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时间:2022-10-27 04:41:01

培哚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影响。方法 建立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1<1C)大鼠模型,将2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血压组、培哚普利组,术后4周末开始灌胃培哚普利片2mg/(kg・d)。共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心脏重量/体重、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VC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哚普利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212-03

心脏是高血压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组织学上即为左室重构。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左室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引起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肌僵硬度增加、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因此,逆转心肌纤维、改善心肌重构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和热点之一。在影响心肌纤维化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证实与细胞外基质积聚关系密切,是器官纤维化标志物。本实验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心肌的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及TGF-β1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抗RH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24只,OlympusBX-15型光学显微镜及B1―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由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提供。培哚普利片购于法国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免疫组化试剂均购自Santa Cruz公司。

1.2 模型的制作及分组 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血压组及培哚晋利组,每组8只。采用双肾一夹(2KIC)经典造模法复制RH大鼠模型。用5%水合氯醛按100g体重1mL进行腹腔内注射麻醉,行腹正中切口切开腹壁,游离左肾动脉并用内径为0.25mm银夹钳夹,使左肾动脉部分狭窄,右侧肾动脉不触及。假手术组方法相同,但不安置银夹。术后4周末测定尾动脉血压,凡尾动脉收缩压高于20kPa者确定为高血压形成。培哚普利组于4周末给予培哚普利2mg/(kg・d)灌胃,一次性给药,假手术组和高血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给药8周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处死大鼠进行其他指标的检测。

1.3 指标检测

1.3.1 心重指数测定 剔除筋膜等结缔组织的心脏,洗净,称取全心脏湿重(8),除以大鼠体重(kg),为心重指数。

1.3.2 心肌胶原组织学测定(Van Gieson法) 石蜡切片常规蜕蜡至水,1%酸性品红和0.5%的饱和苦味酸染色。在VG染色下,心肌细胞呈黄色,胶原呈红色。采用BI-2000型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CVF和PVCA。CVF:胶原面积/总面积。PVCA=小动脉管腔周围胶原面积/动脉管腔面积。在光镜下,任选取4个视野,以视野中所有胶原面积之和(不包括血管周围胶原面积)除以心肌纤维和结缔组织面积总和,得出CVF。每张心肌切片任选取4个壁内小动脉,计算PVCA。

1.3.3 免疫组织化学法(PV-6001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TGF-β1取石蜡切片常规脱蜡入水,3%H2O2处理10min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冲洗,高压修复2 min,PBS冲洗,滴加兔多抗IgG(浓缩型兔多抗1gG,工作抗体浓度为1:200),4℃过夜,PBS冲洗。滴加山羊抗兔lgG抗体-HRP多聚体37℃恒温箱孵育30min,PBS冲洗,DAB显色液显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固。同时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经标准灰度校正后随机取5个视野(×400倍),以平均灰度的大小表示抗原的含量,灰度越小,表示抗原含量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血压及心重指数(见表1)

2.2 各组CVP,PVCA及TGF-β1比较 VG染色比较:假手术组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呈淡红色,非连续性分布;培哚普利组胶原纤维染色呈红色,连续性分布;高血压组胶原纤维染色呈深红色,环状分布。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浆仅见少量细小棕黄色颗粒状物表达,散在分布,呈弱阳性;高血压组心肌细胞浆表达明显增强,可见较多棕黄色粗颗粒状物表达,弥散分布于细胞浆内;培哚普利组:心肌细胞浆可见中量细小棕黄色颗粒状物表达,散在分布。培哚普利组CVF,PVCA及7GF-β1显著低于高血压组,而高于假手术组。详见表2。

3 讨 论

心肌纤维化是指在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积聚、胶原含量显著升高或胶原成分发生改变。心肌纤维化常见于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病理生理状况下,是机体对负荷、炎症反应或者心肌细胞坏死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本研究中,以心重指数反映心肌肥厚程度,以心脏胶原含量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发现,3组大鼠随着血压的升高,心重指数、CVF及PVCA也就越大,表明血压越高,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功能损害越重,培哚普利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血压。这与胡文兰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大量研究表明,群多普利、奎那普利、雷米普利及耐诺普利都能减轻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胶原沉积。培哚普利为ACEI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PingⅡ),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从而可抑制血管痉挛,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体循环阳力和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泵血功能。本实验结果显示,RH大鼠使用培哚普利灌胃8周后,培哚普利组大鼠心重指数、SBP、CVF及PVCA均显著低于高血压

组,从组织病理分析,培哚普利能明显减轻心肌小动脉及心肌周围胶原沉积,减少间质胶原含量,因此,培哚普利能降低血压、同时逆转RH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肥厚。

RAAS、内皮素、TGF-β1以及细胞内Ca2+等影响胶原合成和分解的因素都参与了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过程。AngⅡ是引起心肌纤维化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其中AngⅡ致心肌纤维化的一个途径就是调节TGF1的表达。TGF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家族,在某些慢性炎症疾病中,尤其是伴有纤维化发生者,TGFs、表达可明显增多,通过蛋白质分离及cDNA克隆技术,目前已鉴定出5种不同类型的TGF1,即tGF1-5,在哺乳动物分离出3种类型的异构体TGF1,TGF2,TGF3,其中TGF1,是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可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增加纤连蛋白、蛋白聚糖和胶原蛋白合成,阻滞基质蛋白降解等途径引起心肌纤维化。研究表明,在压力负荷过高的大鼠模型中产生的心肌纤维化和舒张功能不全,TGF1起着因果关系作用,并发现阻滞TGF1真是抑制心肌纤维化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有研究显示,培哚普利可以降低QZ大鼠的TGF1表达。在本研究中,培哚普利组大鼠心重指数、NBP、CVF,PVCA及7GF1均显著低于商血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提示培哚普利可抑制RH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TGF1的表达,TGF1,与心重指数、CVF及PVCA呈同向性变化,提示其抑制RH大鼠心肌纤维化可能与抑制TGF1的表达有关。

培哚普利可以抑制RH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除降压、抑制RAAS外还可能与抑制TGF1的表达有关。

作者简介:岳胜(1980―),男,现为山西医科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邮编:030001);李茹香,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上一篇:心复康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肌中链... 下一篇:高血压左室肥厚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