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大蒜国际市场做大做强河南大蒜产业

时间:2022-08-08 04:08:54

拓展大蒜国际市场做大做强河南大蒜产业

[摘要] 河南大蒜和山东大蒜一样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河南大蒜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面远不及山东。文章从扩大河南省大蒜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而提出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做好出口基地建设、发展行业协会、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深加工、开阔营销范围、实施品牌战略等对策,旨在做大做强河南大蒜产业。

[关键词] 河南大蒜产业 深加工 国际市场

一、河南省大蒜生产与出口现状

地处中原的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大蒜种植和资源优势。2005年全省大蒜种植面积达131.3万亩,产量411.2万吨,仅次于山东省,位居全国第2位;2006年全省大蒜种植面积与2005年基本持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表明,2007中国大蒜种植总面积约1015万亩,占全球总面积的62%,其中山东省种植面积近400万亩,河南省总面积超过100万亩,江苏省总面积接近100万亩。2004-2006年全国大蒜出口数量、创汇分别为122.70万吨、125.90万吨、166.60万吨,48707.0万美元、69929.4万美元、126271.8万美元,而同期河南省大蒜出口数量、创汇分别为6.99万吨、8.75万吨、7.15万吨,2294.0万美元、4598.0万美元、5054.0万美元。另据山东检验检疫局数据表明,山东大蒜2007年1月至11月,共出口104.58万吨,占据了全国出口总量的90%。另据山东检验检疫局数据表明,山东大蒜2007年1至11月,共出口104.58万吨,占据了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数据表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出口小省,出口潜力很大。

二、扩大河南省大蒜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外向型农业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及沿海省份相比,河南省外向型农业中介服务组织数量少,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和企业不能快速、准确地应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在大蒜销售过程中,由于经纪人队伍缺少配合,竞相压价,给国外蒜商可乘之机,使得这几年的蒜价一跌再跌,甚至出现了欧美蒜农控告河南大蒜有意低价倾销的风波。

2、产品档次低、加工品占总产量的比重小

大蒜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料性产品居多,而高附加值产品偏少,使得在现有市场上,产品竞争力有限,效益低,回报少。2006年,河南省出口的大蒜70%为原料产品,而平均每t可增值200-300美元的保鲜蒜米等,至今未能形成出口规模。目前国际上开发的大蒜加工制品约有130多种,但我国只开发40多种。中牟现有大蒜加工企业10余家,主要产品有蒜片、蒜粉、蒜油和糖蒜。然而,生产蒜粉、蒜片的大部分厂家仍然采用传统的烘干、腌制法,整个大蒜业深加工水平偏低。如果不能走出卖蒜的原始阶段,农民将难以走出卖蒜难、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河南大蒜做到产品升级也并非难事。据业内人士透露,山东金乡县某大蒜加工集团运用速冻干燥真空技术让原来1000元/吨的大蒜增值至2.5万元/吨,产值增长了25倍。成本却只需要5000元。

3、绿色壁垒限制

中牟县虽然编制了我国大蒜业的最高标准一“中牟大白蒜国家标准”,其韩寺镇郭庄村早在2003年就拿到了欧盟GAP认证证书,其产品可以直接进入欧盟超市。但是,就全县而言,标准的实施尚缺乏贯彻落实的组织体系和保证措施。大部分蒜农还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的要求进行栽培种植,致使大蒜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在出口创汇方面受到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农药残留和有害生物问题仍然制约河南省的大蒜出口。为此,河南省近几年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但受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制约,检验检测手段仍比较落后,如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的检测指标精确度为0.01mg/kg,而河南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系统仅能精确到1mg/kg。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食品认证,更没有进行国外卫生注册认证,目前,河南省仅有17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绿色食品的注册登记,70家出口企业获得国外卫生注册,分别只占全国总量的1.62%和2.45%。

4、产品外观形象欠佳

有些蒜农不注意产品的外观,不削根(或根须没有削切整齐),蒜柄参差不齐,造成大蒜外包装形象欠佳。例如,我省部分产区不注重大蒜初级加工(如削根、整理蒜柄等),每吨蒜价比江苏邳州大蒜低300元,比山东金乡大蒜低120元。

5、国际市场狭窄

据统计,河南大蒜出口市场主要集中要集中在印尼、美国、阿联酋、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山东大蒜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使得大蒜出口市场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稍有波动就难以承受。

