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征信信用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27 06:00:55

税务征信信用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关系的复杂多样,构成彼此相连、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所以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信用就是信誉,是个人和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强大与信用体系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我国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就税收征信信用体系而言,健全的税收信用管理体系能促进纳税人的主动纳税意识,规范征税机关和征税人员的依法有效进行征税行为。具体来说,良好的信誉使个人和企业充分重视信用是企业品牌与效益的通行证。诚信带来的是商机、财富与实力,这样企业就能化被动纳税为主动纳税,把诚信纳税作为一种自觉的主动行为;同时,国家有了信用纳税体系,可以促进纳税主体公平竞争,保障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为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财力保证。“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要提高我国在世界的竞争力,必须尽快建立诚信纳税体系。

目前,我们中国的征信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税源预测还不能准确为收入计划服务,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为了促进税收征纳工作,为税收征管提供科学有效的使用信息,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使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交易及相关行为时注意加强自己的信用度。这也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近些年来,许多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纷纷偷税、漏税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信用危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其严重程度已对国家的税收征管正常进行构成损害。因此,诚信纳税,建立税收信用体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具体来说应加强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税收机关变税收管理为税收服务,提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便其与税务机关处于平等地位,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过去,税是"皇粮国税",纳税被视为天经地义。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税务机关代表国家的强制力,征税机关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纳税人的面前,管理意味着纳税相对人必须毫无条件的服从,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损害纳税相对人的利益,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造成征纳双方产生隔膜,纳税人产生抵触情绪,就不愿真实地公开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从而导致税源的流失。近年来,服务型社会和保障人权的呼声的高涨,税务机关开始转变执法理念,由被动执法变为主动关心与支持纳税人,把纳税人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去尽力帮助,提高服务质量,由片面的征税转为全面的服务,既考虑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又努力为纳税人的利益着想,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种法律地位的平等,对税务信用体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加强信用立法,完善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征信是一个新生事物,情况比较复杂,许多方面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首先我们必须加强信用立法。信用立法包括税收征信信用管理、信息开放与保护、个人信用征用的管理、政府的作用、法律救济与责任追究等。对信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资源共享、风险防范。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进行立法加以规范,使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执行。立法的级别也要提高,在条件成熟时将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其次我们还要完善税务征信信用管理体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建立健全征税信用、纳税信用相结合的体系,激励和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信息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对税收信用的信息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纳税评估、汇集、分析、监控建立起全国共享的征信体系和网络化征信数据库。建立基于全国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集中处理信息以实现“管理科学、资源共享、决策支撑、有效监管”四大功能。对严重违法、违章的纳税人要进入“纳税失信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黑名单”,不定期予以曝光,对依法纳税的企业进行通报表彰。

3、加强税收宣传,促进依法诚信纳税,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诚信纳税要通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的共同配合来实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意识薄弱,偷税、漏税等税收违法问题严重,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还没有植根于人民的心中。因此,税收宣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人们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宣传,特别是加强对企业、个人、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宣传,使其充分意识到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自觉切实履行依法诚信纳税的光荣义务。在宣传的形式上也应注重创新,开拓思路,以税收特别节目,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诚信纳税和税务征信征用体系,易为广大纳税人接受和理解。在人民心中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形成“诚信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社会风尚,为依法治税创造良好的环境土壤。同时税务机关又要告诉他们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懂得如何通过法定程序申请减免税,合法避税。在合法权益受到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不法侵害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涉税纠纷,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

4、建立纳税信用评级机制。纳税信用升级可以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税收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的纳税状况、守法状况、财务状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对纳税人进行考核。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依据包括纳税人的直接纳税信用、间接纳税信用和其他社会诚信。其中,直接纳税信用主要包括税务登记情况,纳税申报及时准确情况,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纳税资料报送情况,税款入库情况,偷税,漏税行为记录情况,发票违规使用处罚记录。保管和使用增值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情况等;间接纳税信用主要包括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会计核算质量等情况,财务会计人员和专职税人员的配备情况等。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信用等级考核评定采用百分制,分A、B、C、D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纳税人实行分别管理,对A类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B、C类企业要加强涉税政策辅导;对D类企业要加强管理。其他社会诚信主要由工商、银行、海关、技术监督、司法、教育等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有关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诚信方面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制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部署全国税务机关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截至2004年,全国评出A级纳税人6万户,从而规范了税收制度,提高全社会的纳税遵从度,保证了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提高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纳税人作为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的形成。这种信用等级体系的建立加强监控提高税收风险预警能力,同时也会为税务机关有针对性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供保证。

5、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完善国家征信制度体系和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问题是对立统一关系。税务机关为了建立税务信用体系,必须对纳税人的纳税状况、财务状况,管理状况等信息进行收集、保管和分析,建立相应专业化、规范化数据库,这就难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问题,这是一个价值取向与利益平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挫伤个人和企业诚信纳税的积极性,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对税收机关的敌对情绪,故我们必须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要实行民主、科学管理,既要考虑到国家税务机关的利益,又要充分保障税务当事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受到严重损害时有权向有关机关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方式,并获取相应赔偿。因此税务机关在管理信用信息时应为税务当事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便利,不能随意公开。这方面资料如果不是不得不公开,应予以保密处理。

6、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改进优化纳税服务。首先,税务机关应严格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法和管理规定,要严格税收执法监督,大力推广税收法制,将税务的征收管理、税源管理和稽查管理等置于税务机关统一依法行政之下,努力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杜绝“人情税”、“关系税”以及“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执法不公的问题产生。税务机关也应优化诚信服务意识,以方便纳税人及时全额纳税和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进一步搞好申报“一窗式”管理、合理简化办税环节,提高办税效率,大力实行“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秩序而服务。其次,税务机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税务干部的素质,坚持依法组织税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编制方法和有效的税收能力评估办法,并公之予众,让诚信服务深入税务征管人员的心中。最后,税务机关还要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与工商、海关、交通、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及时稳定的取得财政收入,保证国家权益不外流,纳税人才能诚实纳税,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税收征信信用体系才能在征纳双方共同努力下有效建立。

(作者单位:鹰潭市财政局)

上一篇:企业操控利润的手法及其防范 下一篇:医院药房托管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