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7 10:19:24

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摘要】:在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在整个项目预算定额中,限额水平直接影响了投资项目成败。定额标准体现了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但却不是最先进的水平,要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入产出比,必须加强管理。本文介绍了工程项目构成及其造价特点,分析了我国工程造价上升以及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预算定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施工管理措施和施工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管理的过程中,定额水平的高低是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关键,也是工程施工中投资效益和投资水平的成败所在。

一、工程项目构成及其造价特点

1、工程项目造价特点

(1)多次性:工程项目具有一个数量大、周期长的生产消费过程,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合同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若要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经济关系各方和工程造价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的要求,则必须按照建设和设计阶段进行多次的计价。

(2)分项性:通常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由许多个单项工程构成的,一个单项工程又是由多个单位工程构成的,一个单位工程又可分为多个分部工程,一个分部工程又能够分成若干个分项工程。编制工程项目造价首先是从分项工程开始,然后通过工程费用的层层汇总,再加上生产家具购置费、工器具及和设备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就形成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3)单件性: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具有不同的装饰、造型和结构,不一样的面积和体积,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设备和工艺。即便是具有相同用途的工程项目,建筑标准、建筑等级和技术水平也是有差别的,这就导致了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和实物形态的千差万别。所以,工程项目和工业产品不一样,不能够按质量、型号、规格和品种成批地定价,只能够单件计价。

2、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

工程造价是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财务费用等构成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即建设单位付给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所有的生产费用,由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间接费和税金构成,工器具、设备费用由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构成。

二、我国工程造价上升以及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

1、我国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

(1)材料价格的上涨

由于经济的发展,原材料价格定会上涨,尤其是不可再生原料(如天然气,石油,煤等),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项目成本的上升。若要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上升,我们必须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材料、比较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强管理,避免施工材料的损失与浪费;其次,在采购材料方面,应该保证质量、加强监督,商品的价格应货比三家,或者通过网上采购,尽可能的降低项目成本。

(2)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对环保、安全、健康的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配套水平及设计标准也在不断上升。城市的低矮棚户区已经被各种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所取代,不但有一般的户型,而且还有别墅、跃式和复式等户型,并且电、气、水、宽带网络、电视、电话等配套设施入户到家,这些变化一定会增加工程造价。人们对环保、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越加重视,又是导致工程造价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取费项目的增加和取费标准的提高

原有新增取费项目和取费标准的提高对工程造价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有一些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引起的,例如近年来,跟人工工资有关的附加费就由原来的教育经费2%、工会经费2%、、福利费13%等等的基础上,另外又增加了补充养老保险5%、住房公积金6%、失业保险2%、女工生育保险1%、工伤保险2%、基本医疗保险2%、基本养老保险2%等7项共37%,共计56%。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

(1)编制人员专业水平低,预算编制欠合理

有些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缺乏专业的基本知识,没有深入工程第一线进行实地考查,而是凭着自身经验和习惯编制预算,造成所编制成的工程造价预算不是缺项、漏项就是统筹不合理,没有一点科学根据,因而导致造价预算在实际的运用中失去了原有的指导作用。建设单位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不得不选择预算超标的工程造价。

(2)建设企业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不当

在工程实施阶段,建设企业认为没必要花精力、人力、物力对其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实行全面控制,过多注重对招投标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造价预算的控制,往往影响了整个阶段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从而造成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局面。例如,广东省的某房地产建设项目,就曾经因为对现场施工的造价监控安排失当,导致不合理的开支费用得以通过审核,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可见,建筑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三、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工程的第一阶段就是投资决策阶段,其项目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以优化施工方案为基础,编制具有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为了尽可能降低项目生产成本,实现比较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谨慎的选择建筑区域。一般情况下,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的原产地,在日用消费品生产上应该贴近消费者。具体流程指的是项目生产制造的方法和过程,选择的标准是经济上应该合理、适用、先进。在设备的选择方面,进口设备或国产设备的需要,应该考虑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我们要注意装置和设备的匹配问题。建设标准是编制审和批评估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是初步设计任务书、监理和设计、工程造价规模等的重要依据。建设标准能否发挥工程造价的控制功能,关键在于其标准的原则,即是否安全、经济、适用、合理。

在项目的全过程上,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根据统计,初步设计结束工程造价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从96%降低至74%;技术设计的结束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从75%下降到35%;而施工组织设计的结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水平从35%下降至10%,但是在施工阶段,通过组织和技术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为大概从5%至10%,所以,我们要注意设计阶段的控制。第一是要做好设计多方案的选择,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技术上投资管理的可能性,但是也得做好经济分析和评价,正确处理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关系,积极开展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的关键阶段。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不可忽视。只是依靠合同条款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不太现实的。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工期拖延、投资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类:首先是投资控制人员没有办法控制或者很难控制的因素,比如不可预见所以因素(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其次是可以控制的,如合同、技术、组织等。所以,若要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就必须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加强设计审查,搞好施工组织,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结束语

定额管理作为一门经济技术学科,是一个政策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建筑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其受到了建设各方的关注,业主如何对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以及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都使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青林.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10月

[2]杨洪利.论建设单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 .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月

上一篇: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水电安装工程管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