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实录(下)

时间:2022-10-27 05:07:34

《故乡》教学实录(下)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2、“农民们都是生活忠实的儿女”中的“生活忠实的儿女”是什么含义?

3、“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似乎不无一种兴奋――他们兴奋什么?为什么兴奋?

4、“盲流”“丐帮”……这“在农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在农民看来是”,在作者看来会“天经地义”吗?

5、“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那么现在他们不再“安贫”了吗?为什么?

6、“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世代不能今日能吗?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要表述的吗?不是回答,就说你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问道“那么现在他们不再‘安贫’了吗?”我觉得,农民其实一直都没有安贫,他们的安贫只是在表面的,农民的不安贫表现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他们无法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从而他们奔向都市,开始去追求那里“自由、幸福的生存”;他们充满活力,而且具有冒险精神,他们干着都市里没有人愿意干的一些职业,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其实这些在都市里都是为人们所不耻的,所以他们就是一些可以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人,但是他们又是这样具有“冒险精神”,充满活力地去干这些事业,只是因为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说明他们内心并不是安分守己的,他们拥有一种蓬勃的活力。

师:“扭转”和“改变”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生1:“改变”只是从物质上或是从表面上,让生活变得更富裕些,或者更适合生存;而“扭转”则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改变,嗯――它是要让命运的方向发生180°转弯,驶向另一个方向。

师:是这样的吗?当我们说要“改变”的时候,那是出于――

众生:出于主动。

师:而“扭转”则是――

生1:被迫的。

师:被迫的,迫于无奈的。其他同学有想法吗?

生2:我对第六句话谈一下看法。我想起说过的一句话: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有力量的同盟军。我觉得这句话从某一个方面说明了,农民阶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从历史上就有这个局限性……

师:说“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说他们有局限性?

生2:我听出来是有局限性。(众生笑)为什么不能是农民阶级自己来当家作主而一定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他们呢?(众生笑)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古时候就有很多次的农民起义,最后都是新建立一个封建王朝,后来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所以说,农民本身的思想可能还没有这到一种境界,所以难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师:你的意思是否在说,他们现在的局限就快要没有了?

生2:不是,不是,我还没说完。鲁迅不是说,他们想做奴隶而做不成嘛。我觉得,现在或许也就是这个处境。农民以前是被压迫的,现在他们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他们却不能达到真正当家作主的一种能力。所以说,他们现在是想做奴隶也做不成,想做主人也做不成,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

师:哦,他们现在当然不是奴隶了,农民现在有了一定的地位,可以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存”,这个地位的代价就是――他们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土地。

生3:我也对第六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在农村其实已经有一部分人的命运改变了,比如在第9小节中讲到“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只不过“那是9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而且未必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师:那还是农民吗?

生3:他们本来或许也是农民,但现在,他们跟农民已经有些区别了。

师:是“有些区别”还是“他们已经根本就不是农民”了?

生3: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他们的观念已经不再是农民。

师:你说这些乡干部不是农民吗?

生3:现在就不是了。就是他们扭转命运了。

师:他们“扭转”命运了。呵呵!(众生笑)

生3:但是他们的方法不对,他们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众生笑)农民本身是非常淳朴的,所以很少有农民是可以靠劳动使自己获得财富。

师:“因为淳朴,所以很难靠劳动致富”,如果有这样的现实,那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我们看到了作者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那么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受着内心痛苦煎熬的作者的两难的情态。是啊,故乡已经不再只是生我,养我的家园那么简单的一个意义了,故乡她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她不仅凝聚着一种对共同生存背景的深刻认同,而且寄托着一个人对于其自身理想的美好追求,一个人哪怕他的身子已经离开了某个地方,但是只要他的心还继续跳动着,那他就会始终无法割舍与那块土地的一种精神上的维系。要知道故乡,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渗透在了我们的气息中、血液里了。可如今,故乡那一块神奇的土地行将不再,心底的那一抹美好行将不再,民族的那一点古老的记忆行将不再!神农的后裔,龙的传人啊,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哪!

