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局部单用抗青光眼药物与联用贝复舒滴眼液在眼表损伤方面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27 05:16:38

长期局部单用抗青光眼药物与联用贝复舒滴眼液在眼表损伤方面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药物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眼表损伤的影响。方法 8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根据药物治疗不同分为A组和B组, 各40例。A组单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B组采用抗青光眼药物+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 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 结膜上皮虎红染色(RB)分别为(0.72±0.22)、(0.46±0.21)分, B组分别为(0.75±0.23)、(0.48±0.19)分;治疗后, 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65±0.53)、(1.56±0.71)分, B组分别为(0.88±0.55)、(0.62±0.22)分;两组患者FL、R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眼表损伤;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抗青光眼药物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74

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是治疗高眼压症和青光眼的主要手段, 研究发现[1], 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滴眼液, 约有20%~40%患者会有眼红、干涩、畏光、流泪等眼表损害的症状。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一种新的前列腺素制剂, 是目前最有效的局部降眼压药, 但可能会导致眼表损伤。为此, 作者在治疗中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 观察对眼表损伤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纳入标准:①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结膜无明显异常;②无明显的其他眼表疾病, 如严重的结膜炎、干眼症、睑缘炎、角膜炎及葡萄膜炎等可能影响泪膜功能的眼部疾病;③无其他眼部手术史、眼表疾病史。排除标准:①全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②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将入选患者根据药物治疗不同分为A组与B组, 各40例。A组48眼, 其中女12例, 男28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5.3±8.5)岁。B组45眼, 其中女13例, 男27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5.8±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眼科检查:包括患者眼底、视力、眼底、裂隙灯、SIt、FL、BUT、RB测定等。A组给予0.04 g/L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 时间为每晚7:00~9:00, 每眼1滴/次, 不间断使用3个月。B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白天使用, 4次/d。

1. 3 观察指标 分别在用药前后第3个月随访登记患者的症状评分、BUT、SIt、RB等。通过一种标准化问卷, 内容包括异物感、眼痛感、烧灼感、容易疲劳、眼胀感、干涩感、畏光、眼红, 以0~3分4级评分法评定, 其中0分为无, 1分为轻度, 2分为重度, 3分为重度, 总分24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眼表结构指标比较 治疗前, A组FL、 RB分别为(0.72±0.22)、(0.46±0.21)分, B组分别为(0.75±0.23)、(0.48±

0.19)分;治疗后, 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65±0.53)、(1.56±

0.71)分, B组分别为(0.88±0.55)、(0.62±0.22)分;两组患者FL、R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3个月后, A组患者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前, 且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青光眼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视功能的眼病之一, 眼压是导致青光眼病程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大多数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主要是滴眼液的使用和偶尔口服制剂的使用。但临床诸多研究指出[2], 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会损伤眼表结构。角膜及结膜组织在眼局部用药过程中起到半渗透屏障的作用, 但结膜组织长期药物作用下, 可能会发生慢性炎症反应, 进而造成上皮细胞角化、瘢痕化等变化。因此长期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 从理论上看无法避免对眼表组织的损伤。抗青光眼药物对眼表的影响可分为药物本身对眼表的影响及防腐剂对眼表的影响。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主要由0.04 g/L曲伏前列腺素和0.1 g/L苯扎氯铵组成, 防腐剂对眼表的影响主要通过炎症因素及细胞凋亡C制。曲伏前列腺素是一种前列腺素F2α(FGF2α), 目前该药多用于高眼压症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降眼压效果明显, 且局部不良反应轻。但其本身对眼表的影响还无定论[3]。FGF2α在体内分布广泛, 内源性FGF2α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 进一步诱导炎症反应。由此可推测其对眼表有不利影响, 机制在于炎症可启动眼表炎症及免疫的循环反应;炎症可破坏泪腺组织及眼表结构及功能, 破坏泪膜的稳定性, 从而推动干眼病程的发生、发展。因此临床在长期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前及用药早期, 就行眼表功能检查, 早期发现异常并予以保护性治疗[4]。临床对于抗青光眼药物所致的眼表损伤主要通过改良防腐剂及减少用药次数解决, 但前者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 对于后者, 目前临床上尚无不含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 只有联合保护眼表角膜的滴眼液或人工泪液。

贝复舒是一种促分裂原, 在人体、角膜组织全层、动物均有分布及表达, 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在角膜出现损伤时, 贝复舒可刺激角膜上皮细胞向缺损区移行, 促进其增生, 将角膜上皮缺损区组织完全覆盖, 使其与基底膜紧密连接。另外, 贝复舒可促进胶质纤维、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增生, 促进角膜伤口尽早形成大量纤维组织, 对角膜伤口修复有促进作用。贝复舒滴眼液在治疗眼外伤、促进角膜修复及各种眼表疾病上有重要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其可促进神经外胚层及中胚层分裂增殖, 具有维持组织细胞分化及修复损伤组织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其还可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 促进细胞增殖、分化, 对组织、角膜修复、愈合有促进作用。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常常联合使用多种类型抗青光眼药物, 以达到有效控制眼压的目的。本研究为便于观察统计, 只筛选单用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A组治疗后BUT、SIt均显著下降(P

综上所述, 若长期联合多种类型抗青光眼药物则将对眼表造成更大的损害, 早期联合使用贝复舒滴眼液可有效减轻抗青光眼药物所致的眼表损伤, 缓解药物性干眼症的各种不适,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镇芳, 刘影, 韩爱敏, 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应用贝复舒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1):102-103.

[2] 李颖, 王柏川, 杨磊, 等.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损伤的疗效观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3):311-315.

[3] 陈家祺, 袁进. 重视眼表损伤重建的整体性. 中华眼科杂志, 2010, 46(1):3-5.

[4] 余韵, 胡玉新, 邹霞, 等. 使用降眼压滴眼液对青光眼患者眼表损伤的评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36(4):604-609.

[5] 宋佳. 降眼压滴眼液对青光眼患者眼表损伤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3):64-66.

上一篇:两种报春苣苔植物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下一篇:里下河地区水生蔬菜+克氏原螯虾共(轮)作关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