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让一题多能

时间:2022-10-27 09:52:49

精致与灵动的数学教学是关注、顺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认知特点的,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数学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语言清晰、准确到位地引导、有效传递丰富的数学信息、促进学生对新知形成理解。一道数学题目,老师可适当地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含义及联系,经过巧妙的修改,使一道简单的题目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这是对学生思维的精致引导,以此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案例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中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练习这一题时,这一题的功能不局限于看尺子读数,而是借助于尺子图进行了一些拓展。在出示直尺图的时候,我把题目改成:

在完成这一题时,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填一填;(2)读一读。

这一环节,学生读好后,我追问一句,你还可以怎样读?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因此出现了读单数、双数、5个5个读的现象。

(3)找一找;从左边起,13是第13个数吗?14呢?如果从右边数呢?

(4)你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个尺子图,并说一句话吗?

(5)接下来就跟全班小朋友做猜数游戏。

"猜猜我是谁"?

(1)我在11的后面,离11最近:

(2)我是13和15的邻居;

(3)我比16多1;

(4)我比20小;但比17大......

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孩子们掌握了很多......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大胆放手,发现规律,提高能力,最大限度给学生以拓展学习的机会。

这一题原本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们读一读0~20各数,可是我觉得这样太浪费这一题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此题进行了一些拓展,使这一题多了填数,以上就是对这道题的课堂实录。我觉得读不仅要按顺序读,还要会翻花样读。因为在认识1~5的时候就有孩子知道了双数、单数,所以借此机会再帮着孩子复习了一下。读数以后,再让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直尺上的数,并说一句话。让孩子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挖掘同学们的潜能。

案例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中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读一读。

在练习这一题时,我把图改成:

提问:你想读哪个数?

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读的数,当学生读到19时,提问:这个19出现在哪里?

生:在红绿灯上。

师:那19接下来会怎样呢?

生:减少,接下来会变成19、18、17、16、......、0。当学生读到电梯上的数时,老师说:我现在在一楼,想坐电梯到最高层,电梯上的数会怎样呢?

生:1、2、3、4、5、......、16。

反思:

把红绿灯上的12换成19,电梯从1楼到16楼,目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呈现出动态的从19数到0,从1数到16,在学生不经意的情况下,又帮学生巩固了一遍数数,这比让学生单调的从大到小数或从小到大数要有意义得多,这样数数学生不会泛味,更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孩子们的知识毕竟有限,在课的拓展中,想不到那么多的说法,我就相机提醒、举例,有意识地创设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遇到的问题,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从中激发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案例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加几》中第9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师:请小朋友们先观察这三组算式,不计算你能比较出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吗?思考一下吧!

生1:第一组里7+8的得数大,因为加号前面的数是一样大的,加号后面一个是8,一个是5,8比5大,所以7+8就比较大。

生2:第二组是8+9的得数大,因为加号前面的数是一样大的,加号后面一个是6,一个是9,9比6大,所以8+9的得数比较大。

生3:第三组7+7的得数大,因为7比8小1,7比5多2,所以,最后还是7+7的得数大。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到每组里得数大的算式,我们比较得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请小朋友计算出得数,再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刚才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反思:

第一组和第二组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思考的过程,第三题只有个别小朋友能清楚的说出比较的过程,但当第三个小朋友说出比较的方法以后,就有很多小朋友也在后面附和,这就说明,孩子们已经能接受这样比较的思想。让学生在计算前先观察,然后不计算比较出这两个算式的大小。这样设计,这道题目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还初步培养了孩子的估算意识和观察能力。

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严谨的科学,精妙的数学思维包含在丰富多彩的题解中,一道题目,我们并不一定受书本的限制,可以在题目上进行拓展,借机发散孩子的思维,既帮孩子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对未学的知识也进行了一些渗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力图创新,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

通过一题多能,拓展学生思维的视角,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以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从而达到增长智能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在发现新的解题方法时,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上一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下一篇: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