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苯的溴化实验改进探讨

时间:2022-10-27 01:51:22

苏教版苯的溴化实验改进探讨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极为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苯的溴化实验对于掌握苯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苏教版苯的溴化实验的缺点加以改进,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溴化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92-01

苯的溴化实验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专题3第二单元“芳香烃”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如果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苯的溴化实验存在以下缺点:①在教室中无法使用水冷凝器。②由于液溴极易挥发,冷凝效果不好,三颈烧瓶中挥发出的溴蒸气被锥形瓶内的蒸馏水吸收,使溶液呈深黄色,干扰了HBr的进一步检验。③反应完毕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胶状的氢氧化铁沉淀,难以清晰分层。

针对以上实验不足,苯的溴化反应可做部分改进。

①注射器 ②装有液溴的长尖嘴管(注:长尖嘴管的下端应伸入直导管中,减少液溴对乳胶管的腐蚀)③直导管 ④苯 ⑤铁粉 ⑥四氯化碳 ⑦蒸馏水 ⑧碱石灰

(2) 向大试管加入0.5g 铁粉,再加3mL苯,向洗气瓶中加入四氯化碳,锥形瓶中注入蒸馏水,干燥管中加入碱石灰,连接好仪器。

(3) 用连接注射器滴管吸取1mL液溴,塞好塞子。

(4) 慢慢按下注射器,控制液溴滴加的速度,观察大试管和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

(5) 待反应完全后,用注射器抽取大试管中的1mL生成物,注入到盛有15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振荡、静置观察。再用胶头滴管将小烧杯下层的溶液取出,加入另一盛有15mL 10% 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振荡、静置观察。

(6) 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中进气管插入水中,用注射器抽取10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大试管,除去未反应完的液溴和装置中的溴化氢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实验现象

(1) 液溴滴入后,反应溶液开始呈反应溶液呈微沸状态,逐渐剧烈起来,大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洗气瓶中的四氯化碳颜色变成深黄色,锥形瓶中出现白雾。

(2)小烧杯的下层是深红棕色的油状液体,振荡后颜色变成浅黄色,取出下层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后,下层液体变成无色。

(3) 取少量锥形瓶中的蒸馏水,加入几滴硝酸银和稀硝酸,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4 实验改进后优点

(1)操作简单。通过改进装置,使溴的取代反应在封闭体系中一次完成,便于课堂演示。

(2)现象明显。通过注射器取出生成物,避免加入氢氧化钠时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便于学生观察到无色油状的溴苯。

(3)避免污染。采用注射器和直导管单独加溴,可控制反应速度,避免了因剧烈反应造成的溴和苯的挥发;另实验结束后的操作可以除去未反应完的液溴和装置中残留气体。

参考文献

[1]杨乐,卢善富.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2002,(7):14.

[2]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电路理论》的阻抗匹配与分贝教学探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