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21:45:01

意外保险论文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对因医疗意外引起的医疗纠纷,法院依据法律关于公平责任原则的规定判决由医患双方分担责任。这种风险分配模式存在不足之处,无法达到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果。为此,应当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其理由是:医疗意外可以纳入保险制度所指称的危险范畴;针对医疗意外设立保险制度符合一般保险制度对危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设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应对风险分担模式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具体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促使全社会形成关于医疗意外的风险意识;借鉴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的成功经验;设立医疗意外风险保障基金。

一、案情简介

1999年4月13日凌晨6点,患者时某来到青湖卫生院求医。经当班医生诊断为普通感冒。因为是急诊时间,医生按规定没给她打青霉素,而给她开了丁胺卡那霉素进行点滴治疗。但一瓶丁胺卡那霉素还未挂完,时某就脸色青紫,呼吸急促。经医生及时抢救无效后死亡。尸体解剖结果表明,时某是特异体质致药物过敏死亡。患者家属于2002年5月诉至县法院要求赔偿。诉讼中经连云港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此为非医疗事故。法庭审理后认为,虽然被告在对受害人时某的诊疗抢救过程中没有过错,但由于时某的死亡与卫生院的诊疗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双方应按照公平原则各自承担50%的责任。一审判决卫生院赔偿原告209460元。卫生院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予以驳回,维持原判。

二、法院判决的依据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意外引发的医疗纠纷。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不同。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由于存在医方的过失,依照侵权行为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当然应由其承担责任。而在医疗意外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损害事实,但这不是出于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由于医方没有主观上的过错,因此不能依据过错责任原则要求其承担责任。对患方(即患者及其亲属)来说,也不存在他们在医疗意外中的主观过错问题,因而也不可能要求他们承担过错责任。由于医患双方均无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法院就此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判决由本案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损害后果分担责任。

三、双方分担医疗意外风险模式之不足

法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判决医患双方共同对医疗意外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负责,实际上即是将医疗意外的风险分配由医患双方共同承担。这种风险(责任)分配模式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根据,但就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而言,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从经济效果来看,其一,对患方来说,患方自行承担一部分损害后果,意味着他将承受起一定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上的负担非属于家庭计划之中,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会对患方正常的生活造成冲击。对某些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更会使其生活难以为继。而医疗意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一旦发生,损害后果通常会比较严重。对此问题,风险分担模式并没有加以考虑。其二,对医方来说,医疗意外是医疗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法根本克服。如每一次医疗意外都要医方承担一定的责任,作出一定的经济开支,累计起来将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据江苏省对医疗纠纷所作的一次调查显示,只有25%左右的医疗纠纷的真正起因是医疗事故。因此,依据公平责任原则要求医方就医疗意外分担部分责任,尽管不是全部责任,累计起来也将使医院难以承受。如何面对这种状况,风险分担模式也没有触及。

从社会效果来看,其一,对患方来说,如个人及家庭难以消解这种经济负担,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生活安定,则会增加社会救助的负担。其二,对医方来说,负担难以承受的累计而至的巨大经济开支,必然会影响医疗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使医务人员因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实施正常的医疗手段,不敢采用医疗新技术,只得采取自卫性医疗措施。这显然不利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阻碍整个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患方群体及整个社会都不利。其三,风险分担模式对医患双方所关注的经济负担问题未加考虑,双方间的纠纷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思考

法院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判决由医患双方分担责任,只是在医患双方间对医疗意外风险的承担作出了划分,尚留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必须设计其他解决方案与之配合应用,以期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双方间的纠纷。为此,应当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理由如下:

第一,医疗意外可以纳入保险制度所指称的危险范畴。“无危险则无保险”,危险的存在是构成保险的第一要素。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危险发生存在可能、危险发生时间不能确定、危险所导致的后果不能确定、危险的发生并非故意造成的。医疗意外是医方无法预料和防范的意外事件,在正常的医疗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的可能;人们并不能确定医疗意外发生的具体时间;医疗意外造成了病人人身损害,但造成多大损害人们事先也无法预料,损害后果不确定;医疗意外也不是患方或医方故意造成的危险。由此可见,医疗意外,作为一种危险,符合保险危险的四个特征,属于保险危险的范畴,可以作为保险制度适用的对象。

第二,针对医疗意外设立保险制度符合一般保险制度对危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无损失,无保险”,一般保险的机能在于进行损失补偿,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在医疗意外所致的人身伤害事故中,其后果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或健康受到损害,而且由此还必然给本人或他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医疗意外保险制度虽然不能填补前者,却可以填补后者,由此而减轻或消除医患双方的经济负担,维护双方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这符合一般保险制度的目的。

第三,设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应对风险分担模式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保险基本理论认为,任何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遭受损失的危险,单个人对付自然力量或者外界力量所造成损失的能力,十分有限,只有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消除单个人抵御自然或者社会风险所存在的不足。在这一保险理念之上建立起来的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将医疗意外的风险分散于患方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中,比单纯的医患双方分担风险的模式,自然有更强大的能力来消化医疗意外造成的损失、消除医患双方所承受的沉重经济负担。最终,可以起到化解双方间的纠纷,保障患方个人及家庭生活安定,保障医方正常的生存、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四,还需指出的一点是,医疗意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促进医学科学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因之一。通过正确面对医疗意外,认真总结分析,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这些又能使后来的患者和整个社会获益匪浅。因此,充分利用各方和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不仅仅是消极化解式地应对风险,它还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意外灾害、保障自身安全、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五、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构建

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促使全社会形成关于医疗意外的风险意识。这是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人类健康,人们对医学的信心和期望、对医者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媒体中的一些片面报道,使得人们的思想上有一个误区,即认为医学已经无所不能。事实上,现代医学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面临的难题依然很多。它并不能根本杜绝医疗意外,因此,有必要纠正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使人们对现代医学的现状有清醒认识,形成“治病存在风险”的普遍观念,为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可以借鉴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的成功经验,设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患者或其亲属和保险人订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患者因医疗意外受到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依约定的金额或双方确定的赔偿金额表给付保险金。该保险由患者或其亲属在医方挂号接受诊疗服务时投保,由医方办理承保手续,不另发保险凭证。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对因医疗意外引起的医疗纠纷,法院依据法律关于公平责任原则的规定判决由医患双方分担责任。这种风险分配模式存在不足之处,无法达到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果。为此,应当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其理由是:医疗意外可以纳入保险制度所指称的危险范畴;针对医疗意外设立保险制度符合一般保险制度对危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设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应对风险分担模式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具体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促使全社会形成关于医疗意外的风险意识;借鉴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的成功经验;设立医疗意外风险保障基金。

