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 第15期

时间:2022-10-26 09:16:58

咏花诗题咏对象是花卉,我国地大物博,花卉品种数以千汁,花不仅以其活色生香娱人感官,更以其兴谢枯荣撩人情思,故诗人每有感触,或悲或喜,动辙形之吟咏,寄其心曲。李太白飘逸,高咏“花间一壶酒”;杜少陵沉郁,若吟“感时花溅泪”。纵览千古诗坛,从《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楚辞》里的“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到清末鉴湖女侠秋瑾的“平生不籍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秋海棠》),鲁迅的“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莲蓬人》),涉及咏花的作品真是无以计数,其中的名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

在初中语文教本中不乏题咏花草的诗,如何引领学生正确而理性地赏析这一类的古诗,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原因。下面我就以初中语文教本中涉及的咏花诗为例具体地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花之所以成为众所吟咏的对象,并成为感人之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极浅明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花的外在形态,无论是花的颜色,还是花的香气,亦或是花的姿态。都具有强烈的引人之力,她们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最明了的,因而诗人们容易从花得出最鲜明的意象。所以由此触发了最丰富的联想。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正是由于荷花的盈盈身姿和美丽绝伦的容颜,才吸引了作者探寻的目光;也正是由于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的衬托,采莲少女的面庞才如此鲜活明亮。

除此以外,诗人以花为意象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能够引发诗人对生命最深切最完整的感受。众所周知,汉末魏晋以来,中国文化进入“人的自觉”“文的自觉”时代。人的生活,人的情感及其文学表现得到重视。随着抒情思潮的深入发展,诗人们的心灵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敏感于自然物色的刺激,为其所吸引,表现于文学作品,则是越来越倾向于从“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的直言其概发展为“远望令人悲,香气感我心”的感物起情。而花因其独特的外在气质和独具的深刻内涵而成为“感物起情”中之主要“物”。“花”的特质迎合了文人们抒发生命感受的心理,它从生长到凋落的过程明显而迅速。人的生死,事业的成败,万物的盛衰,都可以纳入“花”这一短小的速写当中。因此,在敏感而多情的诗人心中,它的每一次遭遇,每一个过程都能够激起无限的才思,产生强烈的共鸣。

而要进一步说明“花”之意象被大量运用主要是因为诗人与之产生了共鸣,那么“落花”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如以“梅花”自比的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这样倾诉“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孤独,调零均含有象征意味,寄寓着诗人对自身不幸命运的感叹,它的气味芬芳与诗人的品格相合;它遭受风雨摧折而飘零陨落与诗人怀才不遇,蒙受排挤打击的悲剧命运形成异质同构。因此,落花成了“感士不遇”而无处释怀的诗人的寄托。

这首词虽然不足以代表陆游诗歌创作的全部风貌,但它却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封建时代许多人士大夫,特别是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尽管生不逢时,遭受命运的拔弄,但对自我香洁品质的坚守不因风雨摧残,“群芳”妒忌而改变。在这样的咏花诗中,“落花”所包含的“力的样式”就是与知识份子的心理相契合的。又如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用“落红”来比喻自己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在这两句诗中花的飘零蕴含着诗人身世飘零之感和年华消逝之概,但诗人却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意味,以“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自己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总之,“落花”就是诗人们多舛命运和人生理想的写照,他们在对落花的吟咏中赋予之独特的内涵。品读这些花香四溢的诗篇,就是真切地感受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怀。

以上就是我对“花”之意象之所以被选用的原因的几点粗略的见解。如果我们在赏析咏花诗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一切便豁然开朗了。

上一篇:语文朗读教学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让幽默充溢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