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曲松钠对急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7 03:28:4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曲松钠对急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随机纳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组(A组)和头孢曲松钠治疗组(B组),对治疗效果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A组的治愈率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感染性疾病,起病急,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鼓膜穿孔和永久性听力损伤等严重后果[1]。由于可导致该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加之各种原因导致的其耐药谱不断改变[2],对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本研究选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常用一线药物头孢曲松钠两个用药方案,对照分析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入治我院的12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2±20.52)岁。均结合临床症状和鼓膜、听力、声导抗检查,符合急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1],排除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以及肝、肾功能异常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患者多显示单耳或双耳听力减退或和传导性耳聋,耳镜下可见锤骨后缘及鼓膜周边血管扩张,充血区不同程度扩大,延及外耳道深部皮肤,鼓膜呈弥漫性充血,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加,提示细菌感染。依据入诊顺序,将患者随机纳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组(A组)和头孢曲松钠治疗组(B组),每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给药方法 A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1.0g/瓶)静脉滴注,1.0g/次,每12h给药1次。B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1.0g/瓶)静脉滴注,1.0 g/次,每12h给药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d。

1.2.2疗效评级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如下标准评定疗效级别,同时观察有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治疗72h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有效:治疗72h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治疗10~14d后,临床症状、体征尚存,且需要继续治疗。显效:治疗72h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治疗10~14d后临床症状、体征尚存,但无需继续治疗。治愈:治疗72h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治疗10~14d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治愈和显效之和为总显效[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2结果

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组出现皮疹1例,气急、胸闷1例,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轻度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B现皮疹湿疹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1例,白细胞总数降低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疗效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A组的治愈率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头孢曲松钠是国内治疗细菌感染所致急性中耳炎的一线药物,在欧美一些国家被推荐为二线药物[4],与头孢哌酮钠都属第3代头孢菌素,对非产酶、非基因突变、非排泵系统、非膜通道变异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致病菌都敏感,但临床单独使用时往往由于病原菌的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膜通道和排泵系统耐药而而失效。舒巴坦钠为强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广谱、高效且不可逆转,不少研究证明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可提高抗感染效率[5]。

本研究对比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曲松钠用于急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表明,前者同头孢曲松钠一样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在总显效指标上更优,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张秀秀,张秋贵,朱富高,等.耳部炎性疾病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23(1):48-51.

[3]Nagabhusana S. Acute Otitis Media[J].Treatment & Prognosis in Pediatrics,2013:85.

[4]梁勇,李昕琚.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临床实用指南: 突发性聋》解读与思考[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005):436-440.

[5]王婷,孙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22(7):173-176.

上一篇:超声充盈检查法在诊断上消化道溃疡中的临床应... 下一篇: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