一、案情简介

1999年4月13日凌晨6点,患者时某来到青湖卫生院求医。经当班医生诊断为普通感冒。因为是急诊时间,医生按规定没给她打青霉素,而给她开了丁胺卡那霉素进行点滴治疗。但一瓶丁胺卡那霉素还未挂完,时某就脸色青紫,呼吸急促。经医生及时抢救无效后死亡。尸体解剖结果表明,时某是特异体质致药物过敏死亡。患者家属于2002年5月诉至县法院要求赔偿。诉讼中经连云港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此为非医疗事故。法庭审理后认为,虽然被告在对受害人时某的诊疗抢救过程中没有过错,但由于时某的死亡与卫生院的诊疗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双方应按照公平原则各自承担50%的责任。一审判决卫生院赔偿原告209460元。卫生院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予以驳回,维持原判。

二、法院判决的依据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意外引发的医疗纠纷。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不同。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由于存在医方的过失,依照侵权行为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当然应由其承担责任。而在医疗意外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损害事实,但这不是出于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由于医方没有主观上的过错,因此不能依据过错责任原则要求其承担责任。对患方(即患者及其亲属)来说,也不存在他们在医疗意外中的主观过错问题,因而也不可能要求他们承担过错责任。由于医患双方均无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法院就此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判决由本案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损害后果分担责任。

三、双方分担医疗意外风险模式之不足

法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判决医患双方共同对医疗意外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负责,实际上即是将医疗意外的风险分配由医患双方共同承担。这种风险(责任)分配模式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根据,但就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而言,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从经济效果来看,其一,对患方来说,患方自行承担一部分损害后果,意味着他将承受起一定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上的负担非属于家庭计划之中,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会对患方正常的生活造成冲击。对某些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更会使其生活难以为继。而医疗意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造成危害,一旦发生,损害后果通常会比较严重。对此问题,风险分担模式并没有加以考虑。其二,对医方来说,医疗意外是医疗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法根本克服。如每一次医疗意外都要医方承担一定的责任,作出一定的经济开支,累计起来将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据江苏省对医疗纠纷所作的一次调查显示,只有25%左右的医疗纠纷的真正起因是医疗事故。因此,依据公平责任原则要求医方就医疗意外分担部分责任,尽管不是全部责任,累计起来也将使医院难以承受。如何面对这种状况,风险分担模式也没有触及。

从社会效果来看,其一,对患方来说,如个人及家庭难以消解这种经济负担,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生活安定,则会增加社会救助的负担。其二,对医方来说,负担难以承受的累计而至的巨大经济开支,必然会影响医疗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使医务人员因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实施正常的医疗手段,不敢采用医疗新技术,只得采取自卫性医疗措施。这显然不利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阻碍整个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患方群体及整个社会都不利。其三,风险分担模式对医患双方所关注的经济负担问题未加考虑,双方间的纠纷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思考

法院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判决由医患双方分担责任,只是在医患双方间对医疗意外风险的承担作出了划分,尚留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必须设计其他解决方案与之配合应用,以期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双方间的纠纷。为此,应当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理由如下:

第一,医疗意外可以纳入保险制度所指称的危险范畴。“无危险则无保险”,危险的存在是构成保险的第一要素。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危险发生存在可能、危险发生时间不能确定、危险所导致的后果不能确定、危险的发生并非故意造成的。医疗意外是医方无法预料和防范的意外事件,在正常的医疗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的可能;人们并不能确定医疗意外发生的具体时间;医疗意外造成了病人人身损害,但造成多大损害人们事先也无法预料,损害后果不确定;医疗意外也不是患方或医方故意造成的危险。由此可见,医疗意外,作为一种危险,符合保险危险的四个特征,属于保险危险的范畴,可以作为保险制度适用的对象。

第二,针对医疗意外设立保险制度符合一般保险制度对危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无损失,无保险”,一般保险的机能在于进行损失补偿,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在医疗意外所致的人身伤害事故中,其后果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或健康受到损害,而且由此还必然给本人或他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医疗意外保险制度虽然不能填补前者,却可以填补后者,由此而减轻或消除医患双方的经济负担,维护双方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这符合一般保险制度的目的。

第三,设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应对风险分担模式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保险基本理论认为,任何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遭受损失的危险,单个人对付自然力量或者外界力量所造成损失的能力,十分有限,只有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消除单个人抵御自然或者社会风险所存在的不足。在这一保险理念之上建立起来的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将医疗意外的风险分散于患方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中,比单纯的医患双方分担风险的模式,自然有更强大的能力来消化医疗意外造成的损失、消除医患双方所承受的沉重经济负担。最终,可以起到化解双方间的纠纷,保障患方个人及家庭生活安定,保障医方正常的生存、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四,还需指出的一点是,医疗意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促进医学科学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因之一。通过正确面对医疗意外,认真总结分析,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这些又能使后来的患者和整个社会获益匪浅。因此,充分利用各方和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不仅仅是消极化解式地应对风险,它还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意外灾害、保障自身安全、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五、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构建

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促使全社会形成关于医疗意外的风险意识。这是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人类健康,人们对医学的信心和期望、对医者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媒体中的一些片面报道,使得人们的思想上有一个误区,即认为医学已经无所不能。事实上,现代医学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面临的难题依然很多。它并不能根本杜绝医疗意外,因此,有必要纠正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使人们对现代医学的现状有清醒认识,形成“治病存在风险”的普遍观念,为构建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可以借鉴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的成功经验,设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患者或其亲属和保险人订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患者因医疗意外受到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依约定的金额或双方确定的赔偿金额表给付保险金。该保险由患者或其亲属在医方挂号接受诊疗服务时投保,由医方办理承保手续,不另发保险凭证。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而作为旅游业软环境之一的旅游保险却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旅游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旅游保险的收入过低。2000年,我国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而旅游保险的收入,以市场份额最高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例,也仅为5888万元。由此推算,中国旅游保险的保费收入不足1亿元,仅占旅游收入的0.025%。2001年,全国国内出游的人数7.84亿人次,旅游收入5566亿元,按每人购买10元的旅游保险计算,一年就该有70多亿元巨额保费收入,而实际的保费收入却只有这一数字的20%左右。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为3878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如果以现行旅游保险较低价格10元推算,国内旅游保险费总收入可达87.8亿元.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旅游业收入近年来每年都以迅猛的势头增长,但是旅游保险的收入却增长缓慢,与旅游业的发展不相协调,旅游保险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2、旅游意外保险险种少,产品单一。目前我国的旅游意外险险种主要有四大类: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旅游救助保险。其各自的内容见表1。这实际上是以普通的意外伤害保险来代替旅游保险,旅游保险的自身定位不清。这些险种无法涵盖旅游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旅行中行李遗失、证件遗失、因行李及证件遗失而引起的额外的旅行及食宿费用、对他人的伤害及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等。

