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时间:2022-10-26 11:44:56

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案例教学法以及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材料的现状,接着从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结合作者本人一线教学的经验给出了些许看法,以期为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现状;组织形式;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的商学院,1910年由科普兰博士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率先使用,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自引入我国之后,许多人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已见的研究成果中已将其成功地引人到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中,并逐渐引人到其它课程[1]。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获得了宏大深远的成功,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将源于实践的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案例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2]。

目前,我国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材料还很缺乏,虽然在一些教科书中附有一些案例,例如: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黄浩、白鸿钧主编的《计量经济学》,赵新顺主编的《计量经济学》等。这些教材各有特点,所选案例也都别具特色,对于课堂给学生作为案例素材讲解很实用,但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远远不够。

本文将就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

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乎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主动讲授,轻理论应用的现象。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压力大,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必须将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预先安排了上机实验课,但实验课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实验课基本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但在学生练习的时候,由于相关理论没有掌握好,导致机械性的记忆老师讲授的软件操作步骤,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即便完成了实验内容,结果也多半不正确。

二、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

搞好案例教学需要精心安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是安排在相关理论进行完之后,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3]:

一是案例布置。教师可以事先选择一段同学们熟悉的经济学背景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里面涉及到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可能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课后回去搜集相关的数据。可以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进行建模,即按照理论模型的建立样本数据的收集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的步骤进行。

二是小组准备。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名学生,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认真阅读和思考,确定理论模型的最初形式,然后搜集相关的数据,接着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把自己组分析所得的结论、观点及其理由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是课堂讨论。讨论可采用推荐代表发言和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法。每组可内部指定一名同学发言,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具体包括模型为何选择该函数形式,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变量的显著性以及方程的整体线性关系如何,模型当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对模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等。发言完毕,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发言人需对此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

四是教师讲评。对上述发言及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指出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正确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使学生通过上述的讨论形成新的知识,掌握建模的步骤及要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把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的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通过对本院两个班级的比较发现(在这里,为方便起见,不妨把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称为A班,对比班级称为B班):A班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于B班的学生。虽然两个班级的理论教学内容完全相同,但A班的同学不论是在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掌握方面还是在Eviews软件的操作方面都超过了B班的学生。

举个例子来说,A班的第一组同学建立的是一个江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选用的数据是一组时间序列数据。选用的被解释变量为旅游外汇收入,解释变量分别为:入境旅游人数、零售价格指数(以1990为100)、平均花费、年平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该组同学在建模之初,即在选取模型的函数形式这一步骤时,能把经济理论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散点图结合起来确定理论模型的形式,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在后面的计量经济学检验这一步骤中,该组同学也能够对本组的这个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并能对模型中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处理。如先根据DW值判断出模型中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接着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从矩阵表中发现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花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已达到0.8445,说明模型中这两个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接着该组同学采用逐步回归法寻找最佳估计结果。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确实有所收获。从上面这个组的同学做的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他们是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这对于他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及应用是很重要的。对于该案例的Eviews软件结果及模型分析结果的最终得出,完全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同学们自己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完成的。虽然在做案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数据搜集来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拿来用,或是时间序列数据没有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等,但这些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完成的。

在做案例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可能每一个问题都能有时间及时问老师,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己和本小组的同学讨论,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过程,是一个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是很有裨益的。现在的他们可能只是处于照猫画虎阶段,但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源于不断的模仿的。学生可以从模仿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达到最终摆脱模仿,能自己独立运用的境界[4]。

另外,在课上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很高,大部分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关于模型的函数形式方面的,有关于数据来源问题的,有关于选用的估计方法的方面的,也有关于模型的检验方面的。建模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有涉及,讨论的场面异常激烈。学生们的参与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所有这些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们对于案例材料的精心准备,以及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再拿B班的实验课为例,说说两个班的同学的差别在哪里。在上实验课的时候,B班学生基本上是老师做一步,他们跟着做一步,由于实验步骤比较多,教师如果再换一组数据,让学生自己练习,多半的学生实验结果得不出来。有些学生把教师的实验步骤记在了本子上,但由于不清楚每个步骤的含义,虽然照着做能得到实验结果,但结果也多半不正确。实验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得不对。原因在于Eviews软件中方程说明的对话框里面变量的输入顺序不正确,应该把被解释变量放在第一个位置。很多同学对于这个不了解,导致所得模型的输出结果出错。再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自由度出错的问题,学生们只是按照教师的操作执行,殊不知数据发生变化,样本的容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进而自由度也会跟着变。究其原因,学生们自己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这样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相对于A班学生来讲,B班学生缺乏的是理解和消化的过程,所学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只是机械的模仿。由于A班学生在做案例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查找资料用以解决出现的问题。而这一过程,同样也起到一个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消化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A班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的掌握方面,还是在理论的应用方面都要好于B班的学生。

四、结束语

通过这两个班级教学效果的比较,笔者认为在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是可行的,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首先,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学生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的;其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需要相关的激励措施。因为案例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学生们课后是要花很多时间准备的,如能把学生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表现与他们这门课的期末成绩结合,相信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参考文献:

[1]单艺斌.《统计学》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J].统计教育.2000(4)

[2]史书良.统计学案例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4]余国合.刍议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项目编号是:2009B2ZZ09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上一篇:湖南省金融稳定报告 下一篇: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相结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