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旱灾的主要原因是人祸 等

时间:2022-10-26 08:16:48

长江水旱灾的主要原因是人祸 等

长江水旱灾的主要原因是人祸

文/蒋高明

对今年的长江水灾,一些专家本能的解释依然是“天灾”。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前段时间连续大旱;现在长江上游又大涝。从客观上看,这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前两年曾有人预测长江洪水会卷土重来,但一些专家非常自信地辟谣说不可能。他们仅依据气象数据作出预测,却忽视了人的行为也会加重甚至诱发自然灾害。

第一,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从根本上动摇山体植被拦蓄功能。

第二,将奔腾的河流拦腰截断,建大小发电站,挡住了洪水的去路。

第三,围湖造田,大面积湿地消失,蓄洪能力降低。

第四,拉直海岸线,填海造田,将近海湿地填为平地。

我们不能总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怨天”不“尤人”,用“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回避人类的责任。如果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的十几次自然灾害都是“百年一遇”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难逃其责。

(摘自《新京报》2010.7.24)

问题奶粉何以一路绿灯重出江湖?

文/柳塘风

在国人心中,三聚氰胺的阴影尚未远去,被封存的问题奶粉却重出江湖。为何?

首先,封存的问题奶粉何以没有被销毁?2008年查处、封存的问题奶粉及乳制品,按当时的规定,是必须全部销毁的,如今又重新上市。问题在于,这些毒奶粉有没有被销毁?如果有,是哪个部门?

其次,这些被封存的问题奶粉,又是如何改头换面重入市场的呢?这是比销毁更严重的问题。其时,按照职能部门的分工,生产环节的问题奶粉由质监部门负责查处、封存,而流通环节的问题奶粉则由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封存,全国食品整顿办及各地食安办则负责统一协调。那么,这些问题奶粉又是如何绕过这些责任主体的?设若说仅仅是企业在干偷鸡摸狗的事,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不管是问题奶粉的封存、销毁责任,还是问题奶粉改头换面重新流入市场的监督,都无不显示职能部门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漏洞和责任缺失。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一个部门严格把关,就不大可能出现封存的问题奶粉一路绿灯地重出江湖。

(摘自《羊城晚报》2010.7.14)

地方政府是新拆迁条例的强大反对力量

文/ 陈方

国务院法制办1月29日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已过半年,仍无正式出台的时间表。

现在难产的原因新闻里已经表述得相当清楚,地方政府是新“拆迁条例”面世的很强大的一股反对力量。这些年来地方财政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财政,如果条例实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将遭到严重遏制。小小条例挑战着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难产自然在意料之中。问题是,新“拆迁条例”如果当真“胎死腹中”,那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去面对《征求意见稿》时的浩大声势?

(摘自《华西都市报》)

英语非要从娃娃抓起吗?

文/ 赵玉成

我国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育,但实际是很多地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是否重要到我们要全民从娃娃开始学外语呢?

如果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学外语,到参加高考,至少经过14年学习,按照现实情况,其中学习外语要占据其1/3大概4年多的时间。如果完全不学外语的话,中国数千万学生就可以早进入社会4年,这其中节省下的人力资源不可估量。

可惜的是,即使是通过高考英语之后,大多数学生要流畅阅读原版书籍、与老外会话也依然困难。这次上海世博会,缺的就是各种小语种翻译,最不缺的就是通过了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但口语、书面语都不怎么样的半吊子外语人才。

要从娃娃开始抓外语,还不如让娃娃在娃娃时干些娃娃该干的事。在幼儿园阶段,游戏、与他人交往,学习母语,培养健全人格都比学几句外语对话来得更为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夏湿秋发”巧妙应对 下一篇:银行业收费项目超750种 等