3、开办旅游意外保险业务的公司较少,且旅游保险业务得不到重视。我国的旅游保险有旅行社责任保险和旅游意外保险两种,分别属于财产险和寿险,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财产险和寿险必须由不同的公司经营,所以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保险公司。目前,国内只有三家比较大型的保险公司经营旅游意外保险业务,它们分别是太平洋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二、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1、游客保险意识淡薄,投保积极性低,主要是因为游客的保险意识薄弱,侥幸心理强。这导致热旅游、冷保险的重要原因。游客通常认为,外出旅游就几天的时间,根本不会出事,犯不上自己掏腰包买保险,或者认为买保险不吉利。

2、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业务不重视。由于旅游保险本身具有保险期限短、赔付率高而利润低的特点,造成保险公司对开办旅游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在旅游保险的宣传、险种的设计开发、销售方式的开拓创新方面都显得不太重视。此外,就是保险公司对旅游风险的控制技术水平较低。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数的旅游意外险只针对旅行社团体进行销售,而对于自助游的散客暂不承保。这是因为团体险可以使保险公司通过简单的承保程序为大量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人提供保险保障,而自助游旅游者由于身体素质、文化背景、旅行经历、旅游目的地各不相同,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为保险公司选择承保对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由于风险控制水平比较低,难以对旅游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很多保险公司旅游意外险产品都将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滑翔、登山、攀岩、探险、狩猎、蹦极运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搏击、特技表演、赛马、赛车作为责任免除条款,而这些风险系数较大的项目正是随着野外生存游、生态游日益流行的今天,旅游者们最希望得到保障的方面。

3、旅游保险的险种存在问题。在旅行社责任险方面,它的费率是确定的,缴费实行一刀切。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如:旅游期限长短、风险大小、旅行社的经营情况而有所变化。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旅行社大打价格战,有些短线游的纯利润平均只有人均5元钱左右,甚至更低。因此,规模较小的旅行社有时一年赚不到钱,甚至会是亏损。而旅行社责任险又是强制性保险,至少2万元的保费对于它们是一个不小的包袱。这就使旅行社陷入了不得不买,可又没钱买的尴尬境地。一些规模较大、收入较高的旅行社就比较愿意购买旅行社责任险,用以转嫁自身的风险。另外,旅行社责任险的条款本身也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游客自由活动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责任,因为这不属于旅行社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究竟是旅行社的责任还是游客的责任,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而责任归属不明确,保险公司就可能拒赔。另外在在旅游意外险方面,险种不够完善,覆盖面较窄。

4、旅行社经营不规范。一是因为旅行社的经营还存在着不规范经营的因素。旅行社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常常会夸大旅行社责任险的保障范围,当游客发生的事故属于旅行社主观扩大的保险责任范围之外时,保险公司就会拒赔,这就容易引发法律纠纷,从而损害保险公司和游客的利益。二是旅行社应该在理赔中承担及时提供相关证据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这一点上,一些旅行社认识不足,旅行社出了事故后理赔不积极,直接导致了理赔难。

三、发展旅游保险的对策建议

1、加大旅游保险宣传力度

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态度冷淡导致旅游保险市场需求方面的匮乏。针对这种状况,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媒体要对游客或潜在的游客进行旅游保险的宣传,既需要保险经营者和政府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又需要通过大量的风险事故来教育民众,加快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强化其保险意识,使其既愿意投保,懂得购买适合出行的保险,又熟悉一旦事故发生后理赔的程序。2、加强保险公司服务功能。这主要指的是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第一、在销售服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保险产品销售渠道过窄。大力发展旅游保险,保险公司必须改善与拓宽其销售的渠道。可以让旅游保险产品上银行柜台。现在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与国内银行签订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多为销售保险公司的分红险与投连险。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让银行销售相关的旅游保险产品。银行网点众多,银行销售旅游保险产品,既可以有效地节约保险公司的成本,又方便了游客投保,游客可以在银行办理支付款项时,既可办理旅游保险,同时还可以增加银行的收入,实乃“三赢”之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要积极地发展网上投保业务,推进旅游保险产品的销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网上投保可以有效地节省营销和广告成本,减少中介环节和由于利益驱动给保险公司和游客带来的风险。24小时全天候在线作业,可以使游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投保。目前,国内各保险公司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网上投保方面,如购买了泰康人寿的“旅游救援保障计划”的游客,出游前只需要登录“泰康在线”填写有关出游信息,公司就会根据客户提供的E-mail地址将电子保单及时发送到其信箱中。平安保险公司在2002年9月推出了旅游自助卡,它将保险产品的外在形态设计制作成为配有账号和密码的保险卡,游客在出游前,登录平安“PA18”网站,填写相关的信息。自助保险卡的最大特点是购买与消费相分离,即“平时购买,用时投保”。第二、在售后服务上,保险公司的核损、定损及理赔一定要及时。如果保险公司的这些售后服务跟不上,将会对游客造成损失。游客的出游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大。游客可能在一个地方投保而在另一个地方出险;甚至可能是在国内投保,而在国外出险。这些都为保险公司的核损、定损及理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个保险公司之间要加强合作,包括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的合作,利用各自的网点优势,快速核损、定损,及时理赔。

3.加快旅游保险产品研发。现有的旅游保险险种远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只有产品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供应者的尴尬境地,所以保险公司应在产品开发上下大力气。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1)加大新险种的开发力度,将旅游保险服务延伸到吃、住、行、游、购各个环节,深化现有产品之间的互补性,形成系统的旅游保险链,为游客提供全面保障。(2)扩大旅游意外险的承保范围。保险公司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对旅游险市场和旅游险条款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出不同的保单,尽可能为所有的游客提供合适的保单,并可以将自助游游客纳入保障范围,针对团体、散客以及公务旅游者的不同旅游特点设计不同的保险条款,确定不同的费率,加强风险防范。(3)针对特定的旅游项目设计单项保障。像过去不提供保险保障的探险旅游、野外生态旅游、漂流、登山、峡谷旅游等,随着人们旅游方式的转变,现在此类项目已日渐流行,旅游者们对此类项目的保险也是翘首期盼,保险公司可设计此类项目的相关保险,将过去不可承保的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带来利润。

4.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我国旅游保险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险的监督与检查,要将旅行社是否开办旅行社责任险作为对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在向旅行社办理经营许可证的时候、在进行旅行社业务年检的时候,要对于没有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惩罚,以有效地提高旅行社办理旅游保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采取措施,依法督促旅行社向游客推荐旅游意外险的责任和义务,使旅行社在普及旅游保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尽快制定出一些关于旅游质量评判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在归属责任时更加明确,节约时间,节省人力物力。

论文关键词:旅游保险;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旅游保险是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旅游保险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旅游保险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崔连伟.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保险业的思考.旅游学刊.

