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26 11:29:07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42例年龄>65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1例,非干预组2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护理基础上,注重细节护理,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与非干预组患者出血及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便秘、心绞痛、心衰并发症及死亡率干预组患者较非干预组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情危重、变化快、猝死率高等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往往会加重。我科自2008.10――2011.10年龄>65岁的急性AMI行rt-PPA溶栓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8.10――2011.10收治的高龄急性AMI患者4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心脏病协会和WHO关于AMI诊断标准并符合溶栓标准且无溶栓禁忌症[1],年龄在65-78岁,平均年龄71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安置于CCU病房,给予心电监护,rt-PA溶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及常规治疗,并给与吸氧止痛等措施。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

1.2.1严密观察病情入院后立即将患者安置于监护病房,严密监测心率(律)、血压、呼吸的变化。AMI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在24h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及时救治。同时,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急救措施。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应结合神志意识的变化、皮肤的颜色、末稍循环情况等判断是否休克,如果是休克应给予抗休克处理,积极抢救。

1.2.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以稳定病人情绪。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缓解后,患者表现出麻痹大意,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其讲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意义,使其主动配合。

1.2.3饮食及大小便的干预加强饮食护理,在饮食上护士指导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防止发生便秘[2]。在入院的1-3天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4天可改为软食或普食,进食不宜过饱,以7-8分饱为宜。嘱患者大便时勿用力,以免加重心肌负担,诱发心绞痛,加重病情,甚至增加猝死的危险性。

1.2.4溶栓后的护理干预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语言状态及肢体治疗情况等,判定溶栓效果,发现异常时处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及抢救器械。

1.2.5活动的干预患者在发病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协助一切生活护理。急性期后,如无并发症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一般以耐力性有氧活动为主,勿过度耗氧。运动强度、深度因人而异,常以最快的心率3-5分钟内恢复正常为准。活动时如出现胸闷、心悸、眩晕,恶心、无力等,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1.3评价标准便秘的判断以《基础护理学》为标准,心力衰竭以Killip分级为标准,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心电图为标准,出血包括内出血和外出血。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采用Chi-square test,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出血、心律失常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便秘、心绞痛、心衰并发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明显差异性(P

3讨论

急性AMI发病急、变化快、猝死率高,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全身状况差,脏器功能逐渐衰竭,常合并各种慢性疾病;由于疼痛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等心理;由于疾病及年龄关系,患者往往缺乏安全感。因此,通过以上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非干预组明显下降,减少了各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云霞,葛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21-22.

[2]郝艳香.40例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62.

上一篇:金属烤瓷修复体基牙龈缘及冠边缘变色原因浅析 下一篇:一株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