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贯穿项目的单片机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10-27 03:03:11

基于贯穿项目的单片机教学的探索

摘 要 高职教学中,单片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既不能学习好理论知识,又无法全局掌握单片机的应用开发流程。采用贯穿项目进行教学,把单片机的理论知识涵盖在项目中,可以让学生带有较强的目的性,主动接受新知识和积极的动手实践,这样就实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学中“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办学方针。

关键词 贯穿项目 单片机 交通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09-02

一、引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很早就被证明不适合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其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当前,高职教学项目化已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共识,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来设计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融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避免了枯燥的理论学习,提升了理论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在单片机项目化课程设计中,往往采用若干个不相关的项目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其弊在于,学生对于每个项目都有所触及,但易于流于形式,无法深入理解每个项目的完整设计过程。贯穿项目教学方法的出现,对此给出了较好的的解决方法。贯穿项目教学法采用一个能够涵盖本课程知识面、难易适中的企业真实项目,以此项目作为教学设计核心,完成整个课程,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项目化教学。

二、单片机贯穿项目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设置,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等专业基础知识。选择贯穿项目时,本着实用性强、具有趣味性、难易程度适中原则,采用“十字路通灯”作为课程贯穿项目,将该贯穿项目剖分若干相互衔接的子项目进行教学,依据单片机的知识结构,对每个子项目设置若干任务,由简入深地完成整个贯穿项目。该项目采用天煌教仪THMEMU-1型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配备有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交通灯实训硬件环境等功能性配置、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以及Proteus仿真软件。表1为贯穿项目的设计:

如上表所示,每一个子项目都会涉及到新的知识点,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使他们了解新的单片机知识与概念,同时,学生利用已经自身储备的单片机知识,完成每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即具有前后承接性,又具有项目的独立性特点,因此,每个子项目都会有可检验性的成果,以备老师评价子项目完成情况。每个子项目都按照如下过程实现,这里以子项目5为例说明:

①给学生发送子项目实训项目单,告知该子项目的详细任务及每个任务的评分标准。子项目5要求 4位LED数码管显示时间,LED显示红绿灯状态。本步骤需要老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定时/计数器较难理解,这里讲解的时候,拿出一个独立的例子进行引导,例如电子秒表的实现原理。此外,简单讲解LED显示器接口设计的原理即可。

②学生进行子项目方案论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告知学生该子项目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F1区)和信号灯/交通灯/舞台灯模块(D1区)。

③进行程序设计及硬件电路设计,根据子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利用Keil 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及调试,利用汇编语言实现,较为复杂的程序实现需要老师提供不完整程序或者错误的程序,学生自行完成或修改程序,并在Proteus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实验,观察交通灯的模拟情况。之后利用THMEMU-1型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进行硬件仿真,这里需要对Keil C软件进行设置,选择硬件仿真,选择串行口,设置波特率为38400。然后调试观察程序运行是否满足要求。

④仿真成功后,进行元器件采购,设计、制作印刷线路板图,安装焊接元器件,将步骤③调试好的目标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中。

⑤书写项目报告书,报告书中应该含有程序设计流程图,重要源代码,电路原理图,以及调试程序中所遇到的错误信息。

⑥老师验收项目,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位学生所完成的项目任务难易程度,重要与否等进行综合评定分数。对于未能及时完成子项目的学生,给其提供实训教室,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子项目。

完成所有子项目意味着实现了贯穿项目。学生在老师的辅助引导下,把所有子项目的成果整合为“十字路通灯”这一最终成果,并在班级范围内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予总评。

三、单片机项目化教学中老师的角色

在单片机项目化教学中,对于每个子项目,老师的作用在于启蒙,每个子项目都会引入新知识,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老师需要以较为通俗的语言给予讲解,以便于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新知识实现子项目。子项目设计中的每个过程,老师都要在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总结出来共性问题,并给予解决,因为学生对子项目的理解能力毕竟是初级阶段,老师需要让学生在一定课时内完成子项目,这对学生之后的子项目设计及程序编程等都会树立信心。切忌的是子项目难度系数高,较好的衡量方法是,在规定的子项目学时内学生能够基本完成任务。

四、总结

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非一体化课室进行教学,切实感觉到理论教学的难度大于实践教学,究其原因,复杂的逻辑知识结构、枯燥的理论概念是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老师的水平及教学方法亦是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注重单片机知识结构的前后逻辑关系,而忽视单片机实际开发流程的实训,就会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后果。贯穿性的项目,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角色定位,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项目为中心、课本为参考的授课新模式。学生在项目实现的过程中,经过自我思考,团体合作,经历失败,获得成功,付出辛勤与汗水,都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邵铁锋. 单片机项目化实习教学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5):58~59.

[2]王小立.单片机应用技术一体化教程[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克辉.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11):108.

上一篇:谈美术老师的课程评价 下一篇:身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