[2]李红雨.对发展我国旅游保险业的思考.经济师.

[3]张广海,张哲.我国旅游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全国商情.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般文科称为毕业论文,理科称为毕业设计。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完成毕业论文,普遍的流程: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在学生做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肩负起指导查阅资料、筛选资料、修改论文等作用。

近年来,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总是不多,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论文固然难以令人满意,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尽如人意。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不够。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以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之时,正值毕业之际,学生面对就业。由于就业形势亦不乐观,因此,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就业压力,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求职、面试,甚至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而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学生不用上课,更无需考勤,对毕业论文只好匆忙应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时间少,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二、质量欠佳。毕业论文普遍存在抄袭现象,应付式完成论文,导致论文质量不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2004、2005、2006三个年级本科生的论文写作现状进行调查。实际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5份,有效问卷265份。69.1%的同学认为身边存在较多或很多抄袭现象,然而在发现抄袭现象后,却有47.7%的学生觉得正常,13.7%的同学甚至当作没有发现,这说明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偏差,论文质量不容乐观。

如何防止毕业论抄袭呢?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经管系率先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以毕业实习报告的形式替代。学生根据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形成毕业实习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毕业论文过度抄袭。

以下是经管系营销0901班某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纲要。

实习报告题目:论电话营销———深圳阳光保险公司实习体会

摘要

关键词

1.实习单位简介(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1.1公司简介

1.2主营业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儿童保险,意外保险,教育金保险,大病保险,理财保险等多类保险业务)

1.3运作模式

2.实习岗位简介

2.1部门简介(电子商务部)

2.2工作流程

2.3岗位职责(跟踪服务、维系CRM、开拓渠道)

3.实习所感

3.1实习困惑(团队协作/人际关系的处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付出与收获的比例)

3.2实习心得(抗压力增强、看待问题多元化、脾气性格有所收敛)

3.3未来计划(潜心学习电话销售技巧及客户关系维系、尝试不同岗位)

用毕业实习报告代替毕业论文,能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减少论文抄袭。因为没有没有同实习单位同岗位的实习心得,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如何去完成本次实结,主题明确,接近生活和工作,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照搬照抄。

其次,增加学习动力。在实习报告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能主动的了解公司,掌握工作岗位上的信息,正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工作态度的积极性对其将来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在完成报告会碰到许多的困难和疑惑,学生自然的想到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再次学习使学生有所收获。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旅游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旅游保险,是指旅游活动的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在旅游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在旅游活动中死亡、伤残、疾病时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1997年国家旅游局了《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将旅游意外险明确为强制保险,由此确立了我国旅游保险的基本框架。1999年,中国人寿在国内首家推出了《旅游意外保险条款》,2000年后旅游保险渐成规模。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但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为旅游者提供安全保障的地方旅游保险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地方旅游保险,解决这诸多问题,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服务,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部门面临的艰巨的任务。

一、地方旅游保险的现状问题分析

1.地方旅游保险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旅游行业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无法对旅游过程中哪些是旅游企业的责任,哪些是旅游者的责任进行界定。以旅行社责任险为例,这一险种是以旅游社对旅游意外或事故有直接责任为前提的,如果有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如果没有责任,保险公司则不负责赔付。

2.地方旅游保险发展不完善,对旅游保险市场缺乏准确定位,保险种类相对单一,险种发展不平衡。地方旅游保险没有根据具体旅途中会遇到的风险状况,确定个性化的保险范围和保险费用,旅游者对旅游保险都持谨慎态度。旅游意外伤害险及医疗救助险等承保的风险类型更广泛,对游客的保障更为充分,承保方式更灵活,市场空间也理应更大。但由于旅游险种、保险业务办理的复杂性和对消费者欠缺旅游保险的宣传,使旅游者忽视旅游意外伤害险及医疗救助险在整个旅游保险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险种发展很不平衡。

3.旅游者保险意识淡薄,投保积极性低。根据2001年起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同时,旅行社保险公司出售相关的旅游保险,由旅游者自愿选择。近80%的旅游者混淆了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两个险种,误以为旅行社责任险已经附带了旅游者发生意外时的保险责任。旅游者普遍存在着侥幸心理或者认为买保险不吉利,认识不到旅途中客观存在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4.投保渠道不畅通,地方旅游保险对开拓旅游保险新领域积极性不高。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了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实际却只有约10%至20%的收入,有八至九成的市场尚未开发。目前我国旅游保险的投保渠道主要有旅行社、机票点代售、网上投保3种方式,机票点代售的网点还不多,网上投保还未普及,由旅行社完全保险销售,旅行社成为最主要的投保渠道,而对开拓旅游保险新领域的积极性不高。

5.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业务重视不够。由于旅游保险本身具有保险期限短、赔付率高而利润低的特点,造成保险公司对开办旅游保险业务的重视不够,在旅游保险的宣传、旅游保险险种的设计开发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旅游保险链,无法为游客提供全程式的服务.

6.保险公司市场缺乏旅游保险业务专门人才。由于缺少开展旅游保险业务的专门人才乏,限制了旅游保险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影响了旅游保险业发展。由于旅行社人员对旅游保险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其很难向旅游者作详细准确的说明和推荐合适的险种,所以限制了旅游者的购买热情。

7.旅游保险业务销售渠道相对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地方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的宣传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宣传投入不足。通过旅行社投保的游客多数不清楚是否投保、投保了什么险种、拥有哪些权益以及如何索赔。更多的自助旅游者(约占90%)则成为旅游保险的盲点。由于宣传不到位,现有旅行社责任险面临的有利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二、发展地方旅游保险的解决对策

1.地方保险公司要依托政府的行政主导力量发展旅游保险,逐渐完善各项制度,出台行业法规,规范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旅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将普及旅游保险工作作为旅游主管部门的一项监管职能,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把旅游保险纳入旅游行业管理和年度考评之中,依法强调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旅游意外险的责任和义务。

2.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险的监督与检查,建立起有效的执行机制和相应的制约机制。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保险经营企业的监管,建立多元化旅游保险纠纷调解机制。

3.地方保险公司要完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合理确定保险责任,加强对旅游保险市场的调研,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保险和特种旅游保险,积极推进旅游各环节保险,积极开发相关的特种保险产品,为旅游业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4.地方保险公司构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旅游保险工作。积极推进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及医疗救助险、旅游设施财产保险等各险种之间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旅游及保险行业应联合起来,组织专门人员对当地的旅游安全风险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充分开发和运用各种商业保险产品,为旅游产业发展构建科学、完备的风险保障体系。

5.建立多元化旅游保险纠纷调解机制。探索建立由旅游、保险和法律三方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化旅游保险纠纷调节机构,快捷有效处理旅游保险中发生的各种纠纷。

6.健全销售体系。在保险公司、旅行社外,还应在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服务网点广泛设立机构,借助银行、邮政业务,在各网点推出简便、适时的旅游保险套餐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投保、手机投保等拓展现代销售渠道,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7.拓展保险业务范围,最大限度提供保障。积极开发相关的特种保险产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全面保障。对风险较大的旅游项目提供保险保障,丰富旅游险市场。加大旅游保险新产品开发力度,将旅游保险服务延伸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增强各产品之间的互补性。推荐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8.地方保险公司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保险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对旅游保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扩大旅游保险宣传的覆盖面,加快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强化保险意识,使消费者懂得购买适合出行的保险,一旦事故发生后知道保险理赔的程序。做好旅游风险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在公共媒体上的宣传投放力度,充分调用公用社会资源来增强宣传效果。和给付的保险案例进行重点宣传,以事实证明购买旅游保险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媛.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7).