三、拓展河南省大蒜国际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指导工作的力度

当前河南大蒜出口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国外客户渠道少,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国际市场和进口国的准入政策,迫切需要政府商务部门、进出口商会帮助他们获得相关信息,如不同国的市场容量、消费水平与习惯、价格走势;国内外大蒜生产基础产量及主要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等等。政府在发展大蒜产业中要有所作为。一是要充分利用政府拥有的行政职能和有限的财政资源,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起促进大蒜产业发展的平台。这方面可以借鉴山东省金乡的做法,通过举办“大蒜节”、大型交易会、博览会和论坛,以及建立专业网站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客商。二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简化办事程序,为客商开通绿色渠道,提升中牟县大蒜的知名度。河南省应采取切实措施,培育扶持一批外向型农业中介组织,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一是鼓励现有的专业协会和商会增设、充实对外分部,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支持外向型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同业商会充分运用世贸规则,积极开展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等活动,维护河南省农业行业的合法利益。三是积极为外向型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允许其申报国家和省有关项目。四是加强河南省大蒜外经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国内外大蒜市场信息的综合和工作,及时提供国内外大蒜市场供求和价格等动态信息。

2、做好出口基地建设,严格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河南省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加快郑州、开封为中心的大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推进大蒜标准化生产,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分级包装,切实提高质量。同时,要发挥经纪人和行业协会在大蒜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带动标准化生产,建成真正的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中牟大蒜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使优质品率提高了10%,出口量更是占到了全国大蒜出口额的1/5,还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

“中牟大白蒜”也被注册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因此,要以标准化生产来确保河南省大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信誉,拓展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3、发展行业协会,扶持龙头企业

针对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各大蒜主产区应尽快建立大蒜行业协会,严格遵守大蒜出口最低限价的规定,加强监管,切实加强对行业的指导和约束,实行行业自律,严肃查处无序竞争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完善的协商、谈判制度,保证既能多出口又能多创汇。扶持出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放宽省内企业、外资企业经营大蒜资格审定,形成出口群体优势;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做好国际国内卫生注册、登记申报工作,使其更多地获得国外产品认证和卫生注册认证,为农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鼓励创汇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形成公司、基地相联合,建立稳固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出口基地,实现创汇农业稳步、快速、协调发展。

4、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深加工,调整出口结构

大蒜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卖价较高,需求潜力,而且能转化掉更多的原蒜。据了解,每生产1吨纯度为10%的大蒜素需原蒜10吨,卖价达到每吨20万元,生产1吨蒜油可消耗300-400吨鲜蒜,市场售价高达30-50美元/kg。目前,大蒜素在德国的销量已超过大众药品阿司匹林,在俄罗斯和日本近几年的销量也大大上升。一是要制定、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一批大蒜加工储存项目。二是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向度高的大蒜精深加工项目。三是鼓励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经纪人合股办厂,通过兼并、联合或重组等形式,增强现有大蒜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强品牌意识,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出口创汇优势。四是吸引国外大蒜经销商落户中牟,投资办企业,为大蒜的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开发提供新的机遇,提高大蒜的出口竞争力。

5、开阔营销范围,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加强大蒜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站和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网站,及时整理各种农产品宏观政策、国内外大蒜市场信息及产品保鲜、加工、贮藏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为大蒜销售提供畅通的信息宣传渠道;同时,应加强网络宣传。如设立大蒜信息宣传网站,适时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河南大蒜的产品信息、即时动态等,实现网上销售、网络招商,开拓大蒜销售的新渠道。二是积极申办“河南,中国大蒜节”或召开大蒜招商引资会。中国大蒜节现已在江苏省射阳县、邳州市等地举办,举办地借助大蒜节的有利时机,积极宣传本地大蒜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面,均取得明显效果。我省可适时举办第四届大蒜节或其它大蒜推介会,以节会拉动和发展我省大蒜产业,加强与国外客商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大蒜知名度。

目前河南蒜头的出口,大部分企业仅按照外商要求的品牌来进行生产和包装,而没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出口到国外的大蒜多数不是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而是再进一步加工。外商利用自己的品牌销售,从而谋取更多的利益。河南大蒜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的国际知名度,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出口企业可联合注册大蒜商标品牌,共同拥有和使用,扩大河南大蒜的影响,以品牌赢取市场,克服被动局面。

上一篇: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广西能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