览路社区居委会独立帐号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二)续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理论探讨

今年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在四个街道进行了试点。在厂桥街道开展进一步推行议行分设“三元组织”体系,完善居委会自治运行模式,并在组建社区公共服务社进行试点。在新街口街道进行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理顺区街关系,整合街道科室职能,并在五大工作委员会进行深入探讨。在月坛街道进行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卫生体系,选择区卫生局和月坛街道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对管理对象,层次,目标进行试点,并实行项目运作。依托社区服务构建无围墙的养老院。在丰盛街道进行社区居委会建立独立帐号的试点。

为全面认识和总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经验,深入分析和比较各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探讨未来社区管理体制的方向,建立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民主功能,今年4月20日,*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区政府等六个单位共同召开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首都社科理论界著名专家学者,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东城、宣武、朝阳、石景山五区领导,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局介绍了社区组织实行“议行分设”的经验,*行政学院、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对上述经验进行了点评和理论分析。

为了学习外区的先进经验,我们先后组织街道主管主任、社区办主任,到改革试点街道进行学习,先后到石景山的鲁谷、东城的和平里、朝阳的建外、宣武的广外。还组织去青岛、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外省市的先进经验,为推进改革开拓思路。同时,今年上半年共接待了11批外省市社区同行来我区学习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的经验。

按照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开展“万家社区图书援建”工作的要求,今年第一批65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达到258种图书的指标已经完成。

(三)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

我局下属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养老康复和社区网络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区养老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楼内设施,做好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中心知名度,提高入住率;筹备楼内经营项目,完善社区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和员工福利,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

三、双拥共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取得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荣誉后,如何使优抚和军民共建工作更加深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局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深化双拥工作。

(一)“送温暖,献爱心”,落实党的各项优抚政策,广泛深入的开展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

在拥军方面:一月十九日上午,新选举产生的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各相关委、办、局的领导,分成11个慰问小组,由区委书记吕锡文、区长林铎、区人大主任张国玉、区政协主席张春平分别带队,首先走访慰问了总参、总政、总装备部、二炮后勤部、中央警卫团、武警一支队等驻区部队,共向驻区部队送慰问款369万。

在区领导的带领下,我区各级参加走访慰问驻区部队的单位达262个,走访慰问187次,为部队送慰问品22191件,总价值48.28万元,为部队家属安置调动工作10人,解决部队子女入学4人,为部队建设捐款51.76万元,为战士购图书1760册,双向认亲人12对,有12位孤儿或单亲战士与地方干部群众结为亲人,得到亲切关爱。帮困助学29人。各街道对29名来自贫困地区的战士每人200元至500元的困难补助,帮助其弟、妹上学和解决家庭生活困难,此活动在战士家乡产生良好反应。

在优属方面:一月十九日上午,区领导又分别走访慰问了民政对象、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等,送去慰问金、大米、食用油、水果等慰问品。春节前夕,全区参加走访慰问优抚对象的单位达296个,走访慰问6247次,送节日慰问品12*1件,总价值97.03万元,解决优抚对象住房29间,为优抚对象修房7间,开展“爱心献功臣”承包146人,用资19万元,召开各种座谈会、联谊会298场,举办电影招待会、文艺演出213场,建立拥军优属服务队271个,为优抚对象送货上门服务1193次,裁剪缝补、体检761次,修理家电98台,修车理发439人次。

两节期间,我区已落实完成对1554名优抚对象的普遍走访,发送慰问金581000元(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在乡复退军人、在乡革命伤残军人每人500元;在职革命伤残军人每人300元)。对我区34名见义勇为人员发送节日慰问金22100元(每人650元);为4名见义勇为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4000元(每人1000元)。

(二)积极落实《*区双拥工作五年规划》,逐步解决我区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我局在全面落实党的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积极为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即:生活困难、医疗困难、住房困难。

1、提高定期抚恤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

根据区双拥工作五年规划,在今后五年里,为使“三老”优抚对象,即: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退军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现在的15600元提高到18000元,区政府于20*年1月起,又为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每月提高生活费100元,现已达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8元,更加体现了*区政府对党的优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对优抚对象的关怀。

2、提高优抚对象医疗待遇,解决优抚对象后顾之忧

*区政府高度重视优抚对象看病医疗问题,加大经费投入,使各类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的医疗费达到100%全免,并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在为优抚对象报销医药费时,严格做到不推、不拖、不欠,彻底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使生活在*区的优抚对象感到安心。