[2]亚妍.中国旅游保险业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7).

[3]崔连伟.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保险业的思考[J].旅游学刊,

2006(8).

[4]军莲.关于我国旅游保险供需均衡的经济学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他几度推动保险领域的重大改革

在保险行业,他的学生已经超过1万人

到2013年,他的保险教学生涯将走过30个春秋

与平时采访谈起保险专业时的严肃相比,生活中的郝演苏非常随和。“无论是我的学生,还是媒体记者,都认为我很好接触。还有人觉得我说话像赵本山。”他略带些沈阳腔的普通话,更彰显了幽默风趣。在和记者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谈笑风生。在保险行业从事教学研究近30年时间,郝演苏经历过酸甜苦辣,但保险带给他更多的是成就和快乐。

在保险行业的圈里人看来,郝演苏总是语出惊人,在大家为中国保险业的欣欣向荣大声喝彩时,他却时时刻刻为中国保险业敲响警钟。而作为保险行业的知名学者,郝演苏一直把发出自己的“声音”视为社会责任。他对记者感叹,国内保险学术界太沉闷了。保险是应用科学,不是纯理论学科,研究不要华而不实,不要过于学术化,不能看不到当前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挨骂也不怕。”郝演苏说。

早在2002年,郝演苏就揭露了航空意外保险存在的假保单现象,推动了航空意外保险电子保单的进程。2004年,根据保险业务收入统计口径存在问题的分析,他又提出了“保险泡沫论”,促使保险业统计指标体系出现重大调整,统计数据侧重反映保险保障功能。

非科班出身的保险教师

与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一样,今年54岁的郝演苏也经历过上山下乡。他21岁时赶上恢复高考,被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录取。1983年,郝演苏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银行工作,身为党员的他接受了组织安排,被分配到辽宁大学金融系任教。

完全没有学习过保险知识的郝演苏又是怎么与保险结缘的呢?

“这和我的名字有关,说起来还有一段小故事。”郝演苏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四个城市选了四所大学,各投资300万元设立保险专业,辽宁大学是其一。

郝演苏去辽宁大学报到时,巧遇上个世纪40年代到日本学习保险的李松操教授。当时已80岁高龄的李教授,正苦于寻找保险教学的接班人。“李教授当时被‘郝演苏’这三个字吸引了。”因为保险的英文单词是Insurance,最初进入中国时用的是日文翻译“燕疏”。李教授念着“演苏”、“演苏”,很是兴奋,随即向领导提出让郝演苏教保险。

“‘他虽是学金融的,却没有任何保险基础,能干好吗?’当时系主任也表示怀疑。”郝演苏说,“但李教授坚定地说,没问题!他的名字就是‘保险’!”

就这样,郝演苏再次接受安排,开始了保险学之路。现在回想起来,郝演苏说“当时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李教授还把他学习的繁体字教材都翻出来给郝演苏看。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郝演苏愣是给啃了下来。“学到最后,你会发现,金融的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他说。

郝演苏告诉记者,“其实我的名字是按照家谱排的,到我是‘演’字辈儿,我出生在江苏,所以家里起名‘演苏’。”

本科学历的博士生导师

年仅26岁的郝演苏,初次涉水保险行业,就遇到了巨大挑战。“我的第一批学生并不是刚考上大学的孩子,而是已经在保险业务一线工作几年、需要脱产进修的成年人。”郝演苏说,“别看他们没有专业学历,但实践丰富,很多人的年龄比我还大。我心里也犯嘀咕,怎么教他们呢?唯有苦下功夫。”郝演苏苦读专业知识,还经常与学员交流。同时,工作三年发表了25篇论文,学员也不得不对这位“小老师”刮目相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工作三年的郝演苏被评上了讲师。当年的《中国青年报》还对郝演苏做了一个专访,标题为《保险界的一颗新星》,郝演苏通过媒体也开始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辽大期间,郝演苏经常去保险公司交流取经。敢问敢言,是圈里对郝演苏的评价。1988年,他发起编撰了中国第一本《保险大辞典》。“当时年轻,也没有什么忌讳。有了问题,直接去找公司的老总们讨论。”和保险公司的接触,也间接增强了他的一线经验。“那时候因为与保险公司关系好,辽大的保险教研室是‘福利’最好的一个单位。因为保险公司过节发福利,分油、分大米,我们也享受得到。”郝演苏笑着说。

1993年,郝演苏以最合适的人选“转会”中央财经大学。当时正值中央财大保险系主任面临退休,要找一个“35岁以下,保险专业教龄达10年”的人。除了郝演苏,很难找出第二个。

30年来,郝演苏弟子遍天下。在保险圈里,他的学生已超过了1万人。但让郝演苏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自己目前依然还只是本科生。但是,这位只有本科生学历的老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每年都有因论文入选而被邀请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目前,郝演苏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全国保险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同时,他还几乎囊括了北京地区高校教师的所有个人荣誉称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

保险小行业发展大空间

从事保险行业教学工作多年,郝演苏越来越体会到保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虽然保险与金融领域的银行业、证券业比起来,还是个非常小的行业,但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中国要打造金融强国,保险起着很关键的支撑作用。”郝演苏说

“不过,国人对保险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人对保险的认识太过局限。”郝演苏指出。

这一点,郝演苏有切身体会。每到学校开高考志愿咨询会的时候,保险学院的咨询台前总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家长会反问,“保险还有专业?卖保险还用专门学?”但凡有正儿八经来咨询的,也多是来了解保险学院的精算专业。郝演苏说,“不仅如此,新生报到时,还要与个别学生谈心。我们保险专业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只占30%,剩下多是调剂来的。很多学生来时,不了解保险,想着能不能转系或者将来考别的专业的研究生。”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郝演苏认为都是因为营销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营销体制带到中国,国内的保险机构就直接沿用,并没有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在国外,国民的基础保障是统一的,而我国体制内外的基础保障标准完全不一样。作为保险营销员,大多数都没有保障,却来卖保障,就容易出问题。我国近350万保险营销员,每年近70%的流失率,保险员入职门槛低,保险行业声誉不好。

