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病的手术配合

时间:2022-10-27 12:08:2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病的手术配合

[关键词]激光;腰椎病;手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101-0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术治疗腰椎病,是一项近年来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无出血,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不留瘢痕,无需住院等优点,比传统的介入疗法有着更高的成功率。我院自2005年元月起,采用该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腰椎病人20例,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9~60岁。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经诊断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6例行走困难,左腿直腿抬高试验20°~40°(阳性),10例右腿直腿抬高试验20°~40°(阳性)。4例双侧直腿抬高试验20°~40°(阳性)。

1.2 转归

本组手术均顺利,安排专人随防。随防时间3~9个月。随访11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达85%,除2例术后腰部疼痛加重,卧床休息3周后完全恢复正常外,其他病人未发生并发症。

1.3 治疗原理

PLDD通过激光的热量,气化部分椎间盘髓核,减轻椎间盘内压,从而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神经根、硬膜囊的压迫与刺激,减轻脊髓神经的水肿,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5%~90%[1]。

1.4 手术方法简介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先将直径为0.5 mm的套管针穿刺至椎间盘中央,然后在针管内插入直径为0.3 mm的激光导线,利用光导纤维将激光能量引导至椎间盘髓核内,在微电脑的控制下,设计激光能量,达到自动气化“切除”椎间盘髓核,使椎间盘“内压”降低,从而消除突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2]。最大能量每个椎间盘为1300~1500 J。

2 术前准备

2.1 心里护理

根据术前术中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术前患者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手术的不可知性产生过分的担心所造成。针对这一特点,在患者进手术室之前,已向其发放了《激光气化刀微创治疗》宣传册,嘱患者阅读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强调了微创技术较切开手术和其他介入治疗更安全无害。并详细告之手术的过程和方法,使患者心中有数,增加患者的信心。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特点是神经质,患者对任何不适都认为与穿刺手术不当有关。术中我们注意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顾虑,收到良好效果。

2.2 物品准备

先将电动手术床调至适宜高度,便于术者操作。检查LYPE激光治疗仪,C型臂X线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准备好环氧乙烷灭菌的激光光导纤维、三通管、脊柱穿刺针、标记笔、皮肤消毒包、局麻药物、激光防护镜、铅衣、铅围领、X线防护手套等物品。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3.1.1 病人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膝下垫软枕,以保证病人呼吸通畅和全身舒适。

3.1.2 协助医生确定穿刺部位,通过C臂型X线机确定穿刺部位,然后用龙胆紫标出穿刺点,再用碘酊固定。

3.1.3 调试好激光治疗仪。各项指标设定:发射方式脉宽(ms)1000,频率(Hz)0.5,脉冲形状连续,输出功率(W)15.0,总作用量(J)1300~1500。连接好光纤,并严防光纤打硬折或损害。

3.1.4 做好对激光的防护工作。为确保安全,术者在拔出光导纤维时,不要面向配合手术的其他人员放射激光。巡回护士此时可暂时关闭激光发射装置。注意防止眼部及皮肤的损伤,防止激光照射可燃性物质引起火灾,如酒精、棉花、纱布等。

3.1.5 手术完毕后,用创可贴覆盖切口,帮助病人佩好腰带,协助病人平卧,做好舒适护理。询问病人较术前有何变化及有何不适,并做好相应记录。护送患者回病房。

3.2 器械护士配合

3.2.1 检查光导纤维通过穿刺针露出的长度,平均应在3 mm左右,另一端由巡回护士协助接在机器上。激光治疗仪与光导纤维连接好之后,再打开电流,否则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3.2.2 在术前穿刺椎间盘过程中,时刻注意C臂X机显示上穿剌针的位置变化,及时提醒术者,以使穿刺针顺利扦入。

3.2.3 手术中,用1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髓核气化后的气体,直至手术结束。

3.2.4 在激光发射过程中,器械护士需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心理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同时还要准确报告激光穿刺能量,防止能量过大损伤周围组织。本组无一例副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孙钢,王晨光.脊柱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32-133.

[2]张典学.Nd:YAG激光经皮椎间盘减压(PLD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日中医学交流杂志,2001,3.

(收稿日期:2007-01-05)

上一篇:10例肺栓塞误诊分析 下一篇:脑钠肽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