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时间:2022-07-24 09:56:10

固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中成药固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5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病人。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西药,仅给予固心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54例病人中48例(88.9%)心悸、胸闷不适、气短乏力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35例室性早搏显著减少,显效率为64.8%,48例室性早搏减少>50%,总有效率为88.9%。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固心胶囊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显著且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固心胶囊;室性早搏;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R28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243-01

对于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治疗,使用抗心律药物存在诸多不足。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到中医药。自2004年临床应用固心胶囊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及住院病人共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4岁―62岁(46.5岁±5.2岁)。全部病人均有心悸、胸闷不适、气短乏力的症状,并且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由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者不纳入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给予固心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服药前、服药4周时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及粪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及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旱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无效:早搏无变化或较前增多。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54例病人中48例(88.9%)心悸、胸闷不适、气短乏力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

2.2 室性心律失常变化情况 54例病人服固心胶囊4周后,35例室性早搏显著性减少,显效率为64.8%,48例室性早搏减少>50%,总有效率为88.9%。

2.3 不良反应 血常规、尿及粪常规、血生化、凝血、血脂及血糖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既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亦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功能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决定于产生室性早搏的原因、心脏病变的程度、全身状况以及室性早搏出现的频率和性质。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如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如在某些病例,尤其是妇女,由于心理障碍,难以忍受,需给予镇静剂,主要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抑制室性早搏。大多数典型的抗心律失常药对这类室性早搏常常无效。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些不足,除部分药物疗效不够理想外,药物的毒副反应,尤其是致心律失常效应,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明显限制了临床使用。寻求疗效好且毒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增加病死串的理想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传统的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固心胶囊主要由党参、三七、麦冬等组成,它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的功能。本研究显示,经固心胶囊治疗4周后,54例病人中48例(88.9%)心悸、胸闷不适、气短乏力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35例室性早搏显著性减少,显效率为64.8%,48例室性早搏减少>50%,总有效率为88.9%。未出现不良反应。此外,固心胶囊的安全性较好,对血常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血脂及血糖无明显影响,耐受性较强,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本研究显示,固心胶囊对功能性室性早搏具有良好的疗效。该药比较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简介:李健(1969―),男,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邮编:510120);张敏州、林晓忠、黄春林、李松,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一篇: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