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成长

时间:2022-10-27 04:46:19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成长

一、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发展描述

全球价值链(clobal Value Chmn。简称GVC)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UNIO 2002)。

美国杜克大学学者格里芬(Gereffi)是GVC领域目前最具影响的学者,他对价值链进行了扩展。分析角度从过去单纯地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扩展到整个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价值链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关联,为了将价值链理论直接连接到全球经济或产业组织中去,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价值链等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即全球商品链理论(GCC)(格里芬,1999)。全球商品链理论是基于全球购买商(主要是零售商和品牌商――格里芬称之为“没有工厂的制造商”)作为全球分离的生产和分销体系中关键驱动者的地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格里芬(Gereffi)将这种采购者驱动(Buyer-dfiven)的价值链与生产者驱动(Producer-driven)的价值链条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者基本上对应于跨国企业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垂直整合。这两种类型的价值链分布可以由图1、图2来说明。

全球价值链模型最近在产业集群分析中很盛行,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价值链分布,以全球价值链的观点看,形成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基础也会有所不同。全球价值链模型正确认知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大部分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但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如何更有效地成长与培育很少涉及。

全球价值链中各个价值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过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完整连续的价值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一段分开的(片断化),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通过表Ⅱ可以对此空间多层次性有一认识和了解。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而区域产业集群不仅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实际上已经逐步进入全球价值链中,因此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管理问题,也必然要将视角升华到GVC的高度,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

地方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全球价值链条在空间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之所以能够成为竞争力角逐优胜者,很大程度也是各种治理模式交错发展的结果。地方产业集群一般是全球价值链片断化的结果,那么其最终的发展轨迹或提升路径也应该是沿着全球价值链一步步来完成。有必要强调地方产业集群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虽然有自我不断强化的效果,但这一过程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需要各个经济行为体的共同的持续努力才能完成。

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构成

资源型产业集群总是基于某种资源而产生和成长的。那么在该类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成长中,就会依赖自然资源在产业成长中的利用方式不同、生产特点不同、需求不同、技术特点不同、政府作用等不同方面的原因而表现出各种成长特点。作为基于自然资源成长的产业集群,其在区域上集聚的特征往往是全球价值链环节(片段)本地化的一种表现。同时,由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通常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本地化往往靠近产业价值链的前端。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基于前面所论述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发展来探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观点看,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而且,在从过去一个国家内部的价值链扩展到全球时,不同国度的资源、生产、市场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将使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形成不同的片段,也会因为创新的因素而产生价值链的延伸或派生出新的环节(片段)。

基于资源成长的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分布,其中产业价值链的基础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在价值链的构成中,由于资源基础不同,价值链的延伸以及可能的延伸与扩展的部分也会不同。不仅如此,其扩展和延伸的各个片段(或产业环节)的本地化而形成的地方产业集群的类型也不同。从价值链的扩展看,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延伸和向相关领域扩展,从而使价值链构成复杂化,从资源型产业本身的发展看,则会形成基于同一类资源而成长的多行业分布的横向相关性或纵向相关性的多行业产业集群。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价值链

基于上面资源型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在派生的扩展和延伸价值链上的各个片段(环节)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的分工又可能进一步派生出新的片段,这些价值链片段的本地化则形成了基于自然资源成长的地方性产业集群。从产业价值链到企业价值链的分析看,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企业,并在企业层面形成企业价值链。

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成长中,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分布以及各个价值链片段的再分解和本地化,将出现依托产业的全球价值分布以及与资源的结合程度而在不同的产业环节和地理环境产生相应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如在我国羊绒产业的发展中,羊绒资源以及制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市场以及营销等方面仍比较薄弱。

三、全球价值链中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需求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使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分布的特色,这种全球分布的特点在资源的开发、加工、深度开发、消费市场等方面有可能表现出来,如石油产业的发展,由于石油蕴藏分布相对集中,于是其开采、炼油、石化加工、石化产品消费等各个环节表现出全球的分布和基于石油资源价值链各个片段(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全球分布,并由于石油资源生产和加工的特点,在有关环节上出现生产的相对集中。

以我国羊绒产业为例来看,资源型产业的全球分布而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在不同的环节上由于片段(环节)的本地化而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

从全球看,产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纬35°~55°,东经5°-120°的区域,主要产绒国为中国、中亚五国、俄罗斯、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而全世界有70%的羊绒来自中国。目前,我国的白山羊绒主产于内蒙古、辽宁、宁夏、甘肃等地,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产绒品质最好。同样是白绒,根据其产地不同、绒质的细腻程度、绒毛纤维的长短、柔韧性的不同。其价格差别从每吨十几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鄂尔多斯白绒曾有过每吨120万元的国际市场价格。被世界公誉为软黄金“纤维钻石之冠”的鄂尔多斯羊绒系列制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2003年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我国羊绒加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国际市场上海年有2/3以上的羊绒加工制品来自中国,目前,中国的羊绒加工企业已达2600多家,但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不足50家,具备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50家,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并存,企业地区分布和品牌生产区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羊绒加工企业呈现出“南北两派”,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企业竞争格局。南派以春竹、兔皇、珍贝为代表,三足鼎立;北派以鄂尔多斯、雪莲、鹿王、圣雪绒、清河、临河为代表,六雄称王,其中,南北两派有7个羊绒衫品牌,在2002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以鄂尔多斯、雪莲、圣雪绒、兔皇、春竹、鹿王为代表的中国大型羊绒加工企业,撑起了中国羊绒业的脊梁。河北清河是羊绒梳纺初加工的主要生产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等地所构成的羊绒生产企业比较集中,形成地区集中的集群化发展趋势。

从羊绒产业的源头看,我国是羊绒原绒的主产地,内蒙古地区是我国优质羊绒主要的产出地;但从消费市场看,主要的消费市场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就需要基于全球价值链体系,来分析我国羊绒产业的价值链构成和价值链片段本地化所形成的地方羊绒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这种基于某种资源而成长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由于资源的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而表现出在某些区域空间上产业的集中,这种集中如果表现在整个全球价值链某个片段的空间上的“本地化”,则有可能会出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上一篇: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下一篇: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政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