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灵动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26 10:14:40

创设灵动的语文课堂

课改纵横·教法探讨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心路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个性的光彩,创设灵动的课堂境界。什么是灵动的课堂境界呢?灵动的课堂即充满活力的课堂,洋溢着和谐的课堂,师生的情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尽情释放,智慧与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人体验美,感受美。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充满灵气与活力的课堂呢?

一、巧妙点拨,润物无声

灵动是教学过程中的灵气,于无痕之间展示师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才能得到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独具匠心,巧妙突破重难点,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润物无声的熏陶,恰当指导学生的融合能力和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灵动的语文课堂中知、情、意、形的培养应该是自然妥帖的,不留痕迹的。我观摩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课,感触颇深。《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一句“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位小学生在朗读时声音很洪亮,气足力大。此时,于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出他在朗读中存在的缺陷,而是笑眯眯地对他说:“可能是你的抗药性太强了吧,要么就是喷雾器大夫的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让我再重新给你喷洒一次。”他走向那位学生,对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这位小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在重新朗读时,脑袋耷拉着,脸上流露着痛苦的表情,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把杂草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于老师睿智的点拨和风趣的言语,文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课堂充满了生机。

二、真情对话,激情荡漾

语文课堂的生命力在于真情的流露。只有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引入,用真情演绎课文,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置身于文本描述的情境中,让课堂洋溢着真情,使课堂的生命力得到升华与展现。

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我设计了以下的真情对话,引导学生感悟钱学森真挚的爱国情怀,同时引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师:大家已经阅读了课文,了解了钱学森诚挚的爱国之心,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当时中国刚刚解放,比较落后,就连和钱学森一起留学的同学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去。钱学森却说,正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我们才更要回去建设我们的祖国。如果他心里没有祖国,他是不会这么坚决的。

师:是啊!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生2:钱学森明知中国当时很穷,但他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把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洒在祖国的大地上,让自己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

师:说得太好了,让我们为他鼓掌!

生3:钱学森在美国时,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也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后,各种条件都不如美国,因为爱国,他情愿当一个“傻子”。

师:钱学森到底傻不傻呢?

生4:不傻,因为美国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我们生养在这片土地,怎么会不要自己的母亲呢?

……

整个课堂,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最后,我们共同演唱了《我的中国心》,课堂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这样的课堂,处处涌动着激情,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展露无疑。

三、有效引导,个性飞扬

灵动的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各种思想得以汇聚和碰撞,智慧的火花随处可见,个体的灵性与活力得到充分的舒展。教师在此间只需充分暴露问题和倾听观点,及时引导和辨析个体之间存在的思维和观念的差异,让学生在这种差异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产生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心理体验。如我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后,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有个别学生在发言时表示蔺相如太迂腐,太软弱,屡次受到廉颇的侮辱却不反击。对于这一观点,我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发动学生展开辨析:蔺相如的软弱是对敌人的吗?这能不能叫软弱?假如他和廉颇发生了冲突,的确显示了他的勇气,但这是真正的勇气吗?这样的巧妙引导,既尊重了学生的观点,又让学生在问题的辨析中,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丰富体验,拓展思维

灵动的课堂还应体现学生的发展效能,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发展,更要着力构建鲜活真实的语言教学载体,让学生在生动的语文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立足课堂和课本的基础上,将语文学习拓展到课外和其他学科,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综合化与生活化,不断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教学《师恩难忘》一文后,我布置学生收集、朗诵表达尊敬师长的散文与诗歌,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主题的技巧;学习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后,我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打开了多扇门,培养了学生处理、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了语文学习的生命活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应是真情与智慧的课堂,是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教师只有通过构筑彰显生命活力的灵动课堂,才能引领学生步入语文学习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追求自主式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浅析孔子的领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