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时间:2022-03-28 11:45:52

高校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学院教务管理活动主要涉及到开课计划、教学任务、教材、教学进度表、考试、调课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流程因学院而异,不在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范畴之内。利用结构化方法,以经管学院为例分析了学院开课计划的制订、教学任务的归口与分配、教材征订与教学进度表的编制、考试及监考安排、日常教学异动登记等业务活动的流程,设计了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及物理模型,最后利用C/S与B/S的混合模式实现了整个系统。

关键词:院系教务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7202

1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在各高校相继实施。与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综合测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相比,教务管理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室、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成绩等方面,内容广泛。人才培养也是高校的最重要的职能,特别是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要教学管理由刚性管理向弹性管理、由一致管理向个性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就离不开教务管理系统的支持。开发教务管理系统成为提升高校教务管理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手段。

为了降低教务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尽快将教务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一般高校在开发时都只会开发涉及全局性的功能,如人才培养计划的存储,教学计划的编制与审核,排课与选课,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等。而二级院系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流程各不相同,校级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会覆盖二级单位的教务管理活动。学校与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将以纸质和人工的交流为主。院系教学管理所涉及的众多任务,如教学计划的审核与变更,考试与监考的安排,教材的选取与审核上报,教师调课等,均由手工处理,效率低下,数据二次录入多,并影响了教学管理满意度的提升,开发院系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2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院系教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完成学校下发的任务并交由各系部完成后统一上报大学教务处,二是处理学院内容的各项事务。具体来说,院级教务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2.1教务计划的审核

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根据各级人才培养计划生成的分学期分专业开课计划下发至各学院,学院将任务转发至各专业负责人。若有调整则填写教学计划执行变动单并上报审核,无调整则由专业责任人审核计划并安排开课时间、开课班级数,签字后由学院统一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上报。

图1教学计划审核流程图2.2教学任务的分配及教材征订

各学院的教学计划上报教务系统后,教务系统按照课程归口课形成各院教务任务表并下发各学院。学院再按照院内课程归口原则将课程划至各系部。系部主任再统筹安排老师选课、填报教材,并将教学任务安排表上报学院,学院审核后统一上报学校教务系统。

图2教学任务分配流程图2.3考试及监考安排

根据教务任务设定的课程起止周,教务管理系统应在课程结束前2周通知教师交考试试卷,并做好接收试卷的登记。此外,在考试比较集中的时期安排监考既要考虑教师是否空闲,也要考虑任务要尽可能均衡,不要过分集中到少数几个人。

2.4日常教学异动审批

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情况,例如教师要临时调课,教学任务临时调整等,在当前情况下都是手工处理,特别是临时性调课,在大学教务管理系统中不可能进行登记。如果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也不登记,则会给教务管理带来一定不便,例如查看教师课表时不会显示临时性变动,在安排监考时可能安排某时刻课表显示没课但因调课而实际有课的老师监考,从而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3院系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将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作如图3设计:

图3系统功能结构图3.2系统架构选择

由于部署成本、升级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发信息系统以选择B/S模式居多。但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之间有着诸多联系。如果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全部由人工下载与录入实现,则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优势。目前,凡需向学院提供的各种数据,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保存为EXCEL文件的功能;而学院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则只能通过网页手工录入的方式实现。

为了提高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尽量减少数据的二次录入,同时不影响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本例需要实现自动向网页提交数据的功能。而WinForm应用程序因有强大的功能、丰富的事件,是实现自动向网页提交数据的最佳选择。因此,本系统采用了C/S和B/S的混合模式:与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联系的权限在学院教务办,教学办的相关之能全部用C/S模式实现,而由各系部及教师操作的功能因不涉及到与其它系统的交互,且人员多,所以采用B/S模式实现。由此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平衡。

4系统实施

4.1运行环境

学院已有门户网站,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5,WEB服务器为IIS。为了减少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本例开发的系统最终部署到该服务器上。为与服务器配置一致,选择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工具,C/S部分用C# WinForm系统,而B/S部分用开发。

4.2关键技术

由于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本系统不能直接连接前者的数据库,不能影响前者的正常运行;为了减少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传递数据时的手工录入量,本系统利用WinForm实现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相应页面填写数据的功能,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流程,不介绍具体代码:

第一步:用WinForm中内嵌的浏览器登录到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进入需要提交数据的页面;

第二步:利用HtmlDocument获得要填入数据的页面对象,用HtmlElement获取要填入数据的表格对象,用HtmlElementCollection对象获得表格的各行;

第三步:对表格中的每一行,利用给定的数据(如课程编号)到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中准备好的数据表中查找到需要填入的各数据项;

第四步:利用HtmlElementCollection对象获取该行中需要填入数据的输入框对象,用SetAttribute方法对输入框执行赋值输入;

第五步:重复第三、第四步直到所有需要输入行均处理完毕。

5结语

学院教务活动相对大学教务活动而言更简单,但是由于教学——特别是在学分制环境下——的最终落实依靠各教学学院的组织与管理,因此提升学院教务管理的效率及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S+B/S混合模式开发的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不仅较好地实现了学院日常教务管理活动的信息化,而且在保证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完整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解决了与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

参考文献

[1]余艳,刘燕丽.高校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为例[J].软件导刊,2011,(4).

[2]李艳萍.弹性学分制下学校及院系教务管理转变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3]戴红,郭盛威,王彦新. 基于WEB的院系二级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阮灵. 基于WEB的普通高校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王亚杰,俞玉飞,徐霄侠. 高校院系教务管理辅助系统的初步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6]顾抗.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院系教务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7]冯勇,唐洋. 对普通高校院级教务管理的探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

作者简介:付敏(1989-),女,湖北仙桃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

上一篇:独立学院数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 下一篇:露天煤矿剥采工程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