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用水涉水产品安全质量分析

时间:2022-10-27 07:59:08

城市饮用水涉水产品安全质量分析

摘要:有关涉水产品以其安全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千万人家的饮用水卫生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涉水产品产生的安全卫生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为规范涉水产品卫生检验工作,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使涉水产品检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但受利益驱动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影响,经调查市面上涉水产品鱼龙混杂,其安全性并不能得到保障。对主要涉水产品如水表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汇总出问题根源,以此来为未来国家涉水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和使用功能标准提供完善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卫生安全行政单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施有效的社会、市场监管提供尽可能标准、完善的数据基准。此外,也为市民选购健康安全的涉水产品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涉水产品;水表材质;安全质量分析;检测标准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7903

0前言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同时,健康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人们对日常饮用水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般解渴的基本需求上,更是希望从饮用的水中喝出健康。随之而来,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成为目前国内外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特别受近期部分城市水污染的影响,各式各样的新型涉水产品进入了集中供水厂和寻常百姓的家中。

卫生部于2001年修订并颁布《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实际上从1997年,卫生部就颁布《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和《关于贯彻的通知》,并将国内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已开始将涉水产品纳入日常安全检测管理范畴,国内的涉水产品也逐渐迈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一段时期以来,国内生产领域很多涉水产品已获得国家卫生许可批件,而且在使用上和销售环节中也正在逐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在其相关领域也越来越完善。

目前,涉水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也是实行“准入制”,作为重要的涉及人们健康的相关产品,其产品在面市之前,都经过了相对规范的产品质量检测和资格审批程序。

然而,在很多涉水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受行业发展水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产业利益的驱使,一些把关不严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惜一切手段,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致使市面上的涉水产品鱼龙混杂,出现不同情况的安全卫生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

1关于城市涉水产品安全质量调查

在我国,作为重要的健康相关产品,涉水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对于涉水产品的安全性的检测检验,也被相关职能部门提上重要日程。但是从近年来国内如北京、广州、重庆、南京、烟台等一些大中城市相关涉水产品的检测结果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

早在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通报的2009年国内生产生活用途的涉水产品如:输水管材、水表、水质处理器等安全检测抽查结果显示:产品原材料使用标准不合格;相关材料使用规定不达标;二次污染严重;产品使用说明不规范;使用功能宣传虚假、夸大等问题突出。

种种调查机构的检测报告说明,各地涉水产品的质量状况均存在卫生安全质量问题,并引起了相关职能部门和民间的重视。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对18个省份的200余类涉水产品进行质量抽查中,其将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划分与总结。报告显示,这些涉水产品的不达标率已达到7.5%,其中铅、溶解性固体、浑浊度、耗氧量等指标超标依次位列前四名。与此同时,宁波市在对专业性建材卖场中涉水产品的调查报告显示,400份管材、管件产品合格率仅仅为43.26%。1997年烟台、青岛等山东省多个城市连续三年对154份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产品的检测中初检合格率只达到78%,其中用于管材的U-PYC材料不达标问题突出,其他数项超标指标中,Pb超标明显。

在调查结果较好的四川省2002年涉水产品的卫生质量检测中,70余品牌的各类别产品合格率为92.8%,但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金属类产品合格率却仅为77.8%。此外,在相关检测调查报告中,国内的管材、管件与进口产品相比较,合格率距离显著。

2涉水产品影响饮用水质的类别分析及检验标准

2.1涉水产品影响饮用水质的类别

(1)水表等重要涉水产品对生活饮水水质影响。

水表是涉水产品和流量计量领域中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计量仪表之一,然而其卫生安全问题也常见诸媒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从北京、武汉等五个城市随机购买到5个厂家在市场上销售的12只正品水表,按照《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等国家相关规定,对其铜制水表的铅溶出物影响进行安全鉴定。在经过反复浸泡实验等检测后,89.8%的铜质水表铅溶出量增加值远超国家规定的每升1微克的标准。同时,还有若干水表的增加值高达标准的数十倍乃至近百倍。铜表壳曾是国际上水表使用最广泛的,但铜表壳所含的铅对水质产生二次污染,不容置疑。

此外,由于纯铜的硬度还达不到水表阀体及外壳的制作标准,这样一段时期以来,黄铜材料便广泛用于水表的阀体及外壳中。但由纯铜加工为黄铜,还需要在冶炼过程中添加锡、铅、铬、钡、锰等金属元素,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节源开流”,降低成本,就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铅来代替相对高价的锡、锰等元素。其结果,便是水表中的铅元素大量超标。此外,更有厂家用废弃的旧铜回炉来制作水表,可想而知,其产品造成的污染更无法想象。

国家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已经要求,水表制造业从2010年6月起逐步取消灰口铸铁等水表表壳,选用新的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的替代材料。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通过翻砂铸造的水表铁表壳,尽管通过喷塑处理可以减缓生锈的时间,但生锈是不可避免的,且饮用水中的氧化钙容易给人的肝脏造成损害。此外,塑料表壳虽然对人体没有危害,但经不起日晒雨淋、高温酷署、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质量不是很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材料升级后才能够安全使用。而铝合金表壳是近年开发试用的,经试验测试,虽然其物理机械、延伸比和耐腐蚀性都比铜好,但镀层难做到永久保护,铝合金中含有对人体的危害元素也会对饮用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上一篇:露天煤矿剥采工程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探索 下一篇: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诱导协调一体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