(教师朗读《石马河》诗选:

你的存在竟是那样伟大

以至有无数如我的青春

企图逃避你都无法得逞

徘徊于异地的河畔

我总想忘记你,可就是你

始终流淌在眼前,泪水涟涟地

感动我无动于衷的年龄

石马河,你简直是天罗地网

残酷无情地围困我……

石马河,总有一日

我会头也不回地走了

像奴隶走散,不再称你为祖父)

(热烈的掌声)

师: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作者心态的一个形象的解读了吧。这里我还另外准备了一首诗歌,那是几年前有位诗人所写的,题目是《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他们会抱怨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首诗轻声念一下。(师生一起小声念)

(多媒体出示《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

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俺们刚拿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

俺们刚能歇会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

俺们刚装上电话,你们又改网上聊天了

俺们刚能在电影院约会,你们又改网恋了

俺们刚吃饱穿暖,你们又减肥露脐了

俺们刚要增白,你们又说黑是健康色了

俺们觉得聪明了,你们却说“难得糊涂”

俺们刚要进城,你们又要下乡了

俺们刚用上一次性筷子,你们又用非一次性的了

俺们刚穿西装,你们又休闲了

俺们刚吃上大米白面,你们又改吃粗粮了

俺们刚换下对襟大褂,你们又穿肚兜了

俺们刚除完草,你们又种草了

俺们刚知道对女孩叫小姐,你们却不敢叫了

俺们刚进城打工,你们又流行下岗了

俺们刚砍几棵树,你们那儿就发大水了

俺们刚自由恋爱,你们那儿就丁克了)

(学生边读边笑)

师:呵呵,同学们,要我说这些农民兄弟可真是太没有忧患意识了!要知道有一天,“你们”终将无可抱怨,因为,有一种改变即将到来――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后半部分的13、14小节,然后,请你选择其中

的一句话,哪怕一个词,说说你的想法或者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13、14小节)

师:哪里有想法,哪里有问题,请――

生4:这里说到“城市永远年轻”,因为“乡村中最精锐的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这样以后,农村就变得更加贫瘠了,而城市却在不断发展,这样以后农民就更加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或许,对它还可以做另一种不同的解读。

生5:第13小节的第一句“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从历史上,农民试图扭转或者改变命运的开始,都是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但是到现在转入和平的方式,我觉得与其说是一种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农民从古代受到封建专制者压迫,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地位或物质上的提升,他们试图扭转命运从开始到现在为止,都是一种无奈之举。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主动地去掌握命运,只有当他们受到一些压迫,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才会试图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师:让我们为这个时代祝愿,为他们祝福吧!请――

生6:我看到第13小节,作者一开始说,农民其实是具有冒险、开拓精神的,这里又说“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真的是改变了吗?因为他们“潮水般涌向城市”,最后他们又潮水般地退回来,再返回乡村。

师:你看到他们退回来的情景了吗?

众生:现在正在退回。

师:和起点不同的是――

众生:他们没有了自己的土地。

生6:本质上他们的命运是没有改变。

生7:这里说“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我想就这部分内容做一下自己的阐述。农民在历史上已经进行了很多次改变了,都是通过暴力手段,但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于是他们用“和平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但是现在来看,还是没有成功,那么照这样来看的话,农民不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暴力方式,他们改变命运的成功可能性都是很小的。(众生笑)那么,为什么农民不能用某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

师:是啊,说到“和平”还是“暴力”这样深刻的问题,又岂是你我几个读书人可以说明白的呢?以我们的能力,实在是只配做几道题目而已的,比如说这篇《故乡》就可以问:“课文的主旨写了些什么呀?”回答:“通过对美丽故乡的讴歌,赞颂了故乡人民的勤劳、智慧,朴实和勇敢……”等等。我们已经自觉到了,谈论故乡不过只是一种消遣,“月是故乡明”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点缀和修饰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下课!

(全国中学“语文文本

适度解读”研讨会示范课)

[评课]

阅读教学本真价值的一次回归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杂树生花”,我有幸来到江南名城――绍兴,观赏和学习了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一节示范课《故乡》(作者:林贤治)。那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动态生成、精准的过程指导、精妙的情感提升,令我感受良多,莫名地产生了一股要与到会的甚至未到会的同人分享欣赏心得的冲动。为了实现对课堂研究的转变,即从工程技术到文化生态,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从仅仅关注教到既关注教又关注学、从整体评价教学设计到深入细节赏析的转变,我拟围绕“阅读教学的本真价值”这一核心话题,从以下几方面选取原生态的课堂细节“不加修饰”地连同它所镶嵌的情境一并呈现,以再现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达到咂摸、回味、鉴赏的目的。

一、催发生成的精巧预设

1、别具一格的文本切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故乡》。

说到故乡这个词,大家会引起些什么联想和想象呢?