那么,这种现状如何解决呢?郝演苏建议,保险公司应实行产销分离。保险公司只生产产品,但不销售产品,成立大型保险中介机构或保险公司自己成立销售公司。郝演苏说:“现在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保监会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出现‘苏宁’和‘国美’这样的保险超市指日可待。这样原有的营销员体制就会慢慢瓦解,能力强的营销员会被保险中介吸收。”

郝演苏说,未来销售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的金融超市肯定会出现。基金、国债都是标准式的,不像保险因人而异那么复杂。能把保险销售好的人,卖其他金融产品易如反掌。像中国平安,就已经拿到了包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全部金融销售牌照,未来这种交叉销售会继续深入。只有实现金融立体化销售,才能打造一个金融强国。

据郝演苏介绍,中国全部金融资产中,银行占了72%,股票、基金和国债等证券资产占了24%,而保险只占了4%。“这里银行是现实资产,钱随时可以拿走。而证券和保险是信用资产。”一个国家信用资产高,说明民众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强,国家的秩序是到位的,法律是健全的。郝演苏指出,中国要成为金融大国,就要增强信用资产比例,否则很难让国外资本进入并为自己所用。

此外,郝演苏认为,做好国内保险业务,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能切实落实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的“要改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无论是解决养老问题还是应对自然灾害,保险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保险制度健全,政府只要做好基本保障工作,基本保障以外的就交给保险公司负责。这样让商业保险与政府基本保障有机的结合起来,社会运行会更加良好。

郝演苏简介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7篇

在美国,学校安全属于公共安全的内容。学校安全意味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美国的学校安全实际上是一个大安全的概念,学校安全是指学校环境及学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家庭、护理人员、学生、学校职员以及社区)所感知并体验的安保,从内容看,学校安全包括情感(emotion)和人身安全[1];从对象看,学校安全包括学生、教职工和学校安全。此外网络安全、环保安全也属于学校安全范畴。美国教育法典规定了对网络安全和学校石棉制品的限制。学校安全广泛,影响因素各异,学校安全的管理和防范也不相同,这就要求通过立法来加以协调。

影响学校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日常事故、火灾和危险行为。对于影响学校安全的自然灾害和事故危险美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制度。易于发生飓风、龙卷风、洪水和地震的地区已有界定,各州规章、建筑和火灾法典规范以及应急防护程序也已制定多年,基本上能够消除或减轻火灾和事故危险。美国学校安全最大的问题是人为灾害,尤其是极端形式的暴力。学校发生枪击的可能性和风险虽低,但枪击还是存在。此外,虽然基本没有对学校的恐怖主义袭击,但在其他国家已经发生过,且纽约世贸中心附近的学校受到“911事件”影响,因此,美国对学校安全强调没有什么能免于风险,不要因为不可能发生恐怖主义袭击就疏于防范日常事故、火灾、自然灾害和危险行为。

美国学校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虽然教育属于各州事务,但为保障学校安全,美国联邦制定了众多相关法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校安全。美国联邦教育法典有专门针对学校安全的内容,此外由于学校安全属于公共安全事务,有关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管理等法律法规也当然适用于学校安全。美国学校安全立法的基本框架是由联邦法律确定的,有关学校安全的主要措施制度如下:

1.将建设安全学校作为国家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学校安全尤其是校园暴力问题,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学校安全法案。《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中,国家教育目标第7项就是“安全的学校”,禁止在学校范围内出现以及未经授权的枪支和酒精。基于这一战略目标,联邦对学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每一学区都能依据学生数目获得相应资源分配,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培训、购买学校安全设备等。

2.注重运用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克莱里法案》确立了信息公开这一美国高校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制度。该法以1986年在宿舍被杀的学生珍妮・克莱里命名,前身是作为1965年高等教育法修正内容的1990年《犯罪意识和校园安全法》,历经包括2008年高等教育机会法在内的多次修正。该法肯定学生和公众对学校安全的知情权,明确学校安全报告制度和犯罪统计报告制度,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公开与校园安全有关的政策和程序,提供与刑事犯罪行为有关的数据,包括公立、私立大学及其国外分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确立了与安全安保相关的要求。为保证大学社区易于获得犯登记信息,《校园性犯罪防治法》要求大学为大学社区提供清晰的指引,社区能自何处获得信息,澄清调整教育记录隐私的联邦法律并不禁止大学安保机构公开犯信息。教育部据此修改了《教育家庭权利和隐私法》中有关禁止公开的规定,允许教育机构公开自州犯登记处和社区通知项目得知的与犯有关的信息。

3.赋予学生转学权利。基于对学生安全的重视,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制定了“不安全的学校转学选择”规则,规定任何就读于公立小学或中学的学生,若在学校内或学校范围内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有权在当地教育机关的范围之内转学到安全的公立小学或中学,包括公立的特许学校;每个州必须对“长期处于危险境地的学校”作出认定与说明,以保障学生的信息知情权;学区须详细统计校园暴力等学校安全事件,并将结果告之于众。此外该法还明确规定政府拨款资金不得用于基础建设,治疗受害学生以外的医疗服务、治疗或复原等。

4.注重反暴力学校安全制度。《反暴力学校安全法》以支持防止校园及其周边暴力、酒精、烟草和的非法使用的系列项目为目的,同家长、社区和联邦、州、学校和社区的相关机构一道为学生创建安全无的学习环境,规定了一系列安全考虑因素,诸如安全计划、行为规则、教师指纹和举报人保护;同时要求开发统一的暴力破坏事故报告系统和统一信息管理制度,强调州教育行政机关需要开发一套系统来识别那些一贯处于危险中的学校。

5.校园警察制度。美国学校安全的特色之一就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常发生的大学学生运动的校园警察制度,但该制度并非联邦立法统一规定。目前大学有校园警察制度,中小学有的实行校警制度,有的实行保安制度。但随着校园枪击案的增多,美国正在研究加强学校保安系统的武器配备。在美国学校保安制度也很有特色,甚至可以与警察序列互通。

