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投资中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

时间:2022-10-27 03:56:50

工程项目投资中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项目投资过程中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提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要建立项目投资中各方的信息公开平台,确立激励和处罚机制,引入充分完全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各方行为,降低利益冲突。

【关键词】 工程项目投资;投资各方;信息不对称;博弈

工程项目投资是投资周期长、相关利益者多且任务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把项目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提高项目投资的收益。本文拟通过博弈分析找到应对信息不均衡方法,使各投资实体间投资合作的信息流、风险和收益基本达到均衡,从而减少项目投资的意外事件和损失。

一、项目投资过程中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在信息不对称博弈中,人占有信息优势,而委托人的信息处于劣势,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博弈模型可以在委托人―人的框架下进行。在此前提下,人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且凭借信息优势而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这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获取额外利益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故意隐瞒或隐藏相关信息,客观而言就导致了市场分配的不合理,从而也会增加交易的风险性和交易成本。

在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研究各方信息活动的目的主要有: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风险。下面具体阐述在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各方市场主体的信息优势和劣势。

对项目投资者而言,在自己的建造意图、财务、管理能力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而在设计、监理、承包商、运营商资质、能力、信誉等方面的信息处于劣势。

对项目承包商、勘察设计者、监理方而言,他们的信息优势分别体现在:自身的质量、技术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技术及造价信息,质量、进度、投资等管理能力,但他们在投资者的能力和意图方面的信息都处于劣势。

对项目运营者而言,在项目的运营成本、效率、态势方面独有信息优势,但在投资者的监控程度方面的信息处于劣势。

对政府部门而言,在报建、资质、法律法规等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而在建造市场的动态变化方面的信息处于劣势。

二、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模型构建

假设工程项目投资者和合作者分别用字母表示:A 代表投资者,B代表监理方,C 代表人。A由于自身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其他的专业能力限制,委托B 行使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这时对于B 和C而言就是一种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各方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愿望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但同时各方都受到工程合约的制约,都必须按照工程合约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在理想的状态下,各方严格按照合约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获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会常常看到C 为了获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采取一些投机行为,进而导致项目的收益大大降低,同时,C为了掩蔽自己的违规行为有向B 行贿的倾向。这时,如果B 接受了就获得了贿赂金额,C也就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而对B而言,这种受贿行为很可能会被发现。如果B和C合谋成功,就会导致项目遭受风险损失。对A而言, 除了委托B 外,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去监督B和C 的工作。

上述问题存在的假设条件为:

一是在项目正常运行中,依据合同,B履行监督责任,C履行操作,这时A支付给C和B的报酬分别为V1,V2,A将获得工程预期的收益为W。

二是C在履行合同中如果选择违规,C将采取成本C1进行伪装。

三是在C违规和B寻租的情况下,为了避免A或者其他监管部门发现自己的违规行为,C对工程继续进行伪装的成本为C1,C进行违规活动获得额外收益为R1,向B支付的行贿费用为R2,在此种情况下,导致A的损失为L;在B不寻租和C违规的情况下,B能够发现C的违规行为,这时虽然C违规失败,但为了逃避B查出来自己的违规行为,伪装的成本为C1。

四是对A而言,可以监督,或者不监督,监督成本为C′,如果监督成功,即发现C和B的寻租行为,则对C和B实施处罚为F1和F2。

以上表明,如果B不寻租,那么C违规所得的最大权益为V1-C1,小于不违规所得V1。事实上,当监理单位因合谋而导致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其要承担全部责任和巨大的损失。监理方和承建方合谋大多数都是在非质量方面,同时监理行为还受到甲方代表人员的监督,要消除信息不对称就需要支付成本。因此,业主要想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活动中获取利益,就必须限制在合适的信息对称度的区间内。

三、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建议

在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会使其成本增加,因此,为了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工程项目产生危害,应该加强项目投资中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1、建立项目投资中各方的信息公开平台

将涉及工程项目投资中各方的信用信息、资质、等级予以公示,对在建筑市场上有违规操作的单位给予通报和处罚,并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确立激励和处罚机制

工程项目投资建设中,主要涉及业主、承包商和监理方等三方的行为和利益问题,三方要共同协商,制定合同约束各方行为。可以采用激励和处罚的机制,考核中成绩突出或提前完成工程的给予奖励,如果一方损害一方利益,要按照合同进行处罚。

3、引入充分完全的市场竞争机制

业主与承包商的外部约束机制关系到他们的合约是否能够顺利履行,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形成了以法律化的合约为依据的内部约束,对业主而言,在保证自身利益不被侵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独立的第三方来加以约束承包商。

4、规范各方行为,降低利益冲突

信息不对称可能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要规范各方的行为,尤其是监理单位,代表业主获得信息,真正解决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冲突。

四、结语

在工程项目投资中,涉及相关方的利益问题,要解决利益冲突,维护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需要业主对投资中的各方进行分析,关键是掌握关于承包商的信息,因此,要通过信息不对称博弈模型进行分析付出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状况。项目投资中要规范各方行为,要对参与各方的情况,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明确各参与方的利害关系,来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参考文献】

[1] 唐燕.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2] 刘晓君.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徐辉.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作者简介】

刘昌平(1973.6-),甘肃秦安人,任职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郭夏蒲(1988.5-),河南漯河人,任职于漯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上一篇:关于“等效替代”思想在电路中的运用 下一篇: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真烟非法流通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