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27 03:25:54

小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摘 要: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对开展分层学的难点以及相应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难点;措施

在新课程标准下,实行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分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个性不同、能力水平不同以及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实行合理分层,确保挖掘学生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按照优秀、中等、偏差等层次进行划分,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广度与教学深度;考虑到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各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得以提高。

一、小组划分的层次化

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态度等存在差异,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划分为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及发展目标三大层次,将学生划分为A、B、C三小组,A组是学困生;B组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组则是优秀学生。

二、课前预习的层次化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目标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教师可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制订细分化的预习目标,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预习技巧,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以高一年级为例,A组学生应提高复习旧知识的意识,基本了解预习内容,反复研究例题,带着疑问参与课堂教学;B组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预习的内容,并根据公式、定理等,自行推导例题,完成课后练习;C组学生应深刻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主动推导定理、公式,尝试练习例题,并完成课后习题,从教材理论与学习方法两方面强化预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的层次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不同小组学生的能力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课时安排方面,应以B组学生为基础,并兼顾A组、C组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不在课堂内进行讲解,以免打消A组学生的积极性。

四、作业布置的层次化

当某节课或者某知识点教学完毕后,需要通过训练来巩固,因此作业布置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从过去的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如果采取“一刀切”的课后作业方式,那么就会出现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分为三个等级:(1)A组学生为基础性作业,以课后练习题为主;(2)B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同时布置可供选择的拔高题目;(3)C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性作业之外,还应适当完成综合型题目。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需精心、谨慎,一般以20~30分钟之内完成为宜,否则将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作业质量。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五、教学评价的层次化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非常重要。实际上,教学评价应该是双向的,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等,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今后学习中加以改进,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优化课堂质量。可见,有效的评价对提高学生成绩、促进教师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大权,吴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都市家教,2011(9).

[2]刘晓琼.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探讨[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0(12).

[3]任维兵.高中数学因材施教问题研究[J].新校园:中旬版,2011(4).

[4]刘小平.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5]刘照辉.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学)

上一篇: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