生1:我会想到鲁迅的《故乡》,鲁迅在《故乡》里缅怀了记忆中的故乡,讽刺了当时在封建礼教下备受摧残的故乡。

生2: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

师:故乡有些什么呢?

生2:故乡的人都很淳朴,空气也新鲜。

师:故乡是个美好的词语,它让我们想到亲人,想到风景,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请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其中写到了怎样的“景”?写到了怎样的二,些人?

这是开课的一个精段。在这个精段中,教师以“说到故乡,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为题,引导学生翻检自己的前经验,当学生稚嫩地、概念化地呈现出已知的生活经验及阅读经验“故乡很美”“故乡人很淳朴”后,教师及时地切入:读第9小节,看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语言的反向撩拨引发了悬疑:“啊?难道与我们知道的故乡不同?”隐性的好奇心理,形成了阅读期待,驱动了阅读兴趣,成功地为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文本学习的转换架设了三个过渡的桥梁。

2、符合心理的整体构架

进入文本学习后,教者进行了5问三层次的整体构架。5问,即引领学习的5个话题:(1)第9小节写到了怎样的景,怎样的人?(2)在10、11、12三小节里作者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3)读1~7小节,找找作者不同意“我们”意见的理由和根据。(4)对这些重点句,“你”有什么要表述的吗?(5)读13、14小节,说说想法或者提出“你”的问题。构架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由(1)(2)(3)环节的筛选,品味学习到第(4)环节的探究学习,而后进入归结文本的第(5)环节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符合阅读能力层级的递增规律及学习者心理逻辑的走向规律。

二、三维目标的融合推进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既能发展语言素养,又能提升人文素养。本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文本中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升华点,设计了三维融汇的学习活动,转变了那种以讲专业学科知识为“主料”,以“情感教育”为“附加”甚至为“不屑”的教学观念,使知识的建构、能力的习得、关注“人”的生活感受与悲悯情怀的提升等,都产生并融汇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

生:“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7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这句话中,“未来的管理人员”就感觉作者口气比较严肃。

生:让我们产生很悲哀的感觉。

师:很悲哀……还有吗?哪里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

生:“可惊喜的是,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这里作者字面写的是他非常“惊喜”,但我觉得他用了反讽的手法,他对故乡的“赞美”其实是他的一种讽刺,作者在后面还提到说,其实这些楼房并不属于这些“殷实的庄稼人”,而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所以我觉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贫困的同情,而且,因为那些包工头也出身于农民,所以他为某些农民改变了命运,也感到一些欣慰和高兴。

师:哦,真是这样吗?他的表情很“惊喜”,还是很“惊愕”?

生:我感到他的表情是很“惊愕”。

这是一个品味语言的精段。文学作品,从根本上

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而,启动学生感悟、体认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从来就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精段的设计理念即在于此。教师组织了一场“发现”活动:找找作者的表情、心情。学生找出了颇具深意的几个词语,进行了品味赏析。而我要说,这又是一个情感的发现活动,在发现中引爆了一串创造火花:“未来”词中有悲哀,“惊喜”词中有深意,“殷实”词中含反讽等。

三、学习方式的艺术倡导

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倡导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问题性”。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者组织了两轮合作学习,两次探究学习,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令与会者迎接了很多精彩的生成。如:

生:第13小节的第一句“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从历史上,农民试图扭转或者改变命运的开始,都是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但是到现在转入和平的方式,我觉得与其说是一种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农民从古代受到封建专制者压迫,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地位或物质上的提升,他们试图扭转命运从开始到现在为止,都是一种无奈之举。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主动地去掌握命运,只有当他们受到一些压迫,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才会试图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这个学生的见解是对文本归结性的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对“人”的发现。在文本的情感浸润下,引发了对文本中个性生命的关怀,进而产生了对社会的思考,使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职能的“在场”践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注意了时时“在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痕的指导(即精准的讲解、精彩的示范、明确的总结等)和无痕的指导。“无痕指导”即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所进行的集判定、点拨、赞赏、补充、校正、概括手一体,尤其关注过程、关注学习方式绩效的指导。

当然,欣赏之余还是有些许的遗憾,如,启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张力犹显不足,尚未能启开学生发问之口;合作学习的文化生态场还未完善;对如何教会学生学,思考得还不很够,开发的拓展资源(一首诗)与文本核心价值不是太吻合等。但瑕不掩瑜,这仍是回归阅读教学本真价值的一堂好课。

(特级教师 胡明道)

上一篇:议论类文本的结构模型:DCP和BZD 下一篇:王鼎钧:大气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