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动参与式培训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8:38:06

关于互动参与式培训的思考

【摘 要】

为了满足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远程学习资源开发的质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邀请原英国开放大学语言与教育系高级讲师邓肯先生举办了一个远程教材培训,该培训包括一系列讲座。此次培训采用了互动参与的方式,旨在让培训参与者了解来自国外的远程教材设计与开发经验。本文试图以讲座内容的开发过程为案例,展示英国专家开发互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分享开发和组织互动参与式培训教学的体会,以期为教师在职培训课程开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 远程学习资源开发;教师培训;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1—0079—05

互动参与式(interactive)培训是指激发培训对象的兴趣,促使每个参加培训的人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的培训形式[1]。这种培训的基本理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带着问题“做中学”。今年年初,原英国开放大学语言与教育系的高级讲师邓肯先生,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远程教材编辑举办了一次互动参与式培训。回顾培训讲座设计与开发的过程,比较互动参与式培训与以往传统培训方式的不同,本文作者反思并总结出如下内容。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思路

选择教学内容是所有课程开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职培训通常要面对多元化的培训对象。比如,从事不同工种的、不同教育背景的以及不同工作经验的学习者。从理论上来说,选择教学内容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在操作层面,一般是教师认为学生该听什么,就为学生准备什么。这次互动参与式培训选择内容是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得到教学内容框架(参见表1)的,这是一个严密思考的过程。

这个思考过程,突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对内容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做出安排。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由学习目标分析推断出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逻辑性。但对开发者来说,这种方式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实践证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对教师的挑战是革命性的。

二、互动活动的设计原则

活动是互动参与的基础,也是开发的难点。本次系列讲座最初设计了30多个活动。后来因扩大了培训对象范围、缩短了培训时数,一些活动被临时撤换或更改了。但每次讲座还保留了至少3个活动。在编写过程中,每编写一个活动都要经过测试和讨论修改。回顾活动的编写过程,笔者归纳出以下原则。

1. 利用原有学习经验

利用成人原有的学习经验在成人教育中一直是倍受推崇的策略,在这次培训中也多次用到。举例来说,在介绍远程教学与传统面授课堂教学有什么不同时,有这样一个活动(见表2):先是指导学生把自己熟悉的课堂教学环境、条件、设备、教师等等全部罗列出来;再启发学生对比思考远程学习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对比习得新的事物或概念,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调用成人原有学习经验的例子,现场气氛很活跃,学生对学习内容印象很深刻。

对于这类学习活动有人曾提出异议,认为培训时间紧张,应该多讲新知识,对于远程学习与面授教学的不同点,直接列出清单并不难理解,没必要花十几分钟做这种看上去很“弱智”的活动。事实上,这正是我们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启发思考。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习得知识和技能,在思考之后,通过活动反馈告诉他们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灌输”这种做法看似节省时间,但不能保证学习有效地发生。

2. 利用日常生活经验

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既简单有趣,又较少受专业学科或行业知识的限制,对成人在职培训课程很适用。在本次培训中,邓肯利用生活中的留言字条的例子(参见表3),引入“交流设计”的概念。通过对交流内容、形式和风格的分析,让大家理解任何交流都是有设计的,从留字条到写论文,不同的交流目的就会有相应的不同设计。在这层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及教学设计,就能降低教学设计的理解难度。由于教学设计常常隐含在教师授课行为中而被教师忽略,因此,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也很难说清楚教学设计的含义及作用。但用字条的例子做铺垫,引导大家看到:不管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设计是无处不在的。这一点正好与教学设计常被教师忽略的情况相吻合,容易产生联想。在活动最后,邓肯清楚地区分了两者的不同:“交流设计”关注信息传递,而“教学设计”关注的是使学习更有效率。

实践证明,用日常生活的例子作类比,并产生联想,进而获得理解,再指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有效。不过,编写这样的活动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阅历。

3. 分层设计问题

用提问题来促进思考是常见的教学策略[2],但设计问题的层级与互动参与之间的关系却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这次在讲解远程教材单元结构时,用了比较两个教材结构优劣的活动(参见表4)。活动中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两个结构有什么不同;第二个问题是哪种好;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制作PPT时,因没有对三个问题分别使用逐一飞入画面的动画设置,使得三个问题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结果在现场发生了答题者将三个题目混在一起回答的“事故”。事后经邓肯指点才知,这三个问题是三个不同的认知层级。

