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化学演示及分组实验教学

时间:2022-10-27 06:50:48

浅谈初三化学演示及分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习题以及课外化学科技活动等。各种方式的配合和运用,对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又以课堂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更为重要,在这我想谈谈演示及分组实验的教学。

一、完成“双基”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演示实验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股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现有的状态,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教学中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更为重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和发生的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其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对于刚接触到化学课的学生尤为突出。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演示实验对完成“双基”教学任务及培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重视演示实验并做好演示实验,对于低年级的化学教学更为重要,通过演示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兴趣,而且教师示范也会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它要求课堂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准确,操作规范化,还要求新颖、生动、有趣。在演示过程中要仔细地教会学生实验操作方法,启发学生观察重要的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最终形成化学概念。

二、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它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普遍规律,即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作为形成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大多是演示实验;而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又往往是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完成。

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其中另一个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使学生主动运用实验手段去探索问题,掌握知识,真正收到加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学生动手实验,应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态度和方法,这样才能起到实验应有的作用。并且应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要求。从初中化学实验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到其他各个实验,都应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操作、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做示范操作,指出实验步骤的要领,使学生心中有数,操作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实验。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在实验室独立完成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自己动手,通过独立观察到现象,很自然地引起思维,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能力的最好办法。

(作者单位 江西省龙南中学)

上一篇:浅议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 下一篇: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