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27 09:13:31

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和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出发,我们针对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核考试制度、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并把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立为校教学改革项目。

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分为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土壤管理,植物营养和肥料合理施用的基本原理,无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以及有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积制、腐熟过程。目的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肥力发生发展的规律,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株和肥料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路,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

土壤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的交界面,不仅关系到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质量,而且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21世纪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我们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学以致用,在教学改革中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与完整性,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

一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创新精神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开展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把专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询问疑难困惑,通过课内学习、课外网站交流,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全部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我们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主动的配合教师。学生对教师所作的教学方法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如部分多媒体课件文字较多,讲述速度较快。

在土壤肥料学授课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推荐一些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如:《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plant and Soi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植物营养学报》等杂志期刊,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土壤和植物营养英语文献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研究领域,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联系社会热点,激发创新意识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我国人多地少,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耕地资源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污染趋势加大,土壤退化,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为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学生懂得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促使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合当今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代替性,土壤肥料学同时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温室气体效应、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正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农业的高度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协调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鼓励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关文献、资料。把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对比不同生态系统:海洋、工业、农田对大气CO2的贡献,不同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废弃地土壤呼吸对温室气体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学习态度,目的明确,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创新思维

土壤肥料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如教师单纯传授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结合生产实际和专业知识,举一些典型例子,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的“以教师、教材、教室黑板”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们改变单向、封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行多样、开放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为什么”、“如何理解”、“表现在哪里”,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在课堂上提问,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如给园艺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由老师给出3个讨论题目,“设施栽培条件下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设施栽培条件下施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和“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列出参考书目和准备讨论的时间,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自由组合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上台发言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它同学可以提问,由发言的同学或者小组的其它同学上台回答,最后教师及时归纳总结。这样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使学生在逻辑、口语表达、临场应变、团队协作、自学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因其音、像、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方式,以视听为特色,提供多感官刺激。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来自视觉的占83%,来自听觉的占11%,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学习,加快学生理解、接受和获取知识的速度,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获取的信息量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下载一些经典课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发散性、创新性思维。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杨叔子强调“创新源于实践”。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环节较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内容占整个课程教学学时的1/3,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对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操作,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可在实验教学中,一些学生忽视实验、疏于动手,被动上实验课,没真正动手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试剂的配制、动手操作,与化学、植物生理生化等学科综合考虑,选定了一些必做实验,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土壤质地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植物缺素症的观察及作物营养诊断等,除必做试验外,学生可选作1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

结合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发动学生在假期放假期间对家乡的土壤、作物的施肥情况进行调查,作物栽培的土壤环境如何,施用何种肥料,施用肥料的时间、用量,这些都需要土壤分析测试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所发现问题的能力。

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个细节问题深入研究,实现“小题大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逐步转换到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试验,体现“在新试验体系的走向、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改革上加强研究和实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中应当重点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并注重心理辅导,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力。这种孜孜不倦地探索学习过程,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从重视人的因素,发展人的智慧,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询问疑难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就与学科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加强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6-58.

[2]梁红,宋国利.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77-178.

[3]刘爱红.浅谈多元化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37-139.

[4]范富,侯迷红,孙德智,等.提高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质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5):52-55.

上一篇: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下一篇: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