将问题分出层次,再分别提出,能有效促进参与。此外,分层提问还是引导思维从初级走向高级的一种方法。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个概念很熟悉的时候,往往反倒容易忽略按照初学者的能力去设计有层级的问题,忽视对学生思考方式的引导。然而,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培训师)是有责任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思考的。通过设计活动,将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思路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实际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启发。希望我们的教材或培训课程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和思考习惯,使他们面对工作和生活问题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

4. 用“写”促进思考

以往在讲授概念时,多采用先描述或陈述知识点,再举例说明,最后让学生做练习的套路。至于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方式,则较少有人关注。这次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成人学生从不拒绝 “想一想”这类思考型的活动,但如果不要求他们将自己想的内容写下来,那么他们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积极了。因为“想”不能被别人看到,没法显示成果。所以,应该为他们提供“说”或“写”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但如果参加讲座的人数多,就不方便给每个人提供说的机会,因此,用写的方法是最简单易行的。“写”可以使思路更清晰和有条理,可以帮助思考趋于缜密和深入。道理很简单,因为“写”能让学生看到自己是怎么想的,同时方便学生之间交流想法,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作对比,受到启发可以促进深度思考,这也是引发更大学习兴趣的秘诀之一。活动设计中对“写”的应用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要让成人学生写感到难堪的内容

如:请回忆并写下你学习经历中失败的例子,与同伴讨论教师行为不当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的问题会给成人带来当众揭丑的感觉,产生抵触情绪。但如果改成:请回忆并写下你知道的由于教师的行为不当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的例子与同伴讨论教师行为问题。这样提问,成人学生可以用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就不会有顾忌。

(2)不要限制写的思路,但一定要有主题方向的指引和“脚手架”的帮助。

举例来说:写下三个远程教材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要求一方面会误导成人学生以为远程教材的特点只有三个,另一方面,会因为没有思考的指引,造成学生不知从什么方面去想。推荐的做法是:请在下面清单中选出远程教材的特点,补写上你认为被遗漏的特点。

显然,这样的活动编写需要事先设计好清单内容(实际是活动反馈内容)。给学生提供帮助思考的 “脚手架”,对教师编写的要求比前一种要高。但这种只要求很简短地写几个字或打勾的活动,在培训中很容易操作。

(3)说写结合,协作学习

这次培训中,我们多次请一名学习者到前面来,在白板上写下大家发言要点的方法。这个方法使大家感觉是在集体协作学习。这种“大家说、一人写”的做法,提供了说写结合呈现思考结果的机会,有以下几个好处:

引发头脑风暴;

分享集体智慧;

节省时间;

活跃气氛。

对培训教师的要求则是不对任何发言做负面评价。对发言中的错误观点或说法,通过及时的讲解与提供反馈的方式予以纠正。另外,在互动活动中注意控制发言时间,把握住讨论主题的方向,及时纠正跑题的情况。

(4)编写有意义的活动

学习活动要根据课程学习对象、课程内容的性质、课程学习目标,以及课程考核要求综合确定[3]。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在设计培训课程之初,首先应该确定学习对象。这次培训原定学习对象只是编辑人员,但开课前临时扩大了培训范围,参加培训的人中有半数不是从事稿件编辑加工的编辑,导致培训师要紧急删改所有仅限于在教材原稿上做的活动,替换上其他类型的活动内容,以保证活动内容对参训者有意义。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临时变化学习对象的做法很不明智,对培训师和参训者双方都会造成影响,其损失是令人痛心的。这是值得汲取的教训。

活动的形式也一定要让参与者感觉有意义,否则就要毫不留情地删掉。在这次培训材料准备中,删掉了不少活动。其中有两个活动让我难忘。一个是帮助大家体验和区分“内容、形式与风格”的活动。邓肯花费很多时间找到一个介绍意大利小镇的英文广告,其内容与活动的目的十分吻合,但通过对中国编辑的测试发现,由于语言的关系,编辑会因不认识的外文单词而“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对内容、形式与风格的分辨上,于是这个活动被认定为对中国编辑没有意义而删除了。还有一个关于判断语言风格的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大家通过阅读文字材料,体会什么是远程教材强调的简洁、友好的语言风格。邓肯费很大劲地找到一句长度约占5行的超长英文句子作为反例,然后很认真地改写成意思完全一致但语气友好、简明的几个短句子作为正例。但后来因考虑到编辑每天的工作都是修改病句,没有必要让他们花费时间在很熟悉的事情上,更何况改写英文的长句子,离大多数中国编辑的实际工作需要相距太远,于是,这个活动也删掉了。在此写下两个被删除的活动,是想把邓肯编写设计活动的取舍标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录下来,作为设计编写活动的借鉴。

