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青年留住“文化的街灯”

时间:2022-10-26 08:35:47

请为青年留住“文化的街灯”

当下中国青年,如何读书?

一个伟大的都市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

“集美石鼓路上那家光合作用书店也关张了!”厦门集美航海学院大三学生小李言语中透着伤感和无奈,“这家书店的书籍比较齐全,很多热门的新书更新及时,同学们都喜欢来逛。”

尽管有这样的读者评价,依然不能挽救“光合作用”的颓势:资金链断裂,高管集体辞职,供货商堵门讨债……随着各个直营店的纷纷关张,开遍大江南北的“光合作用”书店也终于走到末路。这是继“第三极”、“风入松”之后,又一家知名民营书店濒临危局……

关于民营书店生存困难、相继倒闭的消息,这几年可说是时常见诸报端。但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不能再提供“氧气”的悲剧,还是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和关注。有的媒体评论说:在这个文化已经成为热门产业的时代,民营书店的倒掉似乎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不少青年朋友感慨地说:听到这个消息,确实很意外,虽然我们对民营书店的困局早有了解,但在这个时候走到这一步,让人唏嘘……

11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书店!》。这个节目是这样开始的――

解说:0元售书,双倍返还,多家网络书店展开价格大战。店主关门,商家抢货。“光合作用”多家门店突然关闭。

消费者:觉得挺可惜的。

解说:四年之内民营书店倒闭万家,是自身经营不善,还是店商步步紧逼?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翟德芳:书店把一本书一本书卖出去,靠这样一个书价,远远达不到负担这种房租的程度。

解说:有人说惋惜,有人说大势所趋,民营书店的生存是否真的无计可施?

购书者:有书店感觉才好,不然一个城市的人,你就会觉得,他没有可以去的地方。

解说:如何留住诗意的栖居?如何留住精神的“光合作用”?“新闻1+1”今日关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书店!

该期节目其实提出了这样一个文化问题,尽管很多书店面临破产有许多主客观原因,但是,一个城市就真的不再需要书店的存在了吗?像读者所说:“有书店,感觉才好,不然,一个城市的人,你就会觉得,他没有可以去的地方。”

笔者曾经到过光合作用水木店,这家店位于绝不缺乏青春荷尔蒙的北京五道口。书店分为上下两层,组成一个绝妙的混合体:一二层之间的台阶通向售卖波希米亚风格女装的服饰店,二楼隔着走廊还有一家安静的酒吧,更不要提弥漫着奶油香的悦读时光咖啡馆,这一切都像是在宣示着青春的五道口绝不会冷清。这里最棒之处在于一层主要售卖杂志、畅销书和创意集市产品,并且如台北的诚品书店那样全天24小时无休,是青年人寻找温暖与光明、消磨掉整个无聊长夜的好去处。二层的悦读时光咖啡馆有小台灯、沙发、留言册和无线网络。华灯初上的傍晚,一个人来到这里,点上一杯“茉莉香片”,看着窗外对面配合着小野丽莎的弹唱如梦幻般驶过的城铁,可以体味到城市夜空中“流动的圣节”。

是的,你可曾想过,青年、城市和书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青年理想中的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通衢大道和林立商店等这些冷冰冰的建筑物,还需要“软性”的文化,书香弥漫的书店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而城市中的人,在物质的压迫下都可能有一种渴求,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也常有心中柔软的一角,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所以,城市中一个个书店肯定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不是有人把城市的书店生活形象地形容为一种“诗意的栖居”?因此,这样的能够给人们带来静谧、深邃的体验,能够安妥灵魂的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更多的是具有了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符号的意义。

余秋雨说过,一个伟大的都市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每座城市,都应该有几个反映城市特色的书店,如同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它的经营和管理,应该参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标准来予以扶持。

诚品书店是台湾著名的大型连锁书店之一,在岛内共有53家分店。诚品书店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每年举办约500场演讲与展览,“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不打烊”,它不仅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了台湾人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台湾的文化地标和人文风景,更是成为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有人形象地称书店为“文化的街灯”。是的,我们身边应该保留这样的书店,应该再多一些这样的“文化的街灯”,它不会暗淡无光,更不会熄灭,它的文化的光耀,会守候在青年的身边,让躁动的灵魂变得安详、沉静……

E-mail:yangzy929@yahoo.省略

上一篇:背着菜板上班的白领心灵怎么小康? 下一篇:青番茄:生长在网络上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