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德育价值探析

时间:2022-10-26 10:33:59

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德育价值探析

近年来,道德教育回归生活、道德教育要凸显体验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道德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重视。刘惊铎教授在《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一文中就提出了“知性论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凸显道德体验的魅力”。

民俗作为一种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复合体,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和创造出来的,与生俱有培养个体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和生成道德情感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应是一个真真切切的道德情感发动、生成并提升的积极体验过程,因而在“道德体验”维度上探究民俗的德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 “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

在弄清“道德体验”的内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体验”的基本内涵。“体验弥漫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一个人人熟悉,人人又不甚了解的概念。”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外界事物或情境引起自己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作为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体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各自的理论内涵,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如朱小蔓教授认为:“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裴娣娜教授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情感)感受”;刘惊铎教授则认为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不仅含有混沌的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的反思。

尽管教育学术界对体验的含义尚无最后的界定,但是从上述看法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体验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种理性和感融的认识活动。个体在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中,在已有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明晰了“体验”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体验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刘惊铎教授认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感性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世界之中,个体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就是道德体验。体验者对周围生活世界关系的领悟越强,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王如才教授从中小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体验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再综合体验的内涵,我们可以将道德体验理解为: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的道德信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息感悟,进而领悟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关系,形成对事物及其关系意义的自我建构和价值生成的理解。与一般的体验不同,道德体验着重强调对道德观念的体验,人与人的沟通和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体验,认识自我的人生状态和道德水平。

2 “道德体验”的基本特征

道德体验主要具有个人性、情感性、推及性等基本特征。

(1)个人性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各异,其体验过程及体验结果也自然就会有差别。正如瓦西留克所说的:“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道德体验是主体将外在的情景和规范纳入自己的品德心理结构,引起品德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以促进自己的道德发展。道德体验是一个精细的、独特的心理、情感过程,主体在亲历某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时获得的感悟、情感和意义,都是主体个人的,不能相互替代,即“我”的体验是无法对“你”说出来的。

(2)情感性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用他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而不是单用他的反思来理解他自己的。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而不是概念。在道德体验的过程中,情感是相伴相随的。主体在亲历的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中,总是习惯性地将现实的事件或情境同自己现在的体味和感觉相联系,产生体验的出发点便是情感,通过从以往的情感积累出发去感悟现实情境的意蕴,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意义,最后的终结点也是情感。因而,道德体验是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

(3)推及性

道德体验的推及性,体现了道德情感的渗透作用。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带着情感领悟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道德关系,产生的体悟会积淀到他的潜意识中去,在后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这种积淀在潜意识里的体悟便被诱发和唤醒,引起体验者自觉地展开新的体验,从而对凝结于其中的情感和智慧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多次这样的体验循环,使体验者不断生成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民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1 民俗的基本内涵

民俗,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民俗是什么?在英语中,它是folklore,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于1946年将其作为学术用语正式提出,他界定的概念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古时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著作《礼记・缁衣》中就有对民俗的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这是当代在我国能够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的民俗定义。

2 民俗的分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俗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兴旺发达时期,众多学者把民俗分类重新提了出来,但是学者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对民俗的分类也各有差异。现今比较通行的分类是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四大类。

(1)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直接感触的有形产品形式。包括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器用民俗。如皖南的徽州古民居、美轮美奂的苗族服饰、银首饰等。

(2)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与家族、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一种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包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家族、宗族;由于职业、信仰、爱好和某种需要而组成的民间组织,如一些商人自发组成的商会;各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岁时节日民俗等,如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度的春节、中秋节,还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傣族泼水节”等。

(3)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是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

结晶,是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包括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口头艺术等。这类民俗在我国尤为丰富,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神话”与“四大传说”,还有父母教育子女要勤学的谚语如“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

(4)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巫术、民间信仰、道德礼仪、禁忌习俗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信仰的图腾(保护神),如仡佬族以葫芦为图腾;蕴含博大精深的“永年太极拳”等,都是我国的精神民俗。

