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7 03:12:25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强化了技能训练,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天然药物化学;理实一体化;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相应的对医药产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整个药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引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生物合成途径等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是对学生已学过的一些基础课程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波谱解析、生药学等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内容繁杂、难以掌握。它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目前,中职学校生源基本上是 中招“挑选”的选剩生源,年龄一般在16-18 岁,其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厌学情绪严重;个性消极、自卑;逆反心理强等,本身对学习动力就不足,所以天然药物化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施教下,效果甚差。因此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实操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讲解理论,在运用中掌握技能。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项目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师生双边交流,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过程是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提升技能。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应届初中毕业生,通常是文化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较强,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能轻易接受。针对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关注学生认知的整个过程,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整合教学内容,项目划分模块。为了能让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职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将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将课程优化为三个项目,项目一是对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应用,总论部分,可以划分为四个任务模块,分别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预实验研究练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技术练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常规分离技术练习、色谱分离技术操作练习等。项目二为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可以划分为个四个大模块,分别是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技术;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分离技术;大黄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检识;八角茴香与丁香中挥发油的提取与检识技术。每个任务模块中又分为三个子模块分别是提取、分离、检验。项目三为综合操作技能实践训练。通过项目一、二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综合操作练习。任务可以是项目一、二的任务包,抽签选择,让每个学生根据各自拿到的任务包,去查阅文献,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自己撰写实验设计方案,勾画出工艺流程图。教师针对每个学生撰写的方案、工艺流程图进行审核与点评,然后由学生开展实验性研究,组织进行专题实验答辩。每个任务包都被设计集中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从基本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而且练习操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及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精心制作课件,有序组织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课前在好的思路指导下,制作图文并茂,视频导入的好课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课件要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点透。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主要在实训室进行,采用“演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其中,“演示”是指通过视频导入、原理分析、教师操作演示完成,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各模块使用到的实训仪器、操作步骤与方法;第一个“实践”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练习,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论”是指学生在操作后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影响的因素与实验条件的选择等问题;第二个“实践”是指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3.改变考核方式,公平给出成绩。在考核方面,我们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将“终结性考试”调整为“过程性考核”。过程考核的目的旨在考核学生平时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程度,考核的具体方案是:期末前一周,教师拟定考核内容,共分为四个大模块,十二个子模块,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学生组长抽签确定该组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既有理论考核又有实践考核。例如:学生组长抽到内容为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提取,首先考核内容为“提取方法的选择”,理论书写具体方法与选择方法的缘由,勾画出工艺流程图,然后再进行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与实践,临近考试时突击的现象,同时又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出勤纪律、卫生清洁、展示交流等)。每个子模块进行考核时,由指导教师按该模块考核评分标准的规定进行严格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占60%。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的给出考核成绩。

四、天然药物化学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的成效与不足

通过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加强了教学的技能针对性,有效利用了实训资源,充分体现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点,既可以满足学习较好的学生,又可以照顾学习较差的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习,学生学到的是技能,而不是知识的堆积,考核方式也较传统试卷考试合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着手,评价了本门课的学习效果,再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评估,起到很好的促学、促教作用,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较好。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例如:由于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差异,导致在考核结果的差异较大,有待在以后的改革中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丽薇.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体会[J].健康研究2009,10:414

[3]廖彭莹,卢汝梅.提高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13:107

[4]吴江丽,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 2008,18:239

[5]刘浩宇,理实一体化在高职实用中药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科教导刊2010,8:25

上一篇:浅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