3、落实市政府六十件实事,努力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

为落实市政府“六十件实事”要求,认真做好广渠门北里廉租住房的配租管理工作,努力解决我区优抚对象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目前我区申请廉租住房的优抚对象家庭为98户,经调查审核,符合条件的为45户。20*年1月18日在*电视台廉租住房摇号活动中,我区31户优抚对象家庭摇中,成为第一批入住广渠门北里的受益者。在第二次廉租住房摇号活动,我区16户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家庭,有13户家庭摇中,成为第二批入住广渠门北里的受益者。目前,我区共有44户优抚对象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

(三)全力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工作

目前我区复退军人接收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接收复员退伍军人268名,到目前为止有106人提出了自谋职业申请(已为其中101人发放了自谋职业补助金202万元);共177人安置得到了落实,占20*年安置总量的70%。

为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工作,从今年2月初到3月底,我们在10个街道武装部的密切配合下,逐个街道召开了驻地中央、市属、区属单位会议,争取用工指标160个。收取了转移金56万元。随后我局先后召开了三次大型用工单位招聘会,由招聘单位与复员战士直接见面招聘。同时一方面与劳务中介组织建立关系,探索用工信息,寻求适合安置工作指标,拓宽安置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对退伍士兵及家长在就业观、择业观上的引导、宣传、教育,使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安置工作面临的现状。在人事、劳动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用工指标的争取、自谋职业人员档案的转移、社会保险衔接等问题,都取得了顺利解决。此外,积极鼓励退伍士兵报考院校参加学习。

(四)努力为军休干部创造良好环境

在上半年军休工作中,我局继续开展“以德建所、依法治所、民主管所、稳定兴所”四创建活动,全面促进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区军休办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军休干部,先后两次为健在的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和军休干部调整生活待遇共用经费96000余元。同时进行了门球场改造维修工作,封闭围墙、配置座椅、整修器材屋子,购细沙子铺设场地、油漆粉刷等项目,共用经费12000元。

门诊部定期到三个干休所巡诊38次,设置家庭病床20人次;急诊28人次;抢救3人次;

三个军休所,共为240户军休干部安装了求助门铃,同时组织好适合军休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军休干部合唱队同工作人员共72人一起参加了由*区直属机关组织的“科技园”杯歌咏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五)依法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认定和奖励

半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加强了对见义勇为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安排,加大了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补助。春节前对全区34名见义勇为人员普遍进行了走访慰问,在市每人300元慰问金的基础上,区里又拿出11900元给每人又增加350元,并为我区四名家庭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每人10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使见义勇为人员倍感党和政府的关怀。

四、继续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

在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方面,截止到20*年5月*区对164人进行了医疗救助补助,使用经费236068元,其中包括社会孤老、因公病残的知青、六十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低收入困难群众。对于家庭中遇到特殊困难的群众,我局给予格外关注,目前全区向13名特困群众发放补助金7.6万元;70个特困家庭学生得到经济补助,共用经费4.*万元。

截止20*年5月全区共有5957户、11914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共用经费10256932元;5842户、11871人享受了帮困卡共用经费2331*0元;为12户12人办理了重残人生活困难补助,为38人办理了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补助。20*年1—5月我们共为全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585户、1005人办理了低保手续,由于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211户、388人办理停发低保金手续,同时为242户、439人办理了变更手续。为12户、22人办理了迁转手续。两节期间走访慰问低保对象5606户,发放慰问金共计1796400元,慰问特困儿童1036人,共计546900元。

我局救助咨询站1至5月共接待来站求助337人,救助302人,提供返乡车票102张,救助管理咨询568人次。在上半年的重大节日期间,我局与多个部门联合展开集中救助活动8次,发现流浪乞讨人员360人次,其中告知230人次、引导护送236人次,来站求助256人,拒绝救助50人。

捐赠站按照*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的要求,做到了佩证上岗,职责上墙。捐赠款物接受、分配手续完备,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1至5月份共计接收捐赠物资2724件,捐款3600元。

五、不断提升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水平

在社团管理方面,根据*市工作部署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年检工作,经过与业务主管单位共同努力,率先在全市完成2003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工作。同时,配合市社团办执法大队依法取缔《中国国防教育基金会》组织和清除它在*区156中学、国防教育基地的影响。

在婚姻登记管理方面,1至5月共办理结婚登记3809对;办理离婚登记636对;办理补结婚证331人;办理补离婚证4人;办理收养登记3件;形成各类档案321卷。同时我局还安排经费新装修了一间颁证厅,为新人提供一个庄重而又温馨的环境。

区划工作是关系到我区实施“三区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我局结合各次会议的精神、指示、建议和我区实际情况,经多次讨论、分析、研究、论证,方案已确定并完成文字说明、制图、刻制电子版15份。