三、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的德育价值

民俗总是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的,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优良的民俗,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还可使体验主体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乃至道德素质与境界的提升。

1 个体道德观念在民俗世界中孕育

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常常不是出于哲学思辨和逻辑的推理甚或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习俗和事象得到仿效、遵循,或从禁忌的习俗中得到约束和回避。从落地伊始一直到自然地回归,作为生活中的个人都离不开民俗的海洋。现代社会大力弘扬的民族道德观念、社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如团结抗争、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公正无私、诚实友爱等自古便在民俗世界中有广泛的反映,蕴含丰富道德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和谚语警句在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中无疑独具特色。在广西壮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瓦氏夫人在明嘉靖年间带兵在上海一带抗击日本倭寇保卫国家安全的事迹、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抗日游击队的事迹、让人津津乐道的山东沂蒙山区人民顽强抗日的事迹,各族人民就是利用这些经久不衰的事迹培养子孙后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孝的观念和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孝道故事,如汉代的郭巨“为母埋儿”、汉代的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几乎成为每个家庭中教育子孙怀孝、行孝的活教材。再有汉族谚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纳西族谚语“只要辛勤耕耘,土地就会肥沃”等是劝告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勤劳学习,自强不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学蜜蜂共采花,莫学蜘蛛各结网”等强调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交往中要真心实意、诚实友爱。就是这些无所不在的民俗,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体验主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它远比学校通过道德说教方式向个体灌输某些道德观念来得有效。

2 个体道德情感在民俗世界中丰满

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在生活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民俗生活的体验中浸满着情感,进而又促发着他产生新的特殊体验,情感在循环的体验中不断地得到丰满。传统节日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不仅具有修养生息和娱乐功能,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如端午节是我国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在内的民俗节日,也许根本没有人会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辞句,但是通过吃粽子、赛龙舟,讲屈原的故事等民俗活动,对于屈原的爱国精神,人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和鼓舞。又如清明节祭祖先的习俗,使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产生对先贤的崇敬和对祖先的感恩追孝之情。又如重阳节登高远望、插茱萸的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在异乡遥想家乡遍插茱萸的情景,就已定格成游子的乡愁象征,今天很多人也许在重阳节不会登高和插茱萸,但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形象一定会在人们的脑中回荡,激发每个人对亲情的愈加珍惜,更深意义上还体现了他乡之客的民族情感,就像漂泊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便在这一意义上自诩为“茱萸的孩子”,这位“怀国与乡愁”的代表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盼望祖国统一的民族情感深深融合在一起。今天的个体也许不是诗人王维,也不是海峡彼岸的余光中先生,但是在这一传统节日的体验中,个体的家庭情感和爱国情感随之愈加浓烈。

3 个体的道德境界在民俗世界中提升

一个人几乎是伴随着他自己独特的体验而成长的,个体人有什么样的实际体验,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境界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每个个体在生活体验中,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俗的影响,民间故事和俗语中潜存的道德教化思想的熏陶,民间仪礼中蕴含的道德价值的引导,民间节日仪式和活动中蕴含的道德情感的陶冶,这些促使个体形成自己的精神人格和品位,磨炼了个体的道德意志,指导个体道德行为的践行。通俗的民间谚语,虽然没有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包含的深奥道理,却有“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莫妄求”、“树不招影自为影,人不沾名便是名”的人生淡泊箴言;虽然没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语和“人心惟危,道心惟一”的艰深说理,却有“宁可无钱,不可”、“合理可做,小利莫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处世行为规范;虽然也没有佛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精深玄妙的佛理,却有“来时如风雨,去日是纤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纯朴人生悟言。这些纯朴直率的语言被人们口耳相传,虽没有佛道儒经典文化的高雅,但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对个体高尚道德情操形成的影响比经典文化更胜一筹。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作为对民众进行教育的独特教育资源,在今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道德体验凸显的时代,姿态万千的民俗文化事象在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日益彰显。

上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红色文化教育 下一篇:学校品牌塑造视域中的校本课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