(5)使用正确的行为动词

在选择设计培训活动的“行为动词”时,我们常常简单地依据时间的多少来考虑。如:若内容多、时间紧,就倾向选择“看一看”;若时间充裕,会考虑用“写下……”。邓肯的做法是先把“读一遍”、“看一看”、“写下来”这些动作(或称行为)对学习有什么影响琢磨透。知道“写”可以促进深度思考,“读”有利于快速获取信息,“看”用在不需思考就可得到结果的认知水平的判断。然后将这些要求恰当地运用到活动的要求中,使学习者通过体验这些学习行为,感受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最后逐渐发现和学会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邓肯的做法提示我们,选择行为动词不应仅以时间为参照系,而是要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科学地引导学生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不能靠说教,而是靠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内容,让学习者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行为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再潜移默化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切忌对学习者说“你要记好笔记”、“要认真阅读课文”,因为这样的说教根本不会让成人学习发生,反而会招致反感。

三、营造活动氛围的方法

清晰的教学组织结构是保证培训者积极参与活动和有效学习的大前提[4]。本次培训课程的教学组织始终是按照 “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讨论调整修改答案或想法讲解或解释答案”的组织结构运行。实践表明,成人学习者在明白培训课程的教学组织结构之后,能很快放松地参与到活动中。培训结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0%的人对培训中的活动感兴趣,有37.5%的人对培训中的活动非常感兴趣。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互动活动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反思培训过程,可以归纳出营造活动参与氛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问题的设计要简单、明确

尽量做到一问只含一个主题。问题要问得清晰明确,不要造成误解。确保大家在做活动前,清楚活动目的和要求。活动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

2. 正确处理培训者的回答或发言内容

鼓励答题者,让其感到即使有错误,也不会受到歧视。在遇到不同观点和见解时,不直接表示反对意见。

3. 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确保让大家感觉现场没有绝对的专家,只有平等的学习伙伴。不给答题人任何压力,要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这一点在课程时间紧张的时候容易被忽略。

4. 及时提供反馈

成人学习喜欢及时反馈。在这次培训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将一个活动的反馈放到下一次讲座中,结果发现到下一次的时候,对同一个活动就不再有第一次做时的那种兴奋状态了,颇有“时过境迁”之感。所以,活动一定要整体地进行,不要遗漏反馈环节。

5. 不让培训者提前看到培训材料

切忌将培训材料在课前发给培训者,否则会严重影响互动参与培训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就如同看过剧本,再去看侦探片一样,知道结局就没有了悬念,自然减少了兴致。此外,成人在手上有了材料以后,就会因随时可以查看,而自然地松懈现场学习状态。没有适度的紧张,学习效果不会很好。

6. 不必刻意追求完美

互动参与式培训强调激励学生参与,尽量为学生提供分享经验与体会的机会。培训教师不必为不能回答所有学生的问题而焦虑。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通常在职培训时,总有一些成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教师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去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

7. 利用小组讨论

培训中,小组讨论是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也是营造活跃气氛的杀手锏。在分组时应尽量允许学生自愿组合,不要强制分配同伴。小组内人数不要过多,否则不利于讨论交流。在活动前可以对小组活动的方法提出建议。比如:小组中要有人负责记录想法,有人负责代表小组发言,将小组的想法告诉大家,等等。

四、结束语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很少采用互动参与学习的形式。所以在开发互动课程时,常常被原有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形成的习惯所干扰。反思开发互动参与式培训课程的过程,越发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想让培训对象积极动手动脑地参与活动,培训教师要首先“激活”自己。只有培训课程的开发者自己先“活动”起来,将枯燥的知识点或理论的讲解转化设计成能使成人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活动,并引导其思考、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得到与他人交流或碰撞思想的机会,才会引来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互动式培训给人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平等共享的理念。参与互动式培训的最大困难在于挑战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定式。这也是笔者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自己的体验能对有意开发互动参与式培训课程的老师有所启发,同时希望未来的培训能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互动方式,让更多的人受益。最后,感谢邓肯的忘我工作,感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臣社长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帮助组织准备这次培训的同事们。

上一篇:通过任务式教学实现从CALL向SALL的转型 下一篇:云南教育关工委喜庆成立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