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106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7 09:04:10

归脾汤加减治疗106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每组各53例,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睡眠改善情况及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总分与各因子分的改变程度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失眠症;归脾汤;老年;右佐匹克隆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18-01

失眠症是一种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症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睡眠时间及深度上的缺乏为其主要表现[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应激因素不断加剧,失眠症的发病率已逐年攀升至45.4%,其中尤以老年人群为甚[2]。因此,探寻老年失眠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是现今老年病科医务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我科自2011年2月以来将收治的住院患者予以归脾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筛选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患者意识清醒,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②存在药物及酒精依赖史;③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及行为。

依据上述标准,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共筛选106例老年失眠症住院患者纳入研究。

1.2 病例分组

根据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即:归脾汤加减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西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其中归脾汤由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组成,随症加减,如不欲饮食者加焦神曲、鸡内金;胸闷气短者加瓜蒌、薤白;头晕头痛者加川芎。药物由甘肃省中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 ,分早、晚各1 次口服。

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mg)治疗,1次/d,每晚睡前服。

两组均以6 周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评分标准,动态观察证候变化,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证侯积分减少百分比,依次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进而计算有效率[4]。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从而评估其睡眠改善情况。

1.6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其中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SQI评分资料用 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0.57%,对照组为94.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在总分与各因子分的改变程度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仅出现口苦者1例(1.89%),停服中药后缓解;对照组出现头痛者3例,消化不良者1例,共4例(4.72%),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毒副作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失眠症隶属于中医“不寐”、“目不暝”等病症范畴,自《黄帝内经》始,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其后历经各代医家的不断累积,对于其病机认识已渐趋统一,认为多责之于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因素,以致于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其病位在心,病变多涉及肝、胆、脾、胃、肾等脏腑[5]。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老年患者多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正气渐衰而易罹患疾病,体虚日久,以致虚、痰、郁、瘀等病理因素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使中焦枢轴旋转失职而脏腑气机失调、气血亏虚,从而导致心神失养易发不寐,由此以调理气血为遣方依据,选用具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之功的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失眠症,以期裨益于临床。

有鉴于此,我们通过对于收治的老年失眠症住院患者予以归脾汤加减进行干预,并与常用睡眠诱导药物右佐匹克隆进行对照,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总分与各因子分的改变程度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失眠症患者,疗效与西药相当,毒副作用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然而由于研究时间所限,对于远期疗效及患者依从性尚待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珍妮.失眠[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80-200.

[2] 许良.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文献杂志,2005,2:55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40.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56.

[5] 武丽,张丽萍,张曼,等.调理脾胃为法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验案举隅[J].环球中医药杂志,2010,3(3):78-79.

通讯作者简介:

邴雅(1965―10),女,甘肃兰州市人,汉族,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医学学士,教授,现工作于甘肃省中医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效果观察 下一篇: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咽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