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育能力

时间:2022-10-27 06:36:4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 。”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 、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外读物,总是兴趣不浓。原因何在?通过多方面的了解: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也得不到一定的阅读水平,没有水平,就不会欣赏, 不会欣赏,感受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没有兴趣,阅读水平就不会提高。事实就是如此恶性循环——从没有阅读的习惯开始,到阅读水平不高而结束。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应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做到每天完成一篇阅读笔记,包括学用一个成语,背诵一首古诗,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其次引导学生有选择的看书,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为了更好的实施“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还可规定每生每天至少一篇课外读物,这些作品分别是爱国主义书籍、科普读物、世界名作。

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阅读水平的提高又使学生比较喜欢欣赏,喜欢欣赏又为欣赏名家名篇提供了条件,这就是提高阅读水平的一种良性循环。从“学会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独立看课外书,即“自己学习”,养成了看课外书的习惯,学生便学会了阅读。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

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信息,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客观世界,让课本和知识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开拓创造的空间,发觉创新的潜能。

传统教学指借助挂图、实物、小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进行的教学。但由于传统媒体在视听、揭示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等方面无能为力,已落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辅教学即电化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能在这方面发挥出色的作用。它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能很好地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结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明确的是,电化教具——投影仪的使用已较普遍,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只有少数班级在使用,当前尤其要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课堂的力度。当然,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点,电化及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但可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避其所短,将会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想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学中,我们要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训练。通过研读、补白、联想、延伸,诱发发散性思维,在换位思考,对比观察中,形成求异性思维。让多种想法踊动、交汇,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典型的段落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尤其是有些教材就有这方面的编写意图,如《曹冲称象》、《灰雀》、《小小的希望》等课文。只要我们正确引导,深入挖掘,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四、让学生学会交流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有一句话:“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一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自有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学生文化——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所队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总之,教师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叫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学生的异想天开、勇于质疑、坚持己见、活泼好动、敢想敢说……以及许多所犯的美丽的“错误”。使我们的下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萌发强烈的创新冲动,挖掘潜在的创新意识,保证旺盛的创新精神。

五、让学生学会助人

用“爱的教育”来焕发自我教育,如果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充满爱,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儿童就会感到幸福、安全和欢乐 , 所以笔者主张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培养自爱、自尊和自信心。有意识地让孩子"露一手",使他们在爱好和才能方面寻觅自己的价值。教育还应该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格上的价值,产生高尚的情感。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思想教育,如帮助别人、知错就改等,就可以让学生获得人格的自我体验,培养个性。

综上所述,只要教学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学生乐于接受,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的个性。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下一篇:讲究教学艺术 让识字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