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

时间:2022-10-27 12:12:44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

摘要: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工具。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情感、师生互动、学习方法"三方面就"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本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师导生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习效率;感;师生互动;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300-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工具。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1 投入情感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中学生的行为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我们只有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

1.1 尊重学生。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在我们眼中有很多"缺点"的学生,也都渴望得到我们的关注和肯定。很多事实都证明,大多数自信与能力都是在被关注和肯定中培养出来的。所以,走进教室时,我会微笑地看看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学习。上课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认真,我不会直接批评他,只是用提问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任何严厉的批评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2 赞美学生。

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好愿望。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赞美。我们不经意间一句赞美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卡耐基训练中的一篇文章有这样一句话:"掌声可以使一只脚的鸭子变成两只脚",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赞美的巨大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赞美与鼓励。赞美不一定都是"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一类的恭维,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个不经意的点头……对学生来说,就是幸福与满足,就是老师的亲昵与赞美。学生的心灵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花,让我们把赞美当作养料,给予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

2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扮演着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教学相长"的意义,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教学策略、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就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潜力。例如,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操作时,我是这样做的:设计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其中某一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但都用错了,要求学生将其无一遗漏地改成另一词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先把错误的词语删除掉,然后再输入正确的,大约过了三分钟,很多学生都厌烦了,有些学生还在低声说"老师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问题来难为我们呢",此时我向学生提问"是否有其它更为高效的方法呢",这个问题使得学生顿时来了精神,思维也随即启动。紧接着我就向学生讲解"替换"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然后要求他们用刚学的知识来完成相同的问题。因为有了开始的一幕,所以学生对"替换"操作的学习及体会也就变得更深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拿到任务不要急着去做,应该先想想有哪些方法、哪种更好,然后再着手去操作,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所涉及的知识可谓浩瀚无边,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

3.1 学会自学。

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可以借助教材或软件的"帮助"功能来进行自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它是知识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会经常选取一些容易理解、操作简单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看书来学习。如在讲解"Windows的桌面管理"或"个性化浏览网页"或"E-mail的收发"等内容时,我会让学生按照课本的提示来进行练习操作,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完成这些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Window s操作系统中,很多软件都有 "帮助"功能,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会让他们利用"帮助"功能来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上没有讲到的功能也要求学生利用"帮助"来发现,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养成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

3.2 学会动手。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多操作、勤动手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教学中,我绝对不会长篇阔论,而是安排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让他们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上机操作课,我会布置一些课本的任务让学生练习,完成任务之后就内容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操作,完全自由。我认为,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3 学会应用。

学好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用"Excel"软件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板报;用"画图"程序制作一些卡片,然后把这些卡片通过电子邮箱发给同学、朋友或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上网搜索寻找答案,在论坛中放上自己的帖子或浏览别人的帖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我校中职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缤纷车展,炫动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