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在我国重要成矿带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10-27 06:35:55

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在我国重要成矿带的价值分析

[摘要]我国的区域地质调查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但传统的区域地质调查将重点集中在了基础地质的调查和填图上,在找矿方面的作用不高。近些年来,该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地质调查在成矿带找矿方面发挥出了越来越高的能效,其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虽然在具体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想见其未来在矿藏勘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说明区域地质调查在成矿带找矿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特征,以此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 找矿 成矿带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82-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找矿方面的作用近些年来得到了明显加强,尤其是在我国的重要成矿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找矿线索,还直接发现了一批新矿点,大大提升了我国成矿带矿藏开发工作的效率。遗憾的是,部分相关人士在思想上对区域地质调查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区域地质调查的主要价值在于基础地质调查和填图,在找矿方面的价值不大。为了扭转这种传统认识,本文将在这里介绍区域地质调查应用于成矿带找矿的重要价值。

1区域地质调查概述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门牵扯到的领域极多的工作,其中包括了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学、遥感技术乃至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数字成形技术,目的是对大范围区域内岩体、地层之类的地质体特征进行调查,比如其演化、时代、组分、分布、产状、相互关系等。从最终结果来看,该工作一方面能够提供详细的地域地质信息,用于建立地质学方向的相关数据库,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地质学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大量的找矿信息,便于矿区的确定,提高矿业开发的效率,后一方面的作用在重要成矿带区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调查工作,因此工作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野外调查与室内调查两部分。野外调查是由调查人员在选定的需调查区域进行实际的勘探、测量等工作,以获得实际的调查信息;室内调查则是由室内人员接收野外调查人员所获得的各种调查数据,通过种种实验室方法和计算统计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总结、应用。这二种调查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效。

2区域地质调查应用于我国重要成矿带的找矿

2.1区域地质调查应用于成矿带找矿的方法

区域地质调查中,能发现的找矿信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另一种是间接的,其中前者主要由野外的地质工作人员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后者则由室内的分析鉴定人员通过野外人员带回的岩矿资料发现。在这两种找矿方法中,前者的能效并不高,因为野外调查人员在野外能获得的找矿信息基本都是表面化的,所以能直接取得的信息相当有限。后者则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拓展性,但对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也很高。具体来说,室内的分析鉴定人员想要获得找矿信息,需要利用岩矿鉴定、重砂鉴定、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手段,再结合当地的具体地质信息,这样才能发现野外人员无法识别的找矿信息。但是这一过程一方面要求野外人员和室内人员的交流具体准确,以保证室内人员用于鉴定工作的各种信息精准无误,另一方面要求室内人员准确选择鉴定方法,保证所用的找矿方法与实际的区域条件有足够的适性,二者兼具才能保证找矿能效,所以技术性比较强。

2.2区域地质调查应用于成矿带找矿的成效

近些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在成矿带找矿方面获得了相当多的成效。仅以2013年为例,这一年我国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为1:50000比例尺规格的调查,调查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在调查工作中,已经确认的新矿点超过590处,其找矿背景与地质特征均已详细查明;获得物探异常信息的新地点达到4126处,其中有218处已经查证完毕,确认有找矿信息的为42处;获得化探异常信息的新地点有309处,其中有56处已经查证完毕,确认有找矿信息的有两位数。在这些矿点中,影响力较大的包括大兴安岭成矿带的64处矿点,柴达木盆地成矿带的63处矿点,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的38处铜、铁矿点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成矿带开发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程度,据相关部门统计评价,其优化幅度达到了17%,对我国矿业发展的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我国针对重点的21个成矿带所进行的综合性基础地质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并初步完成了成矿地质背景图的编制,达到了地质背景信息实际化、直观化的目的,不仅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地质调查找矿问题,而且为地质调查在找矿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2.3区域地质调查应用于成矿带找矿的展望

我国1:50000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和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依然在进行,因此相关找矿工作在未来一段时期应以与这两种调查工作的结合为重点。目前来看,区域地质调查在找矿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部分调查人员对找矿工作不够积极,更多地把工作重心集中在填图上,对找矿信息的收集过于被动。因此,区域地质调查单位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强化对现场调查人员的思想工作,增强其对找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增强区域调查资料的宏观与微观联系,创新调查方法,争取获得更多的找矿信息,从技术上提高找矿能效。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上的提高需要通过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加以落实,因此这两方面的工作以前者更为重要。

另外,未来的找矿工作应充分利用前文提到的成矿地质背景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和标尺作用,对其中找矿信息仍为空白的部分加以补充,对其中找矿信息粗略的部分加以完善,最终实现我国全部重要成矿带找矿信息的完善化。

3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和方法必然会得到优化,其在找矿方面的能效和价值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了令这种优化和提高更具效率和方向性,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在找矿方面的问题和特征,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期尽快解决问题,凸显长处,令区域地质调查的找矿能效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贵森.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的一些问题[J].四川地质学报,2006(3).

[2]杨贵森.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的一些问题(续)[J].四川地质学报,2006.(6).

[3]佚名.我国重要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找矿作用凸显[J].现代矿业,2013(12).

上一篇: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探究 下一篇: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