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2-10-27 01:59:55

浅谈如何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会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切实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确立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

一、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读书是理解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课堂教学要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能随便浪费时间,但也绝不能忽视读的重要作用。教学伊始,教师就应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同样,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也一定要给学生再读课文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弄清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去回答。最后,学完整篇课文后还要让学生回到课文上,而且是从整体上,带着感情去读,以求得学生对知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二、给学生充分探讨回答、解决问题的时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想说、能说、会说、能做、会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对于那些有难度的问题或讲到重点、难点、关键处时,可让学生采取独立思考、同桌商讨、四人研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完成,但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尽量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充分展示出来,形成合理、恰当的答案,千万不要走过场,为了讨论而讨论。

三、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

学生经过一番精心的探讨形成自己满意的答案,一定要好好表达出来,但在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正好一名学生答对了,教师便马上进行总结,不再给其他人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或答错了,教师又急忙说答案,不再给学生思考辩论的时间。

显然,这种教学是不会有效果的。为了使一切学生都有所发展,应在一名学生答对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要试着让另外一名学生说说看,特别是让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试一试;如果学生答不上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心引导,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

四、给学生质疑和反馈的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就不能抹杀主人的学习权利。对于教学中学生有疑问、不理解的问题就应允许学生提出来,并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使其能真正获得知识。知识反馈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所以在结束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知识反馈。应该照顾全体,又应突出重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好反馈工作,以便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另外,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引进激励机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正如滋润禾苗的甘露,沐浴小树的阳光,孩子成长的营养剂,个性成功的铺路石,期望变成现实的原动力。所以,教师要尽量多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比赛场面的语句后,我说:“你读得真有感情,你的朗读把老师带入了英超赛场,体会到了一个球迷的激动与兴奋!”又有一名学生读得很好,我说:“读得真棒,你让老师感受到了那紧张激烈的现场气氛!”鼓励学生的语言要丰富,如:“说得真不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得很有条理。”……如果学生答得不准确,就勉励他:“不要紧,再好好想想。”注意从正面去引导孩子,绝不要讽刺与挖苦学生,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重视教师自身人格力量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那么他的人格力量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仪表,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平等地看待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甚至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来指挥老师写板书、选择教法等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教案,使自己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动学生,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自己的心情与文中的情节共起伏,上好每一节有活力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坚信“我能行”

充分l挥评价的作用,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这个复杂的活动中,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玉芳.深挖教材:培养情感,点拨技巧[J].新课程,2015(12).

[2]赵爱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5(26).

上一篇: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感因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