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26 11:55:30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

摘 要:学习素质是21世纪人才的最重要素质,本文阐述了学习素质的概念及内涵,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学习素质的本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因素,探讨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素质;培养

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根本在学习。可以断言,学习素质是21世纪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类的学习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变换、更新加速,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高的学习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一、学习素质的概念及内涵

现在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习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而学习素质是第一素质、元素质。学习素质就是学习者应具备的学习价值观,对学习的强烈欲望、兴趣、态度、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等。学习素质是现代人才自我提高素质的素质,是再生素质的素质。关于学习素质有不同的界定。大多数人认为学习素质就是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则认为:学习素质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从哲学的高度揭示学习素质的本质特征

学习素质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得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其主体性的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学习素质是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自觉地改造、发展、完善、提高自己,增强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学习素质是从属于实践活动,使人自身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自由程度和主体性的过程。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习素质是人类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是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是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过程;是充实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

(3)学习素质是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形式获取知识并使之转化为人本身素质与能力的过程。像“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些谚语就是很好的例证。认清学习素质的本质,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素质。

三、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因素

1.目的不明确

初入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活有着五分幻想,三分猜测,两分迷茫,很少有人对大学生活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下去只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先生曾对浙江大学的新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到大学来干什么;二是要把自己造就成怎么样的人。如果有人不思考这两个问题,那恐怕难以称为合格的大学生。其实进入大学的目的很唯一,也是所有大学生应奉为圭臬的一句――学习。要学的不单单是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总之大学教育希望把我们变成学识丰富而又品格高尚的全才。在短短的半年里,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上的知识,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让自己有了一次小小的“质的飞跃”。

2.应试考试的弊端

当学习的内容属性被一再缩小,成为成绩的代名词时,当学习的价值属性被一再放大,变成学生个人价值的量化指标时,学习对部分孩子来说则成了痛苦,甚至成了折磨。这种现象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已有“科举制度”的例子,并出现了像“范进”那样的可悲文人形象。应试的弊端造就了一批批“畸形人才”。学习是一个人获得经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和过程。而当成绩被赋予太多的含义时,学习素质也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博览》上的一篇文章里谈道:“分数肩负着家庭和谐的重任;学习不好就没有自尊了吗?扭曲的评估标准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双重压力让我濒临崩溃;厄运从升入高中开始;体制造成的联动性压力谁能逃脱;学校教育给我们太少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应试考试仍在侵蚀着人们的身心,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的弊端。

四、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对策

(1)创造优良的环境: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优良环境,高职院校就要不断明确培养学生目标,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目的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制定和落实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奖惩分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形成很好的成才意识氛围,才能使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主动地、积极地把学习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2)牢固树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教学理念: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学习素质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素质的重要场所,因此,树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素质的教学观念十分重要。

(3)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学会和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发现学习。为此,一是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要介绍教材上基本的、已成定论的知识,还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激发他们自我发现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机会。这时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帮助他们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启发。三是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大量的权威的专著、参考书等文献资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线索和研究的方向。

(4)重新确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不以成绩而定“终身”。而且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形成性评价和真实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学习的自主创新性等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5)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探索构建教学体系的中心力量。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具有优良的学习素质,才能以学导学,在指导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

(6)加强学习目的的指导:学习目的的指导是高职院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教育面向市场经济主动适应社会的今天,必须让学生明确目标,从而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要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远大理想,树立为建设强大现代化国家而勤奋学习的思想。

(7)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是指教师利用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协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紧张、早恋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开展专门教育。一是开设心理课;二是利用班会、团会对共性心理问题、不健康竞争等开展讨论,分析原因,找出方法,达成共识,付诸实践;三是设立专门心理辅导,加强个别心理教育,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启发;四是在心理辅导的同时,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利用板报、广播、学习园地、光荣榜等,宣传三好生、优秀干部、学习标兵事迹,开展各种学习竞赛、优秀作业展览等,引导学生学先进,赶超先进,培养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

总之,要转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而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又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因而,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及战略目标应建构在“终身教育”和“人力资本”这一发展理念上,把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作为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珊. 当成绩被赋予太多的含义[J].教师博览,2005(2).

[2]John Ciardi. 为什么上大学[J].读者,2003(1).

[3]张红艳.成人学习素质的培养――学习化社会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点[J].西北成人教育报,2004(3).

上一篇:漫谈新课标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