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方擅改土地用途违法等

时间:2022-10-27 02:03:20

承包方擅改土地用途违法等

[案例]2004年2月,王某将自己承包的50亩退耕还林还草地转包给徐某。因徐某管理不善,2005年春,草木出苗率仅50%,后徐某又未经王某同意擅自在该地种植了经济作物。王某发现后即要求徐某将承包地恢复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种植。徐某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立即终止与徐某的土地转包合同,并要求徐某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后经法庭审理,依法裁决终止了双方之间的承包合同,判令徐某赔偿王某经济损失2500元。

[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当事人请求终止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因一方不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义务,致使承包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承包方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经发包方劝阻无效的。本案中王某和徐某签订的土地转包合同合法有效,徐某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没有尽到合同规定的义务。因此,法院支持了王某终止转包合同的诉讼请求,并依据《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承包方随意改变土地用途或者对承包经营的标的物进行破坪性或者掠夺性生产经营,发包方要求承包方对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酌情判令徐某赔偿王某经济损失2500元。

(作者单位:农九师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

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

徐冬梅

[案例]李某是一名国家干部,前不久与同一单位的吕某发生摩擦,遂被吕某以受贿为由举报至检察院。李某先是被单位纪委调查,后又被检察机关传去谈话。经核实,吕某所举报的内容纯属于虚乌有,李某因此蒙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罪?

[说法] 按照1989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3条规定:“故意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告发或行使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方法,试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立案: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2.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吕某的行为是一种诬告陷害的行为,但其行为尚未达到足以使李某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程度,因此,还达不到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

(作者单位:农一师阿拉尔人民法院)

离婚协议约定单方还债对债权人无效

胡宏志

[案例]张君与王成2000年5月结婚,婚后张君向其父母借了2万元用于买房,后因夫妻感情不和,通过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离婚时,双方协商这2万元债务由张君承担。张君父母不服,遂到法院,要求张君与王成共同偿还2万元,法院依法支持了张君父母的请求。明明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由单方还的债,仍被法院判决要男女双方共同偿还,难道离婚协议中的约定无效吗?

[说法]张君向其父母借的2万元,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属夫妻共同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我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本案中,实际上有两层法律关系,一层是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内部的债务分割关系,即王成与张君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担约定;另一层是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对外所负的债权债务关系。王成与张君的离婚协议只是婚姻关系双方内部之间的约定,对婚姻关系双方产生约束力,对双方的共同债权人张君父母不产生效力。因此,王成与张君要对这2万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王成在承担了该2万元债务后,可依离婚协议向张君追偿。

(作者单位:农一师阿克苏垦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突破市场瓶颈 下一篇:发展兵团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