在殡葬管理方面,为了更好的破除陈规陋习,易风移俗,在4月5日,我区按计划组织了殡改宣传日活动。参加活动的街道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等处级干部19人,其他干部169人,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红白理事会理事等189人,活动期间出版报368块,宣传栏12块、挂横幅36面,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500多份。由于工作到位,上半年1-5月全区死亡1276人,无一例违规土葬,确保了火化率百分之百。

六、民政经济稳步发展

在福利销售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着“抓管理促销售、抓培训促发展、抓两头、促中间、抓宣传树形象、抓队伍促提高”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计划。我区1至5月销售福利5970万元(电脑票5520万元、即开票450万元),完成全年电脑票销售任务7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0%。代缴个人所得税1077.6万元(按时上交区地税局)。

特别是在春节前夕,我局积极向市彩中心申请将白云观庙会列入实物设奖的即开票大奖组试点,向区政府、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报批销售计划、销售方案、安全方案等,多次与合作单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做了大量前、后期工作,销售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6天共销售即开票450万元,筹集福利金157.5万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1.6万元。

福利企业生产工作,在上半年以服务和创新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年度工作,目前取得了“三个第一”的好成绩:一是在全市第一个与国税、地税部门协调福利企业退税事宜,为全区福利企业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在全市第一个由政府出面为福利企业搭建舞台,举办了福利企业产品推介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三是在全局第一个完成了人大提案的办理,并借此机会成立了*区福利企业领导小组。

七、老龄创建工作蓬勃开展

今年3月,我区接到*市转发全国老工委[2003]3号文件《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的通知》精神,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我局随即启动了创建工作。区老龄委连续召开了老龄委成员单位会,街道书记、主任联席会,有关委、办、局主管局长主任会,并建立了老龄委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任组长、有关委办局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区老龄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区创建工作方案。随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创建工作进展汇报,协调解决创建中的问题。现争创工作正在检查评比阶段。

(一)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使老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上半年的宣传工作紧紧围绕老龄工作20年的发展和创建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全面宣传我区老龄工作动态,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知识问答,把党和政府对老龄工作的指示传达到人民群众中间,具体工作有以下几项:在《**报》上刊出一期老龄专版;在《*社会报》上刊出宣传*老龄工作专版;拍摄以《晚霞别样红关爱满人间》——*区老龄工作20周年巡礼DVD电视专题片;创办《*区老年报》和《老龄工作领导参阅》,并对《老龄信息》和《*老龄》两个刊物进行的改版,改版后的刊物发行面广,层次鲜明,内容广泛,针对性、趣味性强。

(二)以社区老龄工作为切入点,抓街道老年协会试点工作

在丰盛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支持下,经过半年的认真筹备,5月28日,丰盛街道在我区率先召开老年人协会成立大会。推动全区老年人协会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召开了老年人协会试点各种现场会。协会建立“六部一室”,制定办公制度和工作流程等。

(三)启动老年健康工程

5月26日启动了全区健康老人工程仪式,拉开了我区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月活动,再掀创建宣传新高潮的序幕。健康工程的启动旨在树立健康新理念,传播健康新知识,通过健康工程的系列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我们还撰写刊印了致全区人民关爱老人的一封信和宣传画,号召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老年人,关注老年人,为老年人的安康生活创造优越的环境。

(四)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为契机,形成尊老敬老的新氛围。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以探索老龄工作新体制为切入点,按照*区“*”发展规划和*市对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规划,全区动员,重在实效。我区各部门、街道积极行动,根据各自特点及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文委所辖的各影剧院、新开放的历代帝王庙等社会公共场所对持有优待证的老年人实行票价半价优惠政策;全区40多家网吧阶段性地开辟了老年人专区,网吧工作人员义务指导老年人上网;卫生局48个卫生站的全科医生进社区,实行卫生站包片、社区医生包户,并把服务承诺在社区公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全体离退休人员建立联系卡,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免费对为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5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区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月活动”。

(五)多种形式开展了走访慰问老人活动

在“两节”期间,老龄委分别以走访慰问、迎春茶话会、社区居民春节联欢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了走访慰问老人活动。在活动中,共走访空巢低保老人197人、低保、高龄、特困老人共120余户、百岁老人2人、敬老院2所。送去慰问金、慰问品总价值为3万余元人民币。

第二部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我局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干部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特别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尤其需要加强。局党组和党总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干部的相互认识和沟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努力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氛围,全局上下凝心、凝力、凝智,开拓新思路,施展新作为,共创新业绩。

二、民政业务工作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政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部分业务需要加以调整。

例如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出现了退役士兵及家长择业要求标准过高,而事业单位的改革使一些事业单位在接收复退士兵上产生了困难。同时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竞争上岗的机制愈来愈强,加大了复退军人安置工作的难度。

