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敲敲打打

时间:2022-10-27 05:31:11

宝宝在七八个月后,开始喜欢上一种新的玩法――敲敲打打,到手的东西都可能被他抓在小手里东敲西打。高兴时敲一敲,不高兴时也敲一敲,敲得手舞足蹈,听到自己制造出的声音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爱好可能会延续到六七岁,如果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孩子就只会一味的乱敲乱打,制造令人不堪忍受的噪音,于是大人就会大光其火、高声呵斥。这样做太可惜了,因为,敲敲打打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在快乐的敲打中,活泼、悦耳的音符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手指的运动可以给予脑细胞良好的刺激,孩子会在敲敲打打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孩子把随意的敲才丁变成有意义的、有秩序的敲打,学会尊重别人而不是从制造噪音中获得乐趣。

*父母正确的引导,还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在敲敲打打中得到适当的宣泄,由敲打获得的满足感中建立起对自我的信心,这些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将有很大帮助。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敲打,在和孩子的合奏中培养亲子间的默契和感情,还能让孩子在合奏中体验一下分工合作的乐趣。

打击乐器的种类很多,有鼓、响板、沙球、铃鼓、三角铁等等,这些可以从乐器商店买到。其实,并不一定要买这么专业的乐器,和孩子一起动动脑动动手自己做乐器吧!既省钱又锻炼了孩子的大脑和小手,何乐而不为呢?

准备:

1.鼓:大大小小的纸箱、纸盒、厨房里各种各样的锅盖、各种材质的空盒等

2.鼓槌:筷子、木棒

3.其它:纸、布、牛皮纸、羊皮

玩法:用手、筷子、木棒敲,在棒子上包上布再敲一敲,听一听音色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比较好听?在饼干空盒上用纸、牛皮纸、羊皮或布蒙上,再用手拍拍,木棒敲敲,包着布的木棒敲敲,看看声音是不是不一样?把所做的大大小小的鼓都放在一起来敲打,忽高忽低,忽强忽弱,是不是好像一支小乐队?

响板

准备:用两只汤匙,两只小碟子,吃剩下的蛏子壳、核桃壳甚至两个纽扣、两个汽水瓶盖互敲,都可以发出迷人的声音

玩法: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人两手各拿一个做好的响板,边敲边跳,可以背对着背或互绕圆圈跳,如果配上西班牙舞曲音乐就更有意思了!

音乐钟

准备:用长短不同的钉子或金属管系在一条绳子上玩法根钉子或金属管敲钉子串和金属串,仔细听听高低不同的悦耳声响。告诉孩子一个小知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磬,就是拿石头来敲击。把一块块磬吊在一起,依不同大小,有次序地排列,就成为编磬。而编钟,就是把不同大小的钟组合在一起来敲打。

响棒

准备:两个卫生纸的卷筒,两根细竹竿,两根木棒,或是两张挂历纸卷成两个长简状

玩法:边用两个响棒互敲边念一段有押韵的儿歌,像数来宝一样,韵味十足,十分好玩。如边敲边念:“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沙球

准备:塑料瓶、空易拉罐、玻璃瓶或胶卷空盒,分别装上细砂、玉米粉、米、各种豆子、小石块或螺丝钉等,大约放六七成满,然后将其密封。如果觉得瓶子不够好看,还可以动手画张画,贴上去,算是为它做件漂亮的衣裳

玩法:摇摇这些自制沙球,听听它们的声音是否相同?把声音相同的瓶子配成对:用大小相同的瓶子,装上相同质料但是不同量的东西,敲出来的声音还一样吗?装多的东西声音较高还是装少的东西声音较高?还可以一个人摇一摇,其他人来猜一猜里面可能是什么东西――猜猜哪个沙球里的东西颗粒最大,哪个最小。让宝宝按声音的大小,将沙球依次排列。这是非常好的听力训练呢!再用它们为一首乐曲打打节拍吧!

六弦琴

准备:一块木板,在其两边钉上螺丝钉或钉子,每排两枚钉子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再把相同的橡皮筋绑上去

玩法:用手拨动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想一想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的松紧程度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组成高低不同的音阶来?再告诉孩子一个小知识:中国的古人很早很早就发明了古琴,在用五条弦绑在木头做的琴身上弹奏。以后聪明的古人又按照这些原理发明了瑟、古筝、三弦、琵琶、月琴和扬琴等乐器。

铃鼓

准备:圆形的玻璃罐头的瓶盖,四周缝上一些铃铛,再加几条丝带或彩色纸条当装饰;或是用铝箔盘,在周围绑上一些啤酒瓶盖或铃铛,还可以拿个刺绣环绑上铃铛

玩法:用手摇着铃鼓,拍拍手部、腰部,再跳起来转一圈,像个活泼可爱的新疆小姑娘一样载歌载舞。当然也可以用它打节拍。

音乐杯子

准备:几只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准备一两根筷子或木棒

玩法:用筷子或木棒敲敲看,音乐杯子会发生迷人的富有魔力的声音。听一听是水多的杯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杯子声音较高呢?这也是一项科学小实验呢。

上一篇:噘着小嘴来亲我 下一篇:食品中的色素与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