6.学校保险制度。美国保险体系整体上比较发达,涉及到学校学生的保险种类丰富,投保范围广,覆盖面广,保险制度较为完善。有关学校学生安全方面的保险主要指学生意外伤害险和学校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一般是指由学校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一种商业保险,用于理赔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中,由于校方及教职工的过失,使学生遭遇人身伤害,学校依法应承担对学生全部或一部分的经济损失赔偿。而学生意外保险则主要用于赔偿学校民事侵权责任之外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其理赔程序简单,无需考虑责任认定,多由学校建议或要求学生家长进行投保。学校责任保险针对学校的民事侵权责任,而学生意外保险则更多地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所发生的意外事故。学校责任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构成了学校学生安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7.注重开展安全教育和执法合作。美国非常注重对学校安全的教育工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教师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培训,对学生在暴力危机时候的应付手段进行培训。美国学校安全管理的风险意识也在增加,主张修正学校应急预案[2],尽可能将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主义袭击、校园暴力事件、公共健康紧急状况以及流感等诸多威胁都涵盖在内;强调学校同执法机关、社区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包括执法官员、消防、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应急管理领域在内的社区合作者共同应对学校安全事务,制定危机预案,采取措施提升应对所有潜在危险的水平,即应急管理方案应该有处理所有危险的方法。

此外,联邦还有一些相关的最新立法动态。针对日益增多的仇恨犯罪,2009年至2010年国会拟制定《安全学校促进法》[3],目的在于保证所有学校和学区实施全面有效的反欺凌和反骚扰政策,尤其是有关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政策。目前经过国会两读程序已经提交健康、教育、劳动和薪金委员会。2012年,美国还拟制定《心理健康第一援助高等教育法》。[4]该法案关注心理健康,拟授权健康和人力服务部长与教育部长合作实施一个5年期的项目,资助10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第一资助培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最终未获通过。

总结

基于宪法有关联邦和州权的划分,联邦往往通过拨款方式控制州立法权。《学校禁枪法案》规定对携带枪支上学的学生给予停学一年的处分,还制定对武器的“零忍受”政策。为保证相关规定落实,法案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教育基金的州要制定《改善校园环境法》,否则将失去领取联邦教育基金的资格。以此,联邦政府得以在学校安全方面对各州立法权施以一定程度的控制。[5]除了联邦和州层面的法律法规外,教育部、有关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机构还大量实施细则和指引,以及危机管理、事故报告的示范方案,使得有关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各州往往在联邦立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补充,偶尔也会有所创新。例如,有的州立法规定了学校安全的恐怖主义威胁及惩戒。地方、学区和学校在联邦和州的立法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就构成了从联邦到州、地方、学区和学校有关学校安全管理的标准要求和程序的整体架构。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通过教育行政机关、相关政府部门、学区、学校、家长和社会力量等通力合作得以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美国学校安全。建议我国在立法时尤其要注意美国学校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和学校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http://safesupportiveschools.ed.gov/index.php?id=37.

[2] http://rems.ed.gov/index.php?page=about_Emergency_Management.

[3] safe schools improvement act.

[4] Mental Health First Aid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2012,参见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s/112/s3325.

[5]杨益琴.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额保险;格莱珉模式;小额信贷

1983年孟加拉国吉港大学经济系主任尤努斯教授创立了格莱珉银行(格莱珉―孟加拉语,意为“穷人的”)。迄今为止,格莱珉拥有300多万个贷款者,其中主要是原先赤贫的妇女。格莱珉模式不仅在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运用,在美国与其他的富裕国家,同样可以看到格莱珉效应。在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大约为9.4亿,其中农民工占两亿多。近年来洪灾,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再加上我国农村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一旦家庭成员患病或者遭遇意外事故,整个家庭就会陷入困境之中,小额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格莱珉长期和穷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为我国发展小额保险提供了重要思路。小额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产品,对于保险公司以及国计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把握好小额保险的目的和理念

在格莱珉,很多员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但他们却在很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工资收入也低于其他的商业银行的员工,然而他们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小额保险和其他的商业保险不同,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特别设定,它不仅是为了保险公司获得更高的利益,更多的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的金融产品,这就决定小额保险在具有营利性的同时具有公益性。小额保险服务于低收入人群,保费制定相对较低,虽然拥有广大的潜在客户,但是在现在小额保险尚处于发展初期。从印度等国的小额保险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小额保险发展的初期,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负盈利。保险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不要畏惧困难,充分意识到这项事业的崇高性,并且不应把报酬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把握好小额保险的理念,不仅仅有利于提高保险人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为将来小额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保险产品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广大的农民由于收入低,一般不会轻易购买保险。将钱放在银行并赢取利润便是他们最常用的理财方式。保险产品具有射幸性,如果发现保险事故,投保人将会得到补偿以弥补损失或者获得保险金,如果不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不仅得不到任何补偿,甚至连保费也无法收回。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如果保险公司一味追求利润,会导致本身形象堪忧的保险业丧失在农村心中的形象。只有本着为农民牟利的目的推广保险产品,才能打破农民心底的防线,使农民切身感受到保险的好处。

二、注意推广方式,设计适合农民的小额保险产品

格莱珉在为贷款者提供贷款的过程中,意识到农民的收入低,如果一次性大量还款可能会有困难,于是他们采取分期返还的方式,还贷期限长,间隔短,就可以将农民的负担分散。格莱珉在孟加拉国拥有300多万贷款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先赤贫的妇女,她们还款率高达99%。格莱珉用事实证明,低收入人群并不是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缺乏诚信,反倒他们更加诚信,不诚信的后果将会影响到其基本的生活。在发展小额保险时,应该设计具有保费相对较低,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易懂,核保核赔简单方便等特点的保险产品。一方面在小额保险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推广方式。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很多年纪较大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保险单本身就复杂繁琐,专业性较高,让农民读懂有很大的难度。在和农民宣传保险的时候,保险人应该用当地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并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使用农民忌讳的语言这在某一层面上也是对农民的尊重。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经济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生活质量普遍偏低。中国保监会组织保监局和中国人寿在8个省区曾对上万个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农村81%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不足3000元的占到了69%。保险产品作为一种生活非必需品,只有制定比较低的保费,才能让农民觉得物有所值。意外保险保费较低,是纯保障型险种。农民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有成员在外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流水线作业。这些行业的风险较高,农民一般只能采取消极的方式,很少进行风险管理。意外保险可以用较低的保费为代价,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代价。另外我国大多数农民加入了农村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保费偏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导致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不高。我们应该在社保的基础上辅以商业保险,二者相辅相成,更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保险公司应争对那些社保不能保障的方面,为农民提供基本的保障。在保费的收取方面,尽可能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提高支付的频率,降低每次支付额。

三、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减少运营成本

小额保险是一种薄利多销的保险产品,要想收取较低的保险费并且获得盈利,保持小额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要设计好产品,另一方面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格莱珉在发展初期为了精简费用,对设备的使用,工作人员的差旅费都有严格的控制,尽量把钱使在刀刃上。另外,格莱珉的员工亲力亲为,将每笔贷款发放到贷款人手中,从而避免贷款被克扣。在小额保险的推广与发展中,保险公司需要积极地和农村的金融机构以及服务机构联系,同时要得到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在这些过程中,必然会牵扯到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通过保险公司和其他部门机构的努力,使得农民的生活状况改善,也是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绩的体现,其他机构也会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报酬。国家应对小额保险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方便小额保险的有效实施。保险公司不要一味追求覆盖范围而忽视正真意义上的覆盖,覆盖并不是已设置多少营业网点为依据,而在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如果保险公司将大量的资金运用于笼络当地官员,抢占市场上,小额保险惠民计划将会是有名无实。