又如在低保工作中,有的申请人存在着人户分离现象,给核实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鉴定是否丧失劳动能力制度不太完善,有劳动能力人员享受低保人数在逐步增加。个别申请低保的人员情况复杂、素质较差,他们态度恶劣,轻者辱骂工作人员,重者殴打工作人员,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第三部分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民政局20*年下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民政局的工作要求,围绕“三区”战略目标,立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领域,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大局,转变职能,务实创新,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下半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分类施保”为重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重点启动三个体系的建设

一是建立综合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进一步明晰政府在贫困救助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理顺各方关系,对现行的“单列、多头”的贫困社会救助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建立融最低生活保障、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和贫困家庭住房救助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二是建立与促进就业相联系的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救助渐退等办法,形成积极的“造血型”救助方式,使社会救助从单纯的“托底”保障,进一步向“助人自助自立”的积极保障转变,以体现社会救助政策鼓励就业不养懒汉的宗旨。(对就业年龄段的救助人员,各社区劳动服务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推荐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就业援助。几次安置拒绝就业的人员,情况立即反馈给社会救助所,有关部门取消其“低保”资格,使低保政策让真正困难的人得益。)透过动员社区资源,提倡义工精神和建设社会资本鼓励市民互助帮助。

三是建立与能力救助相联系的社会救助体系

开展针对贫困家庭能力缺失和能力薄弱的状态救助,建立起“标本兼治”的立体式救助体系,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功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互助。进一步规范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捐赠、义演、义卖等行为,完善经常性捐赠服务网络,使社会捐赠规范有序。充分发挥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帮困基金。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奉献爱心,拓宽社会互助渠道,不断扩大救助帮困覆盖面。

二、以推进社会化为重点,全面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构建以社区资源最大化整合为基础,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化服务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补充,以社区卫生站为依托,“政府主导,中介组织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的居家养老模式。

二是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加大薄弱养老院改扩建力度,加快养老床位的增长速度。推进ISO质量认证工作,培育示范性养老机构,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三是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为契机,继续落实老龄工作“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启动“靓丽星光”工程。筹建银龄资源管理站、银龄律苑、银龄义工苑、银龄艺社。实施6项为老服务计划:“康复服务”计划、“义工发展”计划:培训、实践、交流、“健康工程”计划、“空巢老人援助”计划、“综合家政培训”计划、“夕阳网上行”计划。开展“情系夕阳”主题系列活动。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在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加强培训。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对居委会自治组织的指导研究制定社区居委会减负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对社区的综合技效评估体系。在社区设立政府为民办事的公示栏,将社区事务受理的政策、程序、办事依据公式到社区。规范政府各部门进社区的行为,健全并实施下评上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制度。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区街关系,加强街道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依托96156热线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整合家政、综合修理、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服务资源,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四、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健全完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处理好政府推动与社团自律的关系,有组织、有规划地培育发展规范化的民间组织。积极推进社团进社区工作,年内完成社区老年协会建设目标。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社区政务类、服务类民间组织,探索民间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途径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形式。加强政策研究和协调,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快分类制订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探索网络管理方式,形成民间组织管理的全覆盖。强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发挥四级工作网络作用,完成对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建立查非工作预警机制,加大对有害非法社团组织的排查。

五、以改革为重点,推进双拥工作法制化和安置工作市场化

落实优待抚恤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科技拥军、智力拥军、实事拥军的力度,探索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做到“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拓宽安置渠道,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逐步扩大市场化、货币化安置比例,从制度上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权益。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军休安置管理工作各项政策,探索服务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服务于军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军供保障机制。

六、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大力培育民间慈善救助组织,采取政府救助管理和民间慈善救助服务相结合的方法,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与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文明窗口行业”创建目标,完善软硬件设施,依法规范婚姻登记行为。实行收养评估制度。完善三级殡葬服务体系,进一步整治殡葬市场,规范殡葬服务中介行为,打击墓地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贯彻实施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参与组织行政区划的有关工作,完成区行政区划图编制工作,协助做好勘界工作。加大福利的发行力度,力争年销售实现破亿元。

福利生产企业发展目标是“两加快一落实”。以建立现代福利企业制度的目标,加快改革步伐;以增强福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为目标,落实好各项保障政策。

七、以推进民政法制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做好“四个建设”:即从提升民政整体素质出发,抓工作制度、评价机制和综合环境建设;从争优创先的要求出发,抓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督察考核制度落实;从依法行政的要求出发,抓法规培训、业务培训和信息化建设;从执政为民的宗旨出发,抓党风廉政和工作作风建设。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清理民政法规政策及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民政法规政策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年内实施全程服务,并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加强民政管理基础建设,构建民政信息系统网络总体框架,积极推进“网上办事”。整合民政系统的信息化资源,建设立民政基础数据库。

上一篇:门诊部服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度儿科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