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信任的教育改变

时间:2022-10-27 09:18:19

意外信任的教育改变

起因:面对后进学生的烦恼

杨浩是一个让我头痛的学生:上课睡觉,不交作业,班级活动没兴趣,对老师不礼貌,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我多次找他沟通,他除了口头上的敷衍,行动上毫无改变,简直就像一块顽石。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在寻找走进他的机会……

经过:意外信任带来的激活

“咚、咚、咚”,杨浩又在呼呼大睡,我走上前用手指轻敲课桌。不料他睡眼朦胧地瞄了一眼又撇过脸睡了,我心中已有些许不悦。“啪!”用手拍他的课桌,“杨浩,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杨浩被惊醒了,抬起头,极不耐烦地冒了一句:“啥子嘛?”

我不禁有点生气,软中带硬:“请你回答问题!”

“不晓得。”不待我提问,杨浩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非常干脆且不屑的回答。

他的“玩世不恭”令我有些难堪:“上课睡觉,当然不知道,请你认真听讲。”

“我不想听!”他的语速极快。

“为什么?”我竭力压制怒火,想听听他的解释。

“你讲的东西太无聊,就是催眠曲。而且,这些东西对我完全没用?我又不想考大学。”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满不在乎的样子。

“不想考大学就不学了?那你来学校干嘛?”对他这种态度,我已怒气渐生。

“是我爸妈让我来的,我才不想来。”他有气无力的回答。话说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已有人窃窃私语。随即,教室里又安静下来,同学们齐刷刷的看向我!

我顿觉不妙,这样下去,只会激化矛盾,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但对他这种不想学习、不尊重他人的言行也不能放任自流。我深吸口气,努力平息自己的情绪,轻声问:“你对什么有兴趣?”

他愣了一下。不过只一会,他又略带鄙夷地瞟了我一眼,说:“兴趣吗?当然有!篮球啊!说了你也不懂!”这时,教室里早已鸦雀无声,大家屏住了呼吸,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我,看我怎么“接招”。显然,我已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怎么办呢?我的大脑高速旋转,决定将计就计。

“孩子们,喜欢篮球吗?”我示意他坐下,转身对全班同学问道。

“喜欢……”,“不喜欢……”同学们七嘴八舌,不过,很快又识趣地安静下来,面面相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微微一笑:“今天就说说篮球吧,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怎么样?”大家顿时兴奋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我喜欢,篮球运动是力量和技术的抗衡……”苏军说。

“我喜欢,篮球明星科比是我的偶像……”徐辉说。

或滔滔不绝,或简短凝练,或激情飞扬,或娓娓道来,课堂热闹非常。

而他却不以为意地坐在那,一脸的不屑和满眼的冷漠,似乎心底在说:“热闹是他们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但当周涛谈到詹姆斯时,他瞥过头看了一眼,撇了撇嘴。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不服气”三个字!

我抓住这个点,问道:“杨浩,周涛说的不好吗?”

“不好!詹姆斯是我最崇拜的偶像,我比他了解的更多。”他接过话大声说,全班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詹姆斯,是一名黑人,家境贫困,随着母亲到处流浪。为了摆脱贫困,他才走上了篮球的道路……”

我静静地听着,惊讶地发现他竟如此健谈。当说到詹姆斯为了梦想强忍伤痛艰难训练时,他的眼睛润湿了,声音也低了许多;当谈到詹姆斯在NBA赛场上展露风采收获佳绩时,他激动万分、神采飞扬;当他慷慨激昂地向偶像致敬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也沉浸在了篮球的世界里。

我满意地笑了笑,大声地说道:“讲得真好!”他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又走回了讲台。

“同学们,在成功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荆棘和坎坷,但因为有了梦想,一切的努力和付出才值得。”我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他身上,“就像詹姆斯一样,在成功之前,不也是卑微的努力着么?”

他脸有点红了,迷茫的眼神渐渐清晰起来。

“刚才有同学说不喜欢篮球,我想听听你们为什么依然能静静的听杨浩讲完,并报以掌声呢?”

刘源说:“杨浩说得很精彩!我们应该给予他肯定和鼓励。”

蒋欣然说:“我虽然不喜欢篮球,但认真倾听、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说得好!认真倾听、尊重他人是美德。生活中,总会遇到不感兴趣的时候,但是,不能因为不感兴趣,就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来学校读书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同学们此时好像明白了我的用意,眼睛齐齐的看向了杨浩。他的脸绯红,不停的搓自己的双手,欲言又止。

我赶紧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笑着说,“今天大家说得很好,我希望上化学课时也有同样精彩的表现。当然,我也要改进我的教学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教室里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杨浩也鼓起了掌。

结果:教育信任带来的改变

此后,在他打篮球的时候,我会“无意”中出现在操场散步;我也会时不时地和他“偶遇”在食堂,与他拼桌。特别是在年级篮球赛中,我大胆地鼓励他担任队长,组织男生积极参与,他娴熟的技巧、与队友巧妙的配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欣赏。

慢慢地,杨浩改掉了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的坏习惯,对我的态度明显好转,对待同学的态度就更好了,成绩也有了起色。月考后,我送给他一张詹姆斯的海报,他轻轻的说了声“谢谢”,举着海报飞也似的跑了,我似乎看到他举着的是一只渐渐飞去的风筝……

(注:文中涉及学生均为化名。)

反思:

这个故事,由杨浩睡觉不听讲的矛盾引起,通过发现他喜欢篮球这一契机,引导全班学生参与讨论,再利用后续措施加以巩固。它让我有了更深的领悟:

(1)班主任工作需要尊重兴趣,激发潜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让学生的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

(2)班主任工作需要用心观察,捕捉契机。立德树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抓住瞬间的教育契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3)班主任工作需要因势利导,顺应自然。正如李镇西所说,“真正的教育效果,总是发生在自然而然的情景中。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一定要非常明确,而教育过程则一定要不露痕迹。”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快乐学语文 下一篇:好的开场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