四、保障小额保险可持续发展

尤努斯教授在创建格莱珉的时候便认识到,要想格莱珉在孟加拉国站稳脚跟,就必须将其商业化,不仅仅是抱着一种扶贫的态度,仅仅依靠社会援助是无法根本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为了防止贷款者不还贷,格莱珉让五个贷款者组合成一个团体,如果其中一人不按时还贷,将会影响剩下的四个人贷款的申请,这不仅使得贷款者之间相互监督督促,而且有助于他们相互帮助扶持,这也正是格莱珉还贷率相当之高的客观原因之一。小额保险是本着帮助贫困农民控制风险的初衷,不能因此就认为小额保险和其他扶贫措施一样,毕竟它是商业保险产品,而不是社会保险。在保险实践中,虽然保险法明确规定政府机构不得强制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很多行政部门官员为了政绩,还是强制保险公司多赔或者对不该赔保险事故进行赔付。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为了迎合政府官员,并不采取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农村,很多官员对商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更可能利用政府的强制力要求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该为迎合当地政府对不该赔的进行赔付。只有这样,保险公司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获取应得的利润。

我国小额保险尚处于发展初期,很多经验都有待于探索。格莱珉作为一个成功的金融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格莱珉精神正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中最缺乏,这种精神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从格莱珉,不仅可以学到如何更好的发展小额保险,更加可以了解如何挽救我国保险业的形象。在一项金融产品最初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挫折与挑战都是无法预计,保险公司以及社会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并且结合中国国情,保证其切实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孟],尤努斯著.吴士宏译.《穷人的银行家》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9篇

*建峰职业技术学院系(以下简称乙方),现委托

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安排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实习。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第二条工作岗位

乙方经与甲方联系协调后,委托甲方安排乙方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以管理为主的实习工作岗位,甲方同意安排乙方专业学生名。

甲方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及乙方学生的能力、表现调整工作,乙方有反映学生意见的权利,但未经甲方批准,乙方学生须服从甲方的管理和安排。

乙方学生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甲方指派的任务。

第三条工作条件及劳动保护

甲方需为乙方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证乙方学生人身安全及人体不受危害的环境条件下从事工作。

甲方根据岗位实际情况,按照甲方规定向乙方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乙方组织落实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

第四条教育培训

在实习期间,甲方负责对乙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安全生产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及考核。

乙方协助甲方进行实习管理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辅导和考核工作。

第五条工作时间

甲方实行每周工作五天,四十小时,每天8小时工作制。上下班时间按甲方规定执行,并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

甲方确因生产(工作)需要乙方学生加班时,按照*市和甲方的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相应时间的补休。

第六条实习津贴

甲方提供乙方学生在工作时间内的就餐;甲方每月付给每位乙方学生交通费元;甲方每月付给每位乙方学生实习津贴元。

第七条实习合同解除的规定

一、乙方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1)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2)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的规章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学生获同意后,可告知甲方解除实习合同:

(1)因身体原因(需有相关证明)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的;

(2)甲方未按照实习合同约定支付实习津贴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因其它情况需要退出实习,需在两周前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

第八条双方需约定的其他事项

一、乙方学生若因病不能上班时,可凭医院出具的有关证明,向甲方请假。

二、乙方学生若参加有关活动,可凭乙方出具的有关证明,事前向甲方请假。

三、甲方若要乙方学生赴外地(出*市)实习,须经乙方同意。

第九条违反实习合同的责任

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本实习合同,给其他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损失情况和责任大小,依据*市的有关法规和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各方约定的事项,经协商后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

第十条其他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合同未尽事宜,参照《劳动法》、《*市劳动合同规定》协商解决。

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悖时,以国家法规政策为准。

第十一条附注

甲方(盖章):实习地址:

联系人(签名):联系电话:手机:

年月日

乙方(盖章):学院地址:漠河路800号

联系人(签名):联系电话:手机:

年月日

附:实习学生名单

意外保险论文范文第10篇

2003年以来,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公共卫生,并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条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水平,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坚持疾控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大卫生”系统的建设。二是坚持条件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三是加强疾控工作机制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疾控人事机制的建设。

职务: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何维: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

村级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常见病的诊治和重症病人转诊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的基础环节,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农工党中央组织有关专家集中对贵州进行了考察,发现村级卫生室建设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村级卫生组织不健全,村级卫生室建筑达不到标准,基本诊疗器械匮乏。二是村级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短缺、能力差、素质低,不能满足农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三是村级卫生室友的医疗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四是村级卫生室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村级卫生室性质,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巩固“网底”。二是加强村级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三是搞好配套改革工作,保障村级卫生室健康、稳定发展。

职务: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

高润霖:重视公立医院在医改中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我认为很及时并且很有必要。公立大医院在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由于长期实行以药补医,其公益性受到一定影响。要通过改革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切实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但以目前的国力,光靠政府投入恐难做到。希望通过缜密、深入的调查研究再出台改革方案。

职务: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原院(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迎龙:将“大量减少公立医院的

数目”作为医改的一部分

建议应将“大量减少公立医院的数目”作为医改的一部分,以此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从而着力建设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

职务: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第九届北京市副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小儿外科中心主任

赵平:公立医院要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

现在首先应该解决公立医院由政府全额资助的问题。医院应该逐步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奖勤罚懒,以促进医院的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的提高。我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环境,能够尊重医生、护士的工作,能够尊重医学科学。

职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所)长

孙建方:“新农合”还有四个问题要解决

“新农合”是农民的福音,是利民工程,实施中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年度参合率,出现了代交的现象;二是有的省参保额逐年增加,虽然提高了保障水平,但也加大了农民负担,加剧了筹资的难度;三是管理、操作水平较低,结算系统不完善;四是相关部门的宣传口径不一致,有的宣传过头。建议:今后要加强“新农合”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工作,筹资上要以政府为主,使政府的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另外,应该重视临床医生的培养,医生晋升的标准应将临床技术与并重,加强对临床技术的考核。

职务:农工党江苏省副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邱贵兴: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四点建议

调查发现,多数医疗纠纷与经济相关,患者或家属因赔偿不满产生纠纷甚至采用暴力。因此,改革医疗体制,使受损害的患者获得应得的经济赔偿,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医疗立法。修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更合理的医疗纠纷民事赔偿法律条文。将医疗责任和行政责任分开。二是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推广强制医生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四是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稳定医护队伍。

上一篇:保险实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旅游保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